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137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由100~130D/108F的丙纶丝、90~120D/96F的锦纶丝、100~130D/96F的维纶丝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2~4):(1~3):(2~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混纺了锦纶丝和维纶丝,充分利用了锦纶纤维具有高弹性;维纶纤维吸湿性好的优点,弥补了丙纶纤维性能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面料
,涉及一种混纺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混纺纱是指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混纺纱打破了单一纤维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纤维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改善织物的服用功能,扩大适用范围。 市场上现有的混纺面料本身具有的功能和种类都还不够齐全,给混纺面料的研究和开发保留了很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 丙纶纤维不吸湿、弹性差;锦纶纤维具有高弹性;维纶纤维吸湿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由100?130D/108F的丙纶丝、90?120D/96F的锦纶丝、100?130D/96F的维纶丝混纺编织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2?4): (I?3): (2 ?4)。 优选的,所述的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3:2:3。 优选的,所述的丙纶丝线密度为120D/108F。 优选的,所述的锦纶丝线密度为100D/96F。 优选的,所述的维纶丝线密度为120D/96F。 本专利技术的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混纺了锦纶丝和维纶丝,充分利用了锦纶纤维具有高弹性;维纶纤维吸湿性好的优点,弥补了丙纶纤维性能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的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由100D/108F的丙纶丝、90D/96F的锦纶丝、100D/96F的维纶丝混纺编织而成;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2:1:2。 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的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由130D/108F的丙纶丝、120D/96F的锦纶丝、130D/96F的维纶丝混纺编织而成;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4:3:4。 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的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由120D/108F的丙纶丝、100D/96F的锦纶丝、120D/96F的维纶丝混纺编织而成;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3:2:3。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由100~130D/108F的丙纶丝、90~120D/96F的锦纶丝、100~130D/96F的维纶丝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2~4):(1~3):(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 由100?130D/108F的丙纶丝、90?120D/96F的锦纶丝、100?130D/96F的维纶丝混纺编织而成; 所述的丙纶丝、锦纶丝、维纶丝的质量比为(2?4): (I?3): (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湿的丙纶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纶丝、锦纶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信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