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1252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P、二乙烯基苯、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AC发泡剂、硬脂酸钙、PE、抗氧剂、石蜡、过氧化二异丙苯、二氧化钛、表面处理剂、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偶氮二甲酰胺、苯甲酸钠和钛酸酯偶联剂,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即可;产品相对密度0.05-0.45,拉伸强度2.5-4.5MPa;大肠杆菌抗菌率99.5-99.9%,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99.5-99.9%,绿脓杆菌抑菌率99-99.5%;弯曲强度11-15MPa,交联度45-55%;冲击强度3-5kJ/m2,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抑菌率92-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用新材料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医学材料指的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特种功能,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疾患,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现在各种合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金属和合金材料、陶瓷和碳素材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其制成产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由生物分子构成生物材料,再由生物材料构成生物部件。生物体内各种材料和部件有各自的生物功能。它们是“活”的,也是被整体生物控制的。生物材料中有的是结构材料,包括骨、牙等硬组织材料和肌肉、腱、皮肤等软组织;还有许多功能材料所构成的功能部件,如眼球晶状体是由晶状体蛋白包在上皮细胞组成的薄膜内而形成的无散射、无吸收、可连续变焦的广角透镜。在生物体内生长有不同功能的材料和部件,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模拟这些生物材料制造人工材料。它们可以做生物部件的人工代替物,也可以在非医学领域中使用。前者如人工瓣膜、人工关节等;后者则有模拟生物黏合剂、模拟酶、模拟生物膜等。生物材料应用广泛,品种很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常是按材料属性分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P100份;二乙烯基苯1.5‑3.5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1‑5份;AC发泡剂10‑20份;硬脂酸钙0.05‑0.25份;PE20‑40份;抗氧剂0.1‑0.3份;石蜡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3‑0.7份;二氧化钛为5‑25份;表面处理剂2.5‑4.5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为0.2‑0.8份;偶氮二甲酰胺1‑3份;苯甲酸钠为1‑10份;钛酸酯偶联剂为0.8‑2.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P100份;二乙烯基苯1.5-3.5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1-5份;AC发泡剂10-20份;硬脂酸钙0.05-0.25份;PE20-40份;抗氧剂0.1-0.3份;石蜡1-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3-0.7份;二氧化钛为5-25份;表面处理剂2.5-4.5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为0.2-0.8份;偶氮二甲酰胺1-3份;苯甲酸钠为1-10份;钛酸酯偶联剂为0.8-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P100份;二乙烯基苯2-3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2-4份;AC发泡剂12-18份;硬脂酸钙0.1-0.2份;PE25-35份;抗氧剂0.15-0.25份;石蜡2-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4-0.6份;二氧化钛为10-20份;表面处理剂3-4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为0.3-0.7份;偶氮二甲酰胺1.5-2.5份;苯甲酸钠为3-7份;钛酸酯偶联剂为1.2-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PP无机抗菌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P100份;二乙烯基苯2.5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3份;AC发泡剂15份;硬脂酸钙0.15份;PE30份;抗氧剂0.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勤霞李苏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