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60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的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方框形的集热器框架(1),集热器框架(1)两侧面分别安装钢化玻璃(2),两层钢化玻璃(2)之间的空腔部(3)内设置能够吸收太阳能的集热模板(4),集热器框架(4)内设置铜管(5),铜管(5)设置为与集热膜板(4)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结构简单,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太阳能吸收传递效果,提高与铜管连接的储热水箱内的水的温度加热效率,而且能够降低太阳能在吸收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设备领域的重要部件,在现有的太阳能
,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有效增加太阳能的吸收传递,从而导致储热水箱内的水的温度上升速度很慢,而且在太阳能吸收传递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强太阳能的吸收传递效果,提高储热水箱内的水的加热效率,而且降低太阳能在吸收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的太阳能集热器。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技术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方框形的集热器框架,集热器框架两侧面分别安装钢化玻璃,两层钢化玻璃之间的空腔部内设置能够吸收太阳能的集热模板,集热器框架内设置铜管,铜管设置为与集热膜板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的铜管,与储热水箱连通。 所述的集热器框架设置为由四个框架组件组成的结构,铜管设置在其中一个框架组件内,集热膜板由蓝膜或黑格制成的,铜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铜管设置为水平布置在框架组件内的结构。 所述的集热膜板两面分别镀有黑膜层,集热膜板两侧分别设置一层内层钢化玻璃,两层内层钢化玻璃与集热膜板之间分别设置为存在间隙部的结构。 所述的两层内层钢化玻璃分别设置在抵靠在铜管上的结构,安装铜管的框架组件与铜管之间的缝隙部位内安装保温岩棉层。 所述的两层内层钢化玻璃与集热膜板之间的间隙部设置为真空结构,所述的钢化玻璃和内层钢化玻璃均设置为采用低碳布纹钢化玻璃制作而成的结构。 所述的安装铜管的框架组件与内层钢化玻璃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胶条,所述的框架组件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结构。 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集热模板4与铜管连接,光照中的热能透过钢化玻璃将热能传递到集热模板上,集热模板再将吸收的热能传递到铜管上,铜管内的水受热,形成流动,将热量不断循环出来,使得与铜管连接的储热水箱内的水温升高,达到加热作用。本技术的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太阳能吸收传递效果,提高与铜管连接的储热水箱内的水的加热效率,而且能够降低太阳能在吸收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集热器框架;2、钢化玻璃;3、空腔部;4、集热模板;5、铜管;6、框架组件;7、进水口 ;8、出水口 ;9、黑膜层;10、内层钢化玻璃;11、保温岩棉层;12、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方框形的集热器框架1,集热器框架1两侧面分别安装钢化玻璃2,两层钢化玻璃2之间的空腔部3内设置能够吸收太阳能的集热模板4,集热器框架4内设置铜管5,铜管5设置为与集热膜板4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的铜管5与储热水箱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光照中的热能透过钢化玻璃2将热能传递到集热模板4上,集热模板4再将吸收的热能传递到铜管5上,铜管5内的水受热,形成流动,将热量不断循环出来,使得与铜管连接的储热水箱内水温升高,达到加热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的吸收传递效率。 所述的集热器框架1设置为由四个框架组件6组成的结构,铜管5设置在其中一个框架组件6内,集热膜板4由蓝膜或黑格制成的,铜管5包括进水口 7和出水口 8,铜管5设置为水平布置在框架组件6内的结构。集热膜板4由蓝膜或黑格制成,而透过钢化玻璃的太阳能通过蓝膜或黑格材料的集热膜板4吸收并传递到铜管内,上述材料的集热膜板4,能够提高太阳能的吸收传递效果,大大提升了与铜管连接的储热水箱内的水的加温效果,提高了加热效率。 所述的集热膜板4两面分别镀有黑膜层9,集热膜板4两侧分别设置一层内层钢化玻璃10,两层内层钢化玻璃10与集热膜板4之间分别设置为存在间隙部的结构,黑膜层9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强太阳能的吸收效果。 所述的两层内层钢化玻璃10分别设置在抵靠在铜管5上的结构,安装铜管5的框架组件6与铜管5之间的缝隙部位内安装保温岩棉层11。 所述的两层内层钢化玻璃10与集热膜板4之间的间隙部设置为真空结构,所述的钢化玻璃2和内层钢化玻璃10均设置为采用低碳布纹钢化玻璃制作而成的结构。将两层内层钢化玻璃10与集热膜板4之间的间隙部设置为真空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集热膜板4吸收的太阳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的损失。 所述的安装铜管5的框架组件6与内层钢化玻璃10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胶条12,上述结构提高了框架组件与两层内层钢化玻璃10之间的密封性能,减少了集热膜板4传递热量时的热量损失,框架组件6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结构。 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集热模板4与铜管连接,光照中的热能透过钢化玻璃将热能传递到集热模板上,集热模板再将吸收的热能传递到铜管上,铜管内的水受热,形成流动,将热量不断循环出来,使得与铜管连接的储热水箱内的水温升高,达到加热作用。本技术的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太阳能吸收传递效果,提高与铜管连接的储热水箱内的水的加热效率,而且能够降低太阳能在吸收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方框形的集热器框架(1),集热器框架(1)两侧面分别安装钢化玻璃(2),两层钢化玻璃(2)之间的空腔部(3)内设置能够吸收太阳能的集热模板(4),集热器框架(4)内设置铜管(5),铜管(5)设置为与集热膜板(4)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的铜管(5)与储热水箱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方框形的集热器框架(I),集热器框架(I)两侧面分别安装钢化玻璃(2),两层钢化玻璃(2)之间的空腔部(3)内设置能够吸收太阳能的集热模板(4),集热器框架(4)内设置铜管(5),铜管(5)设置为与集热膜板(4)贴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的铜管(5)与储热水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器框架(I)设置为由四个框架组件(6)组成的结构,铜管(5)设置在其中一个框架组件¢)内,集热膜板(4)由蓝膜或黑格制成的,铜管(5)包括进水口(7)和出水口(8),铜管(5)设置为水平布置在框架组件(6)内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膜板(4)两面分别镀有黑膜层(9),集热膜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凯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