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宇森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0344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5:40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其通过储能介质输送管路连接着热能利用装置;其构成如下:外套管(1)和内管(2)、支架(3);外套管(1)布置在内管(2)外部;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1)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布置在外套管(1)和内管(2)之间;外套管(1)为能拆卸的多节串联组装结构形式,内管(2)为整体结构件;在外套管(1)的表层管壁上还设置有反射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整体内管(2)配套分节的外套管(1),其结构更为简单,且侧重于大尺度下的使用,其可以依附于建筑物使用或者独立建造使用;具体的使用方式灵活,技术效果优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应用
,特别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集热系统通常是在透明护套内部设置集热结构,并将获得的能量传输到他处(尤其是能量利用装置处)进行后续利用。但是,其通常只侧重小结构的局部应用方案,并未涉及大系统的新结构设计和创新应用。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本技术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其通过储能介质输送管路连接着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构成如下:外套管I和内管2、支架3 ;其中:外套管I布置在内管2外部;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I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布置在外套管I和内管2之间;所述外套管I为能拆卸的多节串联组装结构形式,内管2为整体结构件;在外套管I的表层管壁上还设置有反射涂层或者其他反射结构件。 外套管I的迎光面为能允许太阳管透过的透明材质。 本技术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还要求保护下述内容: 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I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具体结构满足如下要求之一: 其一,支架3为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 其二,支架3为有开口的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便于在任意位置套装在内管2外部而不要求必须从管端部套入才能套装在内管2外部; 其三,支架3构成如下:内管支撑件31、外管支撑件32、支架连接件33 ;其中:内管支撑件31和外管支撑件32分别与内管2和外套管I接触;内管支撑件31和外管支撑件32通过支架连接件33连接为一体。 上述的第三种支架3中的支架连接件33具体为弹性连接件; 内管支撑件31具体结构满足如下要求之一:其一,内管支撑件31为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其二,内管支撑件31为有开口的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便于在任意位置套装在内管2外部而不要求必须从管端部套入才能套装在内管2外部; 外管支撑件32满足如下要求之一:其一,外管支撑件32为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其二,外管支撑件32为有开口的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便于安装在外套管I内部且借助于弹力贴紧外套管I内壁增大接触力;其三,外管支撑件32为相互之间不直接接触的分体结构,固定布置在同一个内管支撑件31上的外管支撑件32具体为2-6套组件;其各自分别与外套管I内壁接触并起作用。 进一步优选要求:第三种支架3中固定布置在同一个内管支撑件31上的外管支撑件32具体有3套组件;其各自分别与外套管I内壁接触并起作用。 所述外套管I具体为双层结构件;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空腔。 双层结构的外套管I满足下述要求之一: 其一,外套管I的内层和外层在上部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件,内层和外层的下部各自独立布置中间设置有间隙;在外套管I内外层下部连接处还设置有内外层密封连接件11; 其二,双层结构的外套管I的内层和外层是各自独立的分体结构件,其二者之间设置有内外层密封连接件11。 针对单层或双层结构的外套管1,在下述位置之一处设置有反射涂层或者其他用于反射结构:外套管I外壁上、外套管I内壁上。 针对双层结构的外套管1,在下述位置之一处设置有反射涂层或者其他用于反射结构:外套管I外层结构的外壁上、外套管I外层结构的内壁上、外套管I内层结构的外壁上、外套管I内层结构的内壁上。中间两者处较优,涂层不容易被破坏。 在串联连接的相邻两节外套管I的连接处位置有外套管间密封连接结构4。以便于相邻两节外套管I之间的安装以及密封。 本技术使用整体内管2配套分节的外套管1,其结构更为简单,且侧重于大尺度下的使用,其可以依附于建筑物使用或者独立建造使用;具体的使用方式灵活,技术效果优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太阳能集热系统构成原理不意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A-A剖视图; 图3为与图1对应的A-A剖视图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单层结构的外套管I示意简图; 图5为与图4对应的B-B剖视图; 图6为两节图4所示外套管I套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7为实施例5所述双层结构的外套管I示意简图; 图8为与图7对应的C-C剖视图; 图9为两节图7所示外套管I套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10为实施例2所述双层结构的外套管I示意简图; 图11为与图10对应的E-E剖视图; 图12为两节图10所示外套管I套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13为实施例3所述双层结构的外套管I示意简图; 图14为与图13对应的F-F剖视图; 图15为两节图13所示外套管I套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外套管1、内层管101、外层管102、内管2、支架3:内管支撑件31、外管支撑件32、支架连接件33 ;内外层密封连接件11 ;外套管间密封连接结构4 ;泵51、储能箱5、换热器6、连接管7。 另:图1中外套管I为透光件,内管2为不能透光的金属件;图1为外观图,无剖视;图2中支架3的视角为俯视图,支架3未剖;图3的视角与图1相同,无剖视。 实施例1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参见图1-6所示,其通过储能介质输送管路连接着热能利用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构成如下:外套管I和内管2、支架3 ;其中:外套管I布置在内管2外部;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I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布置在外套管I和内管2之间;所述外套管I为能拆卸的多节串联组装结构形式,内管2为整体结构件;在外套管I的表层管壁上还设置有反射涂层或者其他反射结构件(如:曲面反射板)。外套管I的迎光面为能允许太阳管透过的透明材质。 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I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具体结构满足如下要求:支架3构成如下:内管支撑件31、外管支撑件32、支架连接件33 ;其中:内管支撑件31和外管支撑件32分别与内管2和外套管I接触;内管支撑件31和外管支撑件32通过支架连接件33连接为一体。 上述的支架连接件33具体为弹性连接件; 内管支撑件31具体结构满足如下要求:内管支撑件31为有开口的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便于在任意位置套装在内管2外部而不要求必须从管端部套入才能套装在内管2外部。外管支撑件32满足如下要求:外管支撑件32为相互之间不直接接触的分体结构,固定布置在同一个内管支撑件31上的外管支撑件32具体为3套组件;其各自分别与外套管I内壁接触并起作用。 所述外套管I具体为单层结构件。外套管I上的下述位置之一处设置有反射涂层或者其他用于反射结构(例如扩大反射面积的反射板):外套管I外壁上、外套管I内壁上。在串联连接的相邻两节外套管I的连接处位置有外套管间密封连接结构4。以便于相邻两节外套管I之间的安装以及密封。外套管间密封连接结构4具体是与外套管I一体的局部凹凸结构(即外套管I的连接处布置有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外套管I的凹凸配合结构)或者独立于外套管I之外的分体结构件(具体是密封圈、密封垫等结构)。 本实施例使用整体内管2配套分节的外套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其通过储能介质输送管路连接着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构成如下:外套管(1)和内管(2)、支架(3);其中:外套管(1)布置在内管(2)外部;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1)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布置在外套管(1)和内管(2)之间;所述外套管(1)为能拆卸的多节串联组装结构形式,内管(2)为整体结构件;在外套管(1)的表层管壁上还设置有反射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其通过储能介质输送管路连接着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构成如下:外套管(1)和内管(2)、支架(3);其中:外套管(1)布置在内管(2)外部;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1)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布置在外套管(1)和内管(2)之间;所述外套管(1)为能拆卸的多节串联组装结构形式,内管(2)为整体结构件;在外套管(1)的表层管壁上还设置有反射涂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内管(2)固定在外套管(1)内部且使二者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支架(3)具体结构满足如下要求之一: 其一,支架(3)为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 其二,支架(3)为有开口的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 其三,支架(3)构成如下:内管支撑件(31)、外管支撑件(32)、支架连接件(33);其中:内管支撑件(31)和外管支撑件(32)分别与内管(2)和外套管(1)接触;内管支撑件(31)和外管支撑件(32)通过支架连接件(33)连接为一体。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种支架(3)中的支架连接件(33)具体为弹性连接件; 内管支撑件(31)具体结构满足如下要求之一:其一,内管支撑件(31)为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其二,内管支撑件(31)为有开口的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 外管支撑件(32)满足如下要求之一:其一,外管支撑件(32)为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其二,外管支撑件(32)为有开口的环形管状结构的整体结构件;其三,外管支撑件(32)为相互之间不直接接触的分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森
申请(专利权)人:刘宇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