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86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具有: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集热模组;集热模组具有:框架;上连接管,设置在框架的上端;下连接管,设置在框架的下端;介质管,在框架内盘绕,介质管的两端分别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两端伸出;相邻集热模组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能够相互连接;相邻集热模组的介质管也能够相互连接,集热器采用模组化组装,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组装成不同的尺寸,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集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1、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2、传统技术中,太阳能集热器的尺寸为固定尺寸,无法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3、cn201852316u-太阳能集热器,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架、集热器外壳、集热器外壳内的位于框架空间中部的内流道,内流道两侧布置的多根真空管,的内流道包括内流道管体、与内流道管体腔体相通的内流道进液管和内流道出液管,每根真空管内置有热管,的内流道管体由椭圆形基体、椭圆形基体长度方向两侧的间隔布置的丝扣支管组成,也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采用模组化组装,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组装成不同的尺寸,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具有:

3、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集热模组;所述集热模组具有:

4、框架;

5、上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端;

6、下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端;

7、介质管,在所述框架内盘绕,所述介质管的两端分别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两端伸出;

8、相邻集热模组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能够相互连接;相邻集热模组的介质管也能够相互连接。

9、所述框架的正面设有吸热膜,所述介质管与所述框架的正面贴合。

10、所述介质管的第一管口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左侧穿出,所述介质管的第二管口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右侧穿出。

11、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左侧直径小于右侧直径;一个集热模组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左侧能够插入相邻集热模组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右侧。

12、所述上连接管的左侧凸出所述框架,所述下连接管的右侧与所述框架平齐。

13、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中部的直径为25mm,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材质为铝合金。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集热器采用模组化组装,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组装成不同的尺寸,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正面设有吸热膜,所述介质管与所述框架的正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的第一管口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左侧穿出,所述介质管的第二管口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右侧穿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左侧直径小于右侧直径;一个集热模组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左侧能够插入相邻集热模组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的左侧凸出所述框架,所述下连接管的右侧与所述框架平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中部的直径为25mm,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材质为铝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正面设有吸热膜,所述介质管与所述框架的正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的第一管口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左侧穿出,所述介质管的第二管口从上连接管或下连接管的右侧穿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凯胡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