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513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呈后大前小的半船形,鞋面本体的后部向前端圆弧过渡地逐渐缩窄,所述鞋面本体从上至下包括粘结连接的面层、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和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面层为单层纱网布,两所述经编间隔织物层包括表层、纤维连接层和底层,所述纤维连接层将表层与底层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设置有贯通表层至底层的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的直径或边长为4-8mm,所述透气通孔分布在鞋面两侧和鞋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层经编间隔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缓冲性和承托作用,穿着舒适且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双层经编鞋面
本技术涉及鞋面,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鞋面。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鞋子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轻便鞋和运动鞋作为步行和运动的主要鞋类,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鞋子大多较硬,缓冲性和舒适性差,新鞋都有可能会伤脚。此外,现有的鞋面都是车缝组合式加工,鞋面由若干块部件组合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面料裁剪和车工工时,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再者,鞋面大多采用一些单层的面料,这些面料,生硬且弹性效果不佳,没有缓冲和承托作用,大大影响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它具有良好的弹性、缓冲性和承托作用,穿着舒适且外形美观。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呈后大前小的半船形,鞋面本体的后部向前端圆弧过渡地逐渐缩窄,所述鞋面本体从上至下包括粘结连接的面层、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和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面层为单层纱网布,两所述经编间隔织物层包括表层、纤维连接层和底层,所述纤维连接层将表层与底层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设置有贯通表层至底层的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的直径或边长为4-8_,所述透气通孔分布在鞋面两侧和鞋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底层与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的表层相连,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厚度小于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厚度,双层经编间隔织物设置具有更加良好的弹性,且纤维连接层不同厚度的设计能使鞋面本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设有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分布在鞋侧部和鞋尖,所述透气通孔贯通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所述透气通孔能加快鞋面本体内外部气流的循环,使内部热量能更加快速的向外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厚度为1-3_,所述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厚度为2-4mm,大大增加了鞋面本体的厚度,穿着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表层为织线斜向交叉的菱形孔网布,能更好的排出鞋面本体内部的热量,透气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本体为经编间隔织物组合而成的整体鞋型,所述鞋面本体包括鞋口、鞋尖以及鞋侧部,所述鞋口由内凹曲线段构成,整体鞋型通过织纹或颜色在织物上显示出外轮廓,就可以在整幅织物上根据鞋型外轮廓裁出整体鞋型,不用对组成鞋面的各部件进行单独比样、剪裁,再组合车缝,省去了不少人工,减省了工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本体中部为鞋舌部,所述鞋舌部为U形状,所述鞋舌部开口为外凸曲线段构成并与鞋口相连,弧线更加优美,在后期与能方便的与鞋舌缝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简化工艺流程、节省人工成本。鞋面本体为经编间隔织物构成的整体鞋型,整体鞋型通过织纹或颜色在织物上显示出外轮廓,就可以在整幅织物上根据鞋型外轮廓裁出整体鞋型,不用对组成鞋面的各部件进行单独比样、剪裁,再组合车缝,省去了不少人工,减省了工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2.再者,本技术采用双层经编间隔织物制成的鞋面本体更具有弹性,且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和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厚度不同,不同厚度的设计能使鞋面本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外形更加美观;同时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设有透气通孔,能加快鞋面本体内部外气流的流通,快速排出鞋面本体内部的热量,穿着更加舒适。在双层经编间隔织物的表面复合网布面层,可以对鞋面起定型作用,还可对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大透气通孔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大的异物或沙石从透气通孔中进入,而面层单独织染后与双层经编间隔织物复合,面层网布的颜色可以不同,使其具有立体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经编间隔织物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包括鞋面本体1,所述鞋面本体I呈后大前小的半船形,鞋面本体I的后部向前端圆弧过渡地逐渐缩窄,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的纤维连接层22设有透气通孔16,所述透气通孔16分布在鞋侧部15和鞋尖12,所述透气通孔16贯通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的表层21至底层23,所述透气通孔16的直径或边长为4-8_,所述透气通孔16分布在鞋面两侧和鞋尖12,所述透气通孔16能加快鞋面本体I内外部气流的循环,使内部热量能更加快速的向外排出。 所述鞋面本体I从上至下包括粘结连接的面层19、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和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18,所述面层19为单层纱网布,所述面层19可以对鞋面起定型作用,还可对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的大透气通孔16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大的异物或沙石从透气通孔16中进入,而面层19单独织染后与双层经编间隔织物复合,面层19网布的颜色可以不同,使其具有立体视觉效果。 两所述经编间隔织物层包括表层21、纤维连接层22和底层23,所述纤维连接层22将表层21与底层23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的底层23与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18的表层21相连,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的纤维连接层22厚度小于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18的纤维连接层22厚度,双层经编间隔织物设置具有更加良好的弹性,且纤维连接层22不同厚度的设计能使鞋面本体I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的纤维连接层22厚度为l_3mm,所述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18的纤维连接层22厚度为2-4mm,大大增加了鞋面本体I的厚度,穿着更加舒适,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17的表层21为织线斜向交叉的菱形孔网布,能更好的排出鞋面本体I内部的热量,透气舒适。 所述鞋面本体I为经编间隔织物组合而成的整体鞋型,所述鞋面本体I包括鞋口14、鞋尖12以及鞋侧部15,所述鞋口 14由内凹曲线段构成,所述鞋面本体I中部为鞋舌部13,所述鞋舌部13为U形状,所述鞋舌部13开口为外凸曲线段构成并与鞋口 14相连,弧线更加优美,在后期与能方便的与鞋舌缝合,整体鞋型通过织纹或颜色在织物上显示出外轮廓,就可以在整幅织物上根据鞋型外轮廓裁出整体鞋型,不用对组成鞋面的各部件进行单独比样、剪裁,再组合车缝,省去了不少人工,减省了工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呈后大前小的半船形,鞋面本体的后部向前端圆弧过渡地逐渐缩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本体从上至下包括粘结连接的面层、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和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面层为单层纱网布,两所述经编间隔织物层包括表层、纤维连接层和底层,所述纤维连接层将表层与底层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设置有贯通表层至底层的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的直径或边长为4‑8mm,所述透气通孔分布在鞋面两侧和鞋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呈后大前小的半船形,鞋面本体的后部向前端圆弧过渡地逐渐缩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本体从上至下包括粘结连接的面层、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和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所述面层为单层纱网布,两所述经编间隔织物层包括表层、纤维连接层和底层,所述纤维连接层将表层与底层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设置有贯通表层至底层的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的直径或边长为4-8mm,所述透气通孔分布在鞋面两侧和鞋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双层经编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底层与第二经编间隔织物层的表层相连,所述第一经编间隔织物层的纤维连接层厚度小于第二经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许金升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