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导光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204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3:50
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一基体;多个导光单元设于该基体;各导光单元具有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一顶部形成在该第一边与第二边的顶端;各导光单元高度依序大小渐变变量,各导光单元具有形状弯曲变量,各导光单元本身相对该基体具有顶部起伏变量。或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一基体;多个导光单元设于该基体,各具有一外锥面,以及一内锥面与该外锥面构成一凸形。或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一基体;多个导光单元设于该基体,各具有一锥体,以及一弧体连接于该锥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导光条结构
本技术与导光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用照明灯具的领域中,LED光源逐渐取代原有白炽灯泡。在造型设计考虑及先进汽车大厂所带动的潮流下,导光条的使用量逐日而增;相对的,现今商品化的灯条常以直下式LED致密排列,或使用侧入光源加以Vcut结构作为破坏全反射的机制为主,但是在LED颗数日趋减少的趋势下,直下式已无法满足成本需求;而目前常用的侧入式Vcut结构简单,对于光线的指向性控制不足,因其只有单一平面维度的变量可供调整,在造型多变、曲率不定的灯条上调配受很大限制,整体均匀度和可视角度也不甚理想。 导光条以Vcut结构出光,其几何造型适应性低的问题、导光条以Vcut结构出光,其可视角度不够宽的问题,以及导光条以Vcut结构设计,其针对均匀度的调整受限制的问题。 因现行Vcut结构对于复杂扭转造型的灯条有其调配上的限制,针对光线的可调控性做优化与改善,可符合各种曲面,可达较佳的视觉均匀度、视角度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由其导光结构设计,分别利用空间中的多种变量调控配光至更广泛的指定位置,进而提升导光条对几何造型的适应性并导光条的出光均匀度和可视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一基体;多个导光单兀设于该基体;各导光单兀具有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一顶部形成在该第一边与第二边的顶端;各导光单元高度依序大小渐变变量,各导光单元具有形状弯曲变量,各导光单元本身相对该基体具有顶部起伏变量。 针对导光条内光线的可调控性做了改善,由立体空间中的六个变量来调整结构设计,达到光线调配的优化,以提升导光条对几何造型的适应性并导光条的出光均匀度和可视角度。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一基体;多个导光单元设于该基体,各具有一外锥面,以及一内锥面与该外锥面构成一凸形。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一基体;多个导光单元设于该基体,各具有一锥体,以及一弧体连接于该锥体。 同理,针对导光条内光线的可调控性做了改善,由立体空间中的多个变量来调整结构设计,达到光线调配的优化,以提升导光条对几何造型的适应性并导光条的出光均匀度和可视角度。 有关本技术所提供的车灯导光条结构的详细构造及特点,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中予以详尽描述。然而,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理应了解,该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沿3-3割线方向剖面视图。 图4是图2中沿4-4割线方向剖面视图。 图5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中符号说明: 基体10,接设面11,导光单元20,第一边21,第二边22,外锥面23,内锥面24,锥体25,弧体26,第一夹角a,第二夹角b,顶部C,大小渐变变数d,形状弯曲变数e,顶部起伏变数f,横向长度LI,纵向长度L2,锥体角度R。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由所列举的实施例配合随附的图式,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其中: 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于通篇说明书中所指的内、外、上、下等有关方向性的形容词,皆是以本技术图式中的方向为基准。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 一基体10,呈弯形,具有一接设面11。 多个导光单兀20,设于该基体10的接设面11 ;各导光单兀20具有一第一边21及一第二边22,第一边21有一第一夹角a而第二边22有一第二夹角b而分别构成第一变量及第二变量,一顶部c形成在该第一边21与第二边22的顶端构成一第三变数;各导光单元20高度依序大小渐变变数d,为另一大小渐变变数d。 其中,各导光单元20呈波形、箭形或类马蹄形;即,各导光单元20具有形状弯曲变量e。 各导光单元20本身相对该基体10具有顶部起伏变量f,呈单夹角、双夹角、圆弧形或变曲率。 本实施例的特点及功效,说明如下: 其中,在结构前视图XY平面上的两个可变角度第一夹角a与第二夹角b之外,另加入第三个控制变量顶部C。此变量角不限于圆角形式,也可用倒角方式使成四边形或多边形结构,以改善尖角处光线不易控制的现象并尖角制成困难的缺点。 在结构上视图方向XZ平面新增一形状弯曲变量e,此变量角不限于圆角形式,也可用夹角形成箭形、类马蹄形或其他多角形结构。由此角度变数的调配,可使导光条侧向光线分布较原先构型更广,达到广视角效果。 由此,立体结构的纵向构型呈夹有一角的箭形或回力镖形,可依开角需求调整夹角角度、改变光线行进方向至所需位置。 S卩,在结构右视图方向YZ平面新增一顶部起伏变量f,此变量角不限于单一夹角形式,也可为双夹角、多夹角、圆弧形或变曲率等其他几何形状。 由此控制变量的增设,可使光线在灯条转折处更容易到达指定位置如朝向车行方向等法规量测目的进而达到整体导光条均匀出光的效果。 如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 一基体10,呈弯形,具有一接设面11。 多个导光单元20设于该基体10,各具有一外锥面23,以及一内锥面24与该外锥面23构成一凸形。 其中,立体结构呈一鱼鳞型,以底面两个锥体RR值可为正或负搭配一高度H调变结构控制出光光型,以达到均匀在导光灯管中均匀的光分布。 由此,鱼鳞结构的设计中有四种控制变量,可在三维空间中作调控。在此设计中,可以将光型较均匀地散布,使得在曲面构型的灯条结构中可以获得更均匀的光分布。 如图7及图8所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车灯导光条结构,包含有: 一基体10,呈弯形,具有一接设面11。 多个导光单元20设于该基体10,各具有一锥体25,以及一弧体26连接于该锥体25。 其中,该锥体25与弧体26交界有一横向长度LI,该锥体25与弧体26合计有一纵向长度L2,该纵向长度L2大于或等于该横向长度LI。 其中,各导光单元20的锥体25涵盖有一锥体角度R界于30度到150度之间。 参数设定方式:假设由客户端收到的管径为X,则参数LI为0.6X彡LKl.0X,L2彡LI,高度H尺寸为0.5X ( H〈X依照灯罩构型调整。 由此,立体结构呈一水滴型,以两处曲率调变控制光型,以控制导光条中光线出光分布。 本技术所有提出的结构皆可为凸出于灯条上或嵌入于灯条内。 除了前述的实施方式之外,本技术亦可任意搭配实施以下各种态样,其中: 例如,立体结构呈一鱼鳞型中,其各导光单元20为正立或倒立,各导光单元20呈弧面或曲面。 或者,各导光单元20设于该基体10不限定是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的任何实施态样均可一者或多者互相搭配使用,均可达成本技术的目的。 综合前述,本技术车灯导光条结构,其由其导光结构设计,分别利用空间中的多种变量调控配光至更广泛的指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其特征是,包含有:一基体(10);多个导光单元(20)设于该基体(10);各导光单元(20)具有一第一边(21)及一第二边(22),一顶部(c)形成在该第一边(21)与第二边(22)的顶端;各导光单元(20)高度依序大小渐变变数(d),各导光单元(20)具有形状弯曲变量(e),各导光单元(20)本身相对该基体(10)具有顶部起伏变量(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其特征是,包含有: 一基体(10);多个导光单兀(20)设于该基体(10); 各导光单兀(20)具有一第一边(21)及一第二边(22),—顶部(c)形成在该第一边(21)与第二边(22)的顶端; 各导光单元(20)高度依序大小渐变变数(d),各导光单元(20)具有形状弯曲变量(e),各导光单元(20)本身相对该基体(10)具有顶部起伏变量(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导光条结构,其中,各导光单元(20)呈波形、箭形或类马蹄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灯导光条结构,其特征是,各导光单元(20)本身相对该基体(10)具有顶部起伏变量(f),呈单夹角、双夹角、圆弧形或变曲率。4.一种车灯导光条结构,其特征是,包含有: 一基体(10); 多个导光单元(20)设于该基体(10),各具有一外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凯因田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