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663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光敏元件,所述基板下端连接处理元件,所述处理元件连接有三向引脚,所述基板上端设置有屏蔽罩,所述基板与屏蔽罩之间通过软性可弯折架连接,所述屏蔽罩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过滤干扰波段,有效避免家用电器的误启动,且提升红外接收头的工业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
本技术涉及红外接收部件,特别是一种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所使用的智能遥控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智能遥控家用电器一般均采用红外接收头,此红外接收头可识别对应频率的波段,当遥控设备发送固定频率的波段时,红外接收头进行识别,控制家用电器启动。 目前的智能遥控家用电器的接收频率相差不大,使用频率比较相似,因此,如果家庭中的智能遥控家用电器过多,容易导致家用电器的误启动,常规电器容易造成电资源浪费,危险电器,有可能某种危险。 现有的红外接收头包括接收芯片和屏蔽部件,两部分相互分离,在进行工业组装时,需要手工将二者进行组装,通常的做法是将接收芯片上设置定位孔,在屏蔽部件上设置引脚,通过引脚与定位孔的装配实现组装,但由于定位孔较小,人工操作的效率低下,屏蔽部件上的设置较为简单,只能对范围较大的频率波段起到过滤作用,无法进行精确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有效避免外界类似频率波段的影响,精确识别对应的遥控信号,同时提升装配效率。 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光敏元件,所述基板下端连接处理元件,所述处理元件连接有三向引脚,所述基板上端设置有屏蔽罩,所述基板与屏蔽罩之间通过软性可弯折架连接,所述屏蔽罩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条。 进一步,所述基板、屏蔽罩和软性可弯折架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软性可弯折架共有两个,所述两个软性可弯折架之间为空体,且两个软性可弯折架的外侧边与屏蔽罩的外侧边对齐。 进一步,所述每个软性可弯折架与基板和屏蔽罩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同的弯折角。 进一步,所述弯折角为90度。 进一步,所述弯折角沿水平方向向下、向下各开口 45度形成90度。 进一步,所述过滤条位于所述屏蔽罩中空结构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屏蔽罩随着软性可弯折架弯折后,屏蔽罩与基板平行,且过滤条与光敏元件的中心位置对齐。 进一步,所述光敏元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 + ”或“口”字型定位标记,所述屏蔽罩与基板平行时,所述过滤条与定位标记对齐。 进一步,所述过滤条的宽度介于0.55mm至0.88mm之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采用一种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基板、屏蔽罩、软性可弯折架为一体结构,屏蔽罩随着软性可弯折架的弯折而弯折,最终与基板保持平行,屏蔽罩的过滤条正好与光敏元件的中心位置对应。本技术可有效过滤干扰波段,有效避免家用电器的误启动,且提升红外接收头的工业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由多个连接体组成的支架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每个连接体为本技术所述的红外接收头,且每个红外接收头具有相同的A部结构; 图2是本技术所述红外接收头封装后的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A部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B部结构包括屏蔽罩和软性可弯折架; 图4是图3中所示B部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C部结构包括过滤条,图中D部结构为软性可弯折架; 图5是图4中所示C部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D部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所述红外接收头中屏蔽罩随软性可弯折架弯折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工业流程生产出来的红外接收头为连体结构,由多个红外接收头组成,每个红外接收头具有相同的A部结构及与A部结构连接的三向引脚。 参照图2所示单个红外接收头封装后的结构主视图,其中,A部结构连接输出OUT、地线GND及电源VCC三向引脚。 参照图3 —图7所示,所述红外接收头包括基板I及设置于基板I上的光敏元件4,所述基板I下端连接处理元件5,所述处理元件5连接有三向引脚,所述基板I上端设置有屏蔽罩2,所述基板I与屏蔽罩2之间通过软性可弯折架3连接,所述屏蔽罩2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条6。 光敏元件4通常包括光敏二极管,处理元件5通常为应用处理1C,光敏元件4接收到的信号后发送至处理元件5进行处理。 为了提高红外接收头的整体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所述基板1、屏蔽罩2和软性可弯折架3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这样,屏蔽罩2可随着软性可弯折架3的弯折而弯折,快捷方便地实现屏蔽罩2的屏蔽功能,提升组装效率。 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原材料,参照图4所示,所述软性可弯折架3共有两个,所述两个软性可弯折架3之间为空体,且两个软性可弯折架3的外侧边与屏蔽罩2的外侧边对齐。 为了实现屏蔽罩2的精确过滤,参照图5所示,所述过滤条6位于所述屏蔽罩2中空结构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屏蔽罩2随着软性可弯折架3弯折后,屏蔽罩2与基板I平行,且过滤条6与光敏元件4的中心位置对齐。其中,弯折后的示意图参照图7所示。 为了使弯折后过滤条6与光敏元件4的中心位置对齐,参照图3所示,所述光敏元件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 + ”或“口”字型定位标记8,所述屏蔽罩2与基板I平行时,所述过滤条6与定位标记8对齐即可。本技术所述的实用标记只是应用之一,其它应用方式皆在保护范围之内。 为方便屏蔽罩2随着软性可弯折架3的弯折而弯折,参照图6所示,所述每个软性可弯折架3与基板I和屏蔽罩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同的弯折角7。为了实现屏蔽罩2经软性可弯折架3的弯折而弯折后,其屏蔽罩2正好与基板I平行,所述弯折角为90度。为了弯折后使软性可弯折架3正好处于水平位置,所述弯折角7沿水平方向向下、向下各开口45度形成90度,这样,当软性可弯折架3由上向下弯折时,上面的弯折角首先弯折,之后,带动下面的弯折角弯折,由于弯折角7为沿水平方向向下、向下各开口 45度形成90度,因此,两个弯折角7弯折之后,可恰好使屏蔽罩2与基板I平行。 为了更加准确的实现本技术的应用,本技术将所述过滤条4的宽度设置于0.55mm至0.88mm之间,且最佳应用值为0.62mm,可精确的对37.9Khz左右的干扰波段进行过滤。 在工业生产此红外接收头时,红外接收头是按照图1中所示成排、列分布,本技术保护的是这种结构类型的红外接收头,凡采用本技术中所述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所述基板1、屏蔽罩2和软性可弯折架3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因此,本技术可提升红外接收头的装配的快捷性。屏蔽罩2在弯折后,软性可弯折架3平行的两侧分别连接屏蔽罩2与基板1,屏蔽罩2的过滤条4与光敏元件4中心的定位标记对应,在红外接收头接收到遥控信号后,过滤条4可有效过滤掉干扰波段,实现红外接收头的精确接收,避免家用电器的误操作。 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包括基板(1)及设置于基板(1)上的光敏元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端设置有屏蔽罩(2),所述基板(1)与屏蔽罩(2)之间通过软性可弯折架(3)连接,所述屏蔽罩(2)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条(6)。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包括基板(I)及设置于基板(I)上的光敏元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I)上端设置有屏蔽罩(2),所述基板(I)与屏蔽罩(2)之间通过软性可弯折架(3)连接,所述屏蔽罩(2)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I)、屏蔽罩(2)和软性可弯折架(3)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可弯折架(3)共有两个,所述两个软性可弯折架(3)之间为空体,且两个软性可弯折架(3)的外侧边与屏蔽罩(2)的外侧边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同频干扰的红外接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软性可弯折架(3)与基板(I)和屏蔽罩(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同的弯折角(J)。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同频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万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