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206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包括单脉冲整流回路,对点火电容进行充电,其包括充电线圈L1,二极管D1、D2,以及点火电容C1;可控硅Q2,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1进行充放电,其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所述点火电容C1的输入端;触发回路,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1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高速失火限速回路,用于控制高速运转下点火电容的C1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 Q2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及点火线圈T1,其包括初级线圈L3和次级线圈L4,次级线圈L4输出高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小型汽油机用点火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型汽油机割草机、油锯、鼓风机、修枝机等小型汽油机用点火装置,电容充放电式(C.D.1)点火装置,现有汽油机存在全速时转速过高或飞车现象(转速过高后自动爆燃,不能熄火),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直是小型汽油机领域需要控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失火转速误差小、转速稳定的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包括单脉冲整流回路,对点火电容进行充电,其包括充电线圈LI,二极管Dl、D2,以及点火电容Cl ; 可控硅Q2,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l进行充放电,其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所述点火电容Cl的输入端; 触发回路,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l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 高速失火限速回路,用于控制高速运转下点火电容的Cl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 及点火线圈Tl,其包括初级线圈L3和次级线圈L4,次级线圈L4输出高压;所述触发回路包括触发线圈L2,电阻R5、R6,二极管D4、D5,触发线圈L2 —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串接二极管D4、电阻R9后与所述可控硅SI的控制极相连;二极管D5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触发线圈和二极管D4阳极之间;电阻R6 —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5的输出端和所述可控硅SI的控制极之间; 所述高速失火限速回路包括电阻R2、R3、R4,滤波电容C2,可控硅Ql及二极管D3,可控硅Ql的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充电线圈的输出端;电阻R2、R3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可控硅Ql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4输入端连接至可控硅Ql的控制极,输出端串联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滤波电容C2 —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4与二极管D3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单脉冲整流回路包括充电线圈L1、二极管Dl、D2、点火电容Cl、并联在点火电容Cl两端的二极管D6、以及并联在充电线圈LI两端的电阻R1,充电线圈LI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串接二极管D1、D2、点火电容Cl后连接初级线圈L3 ;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点火电容Cl的输入端;可控硅SI的阳极连接至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之间。 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整体电路简单,元器件少,高速运转时点火器不使能,使汽油机动力不足,实现限速功能;且具有失火转速误差小,转速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其外部机械包括充电线圈1、初级线圈2、分槽线圈3、电路板4、铁芯5、外壳6、熄火片7、高压头8、高压引线9,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所述点火装置的电路板4包括单脉冲整流回路,对点火电容进行充电,其包括充电线圈LI,二极管D1、D2,以及点火电容Cl ;可控硅Q2,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l进行充放电,其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所述点火电容Cl的输入端;触发回路,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l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高速失火限速回路,用于控制高速运转下点火电容的Cl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及点火线圈Tl,其包括初级线圈L3和次级线圈L4,次级线圈L4输出高压;所述触发回路包括触发线圈L2,电阻R5、R6,二极管D4、D5,触发线圈L2 —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串接二极管D4、电阻R9后与所述可控硅SI的控制极相连;二极管D5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触发线圈和二极管D4阳极之间;电阻R6 —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5的输出端和所述可控硅SI的控制极之间; 所述高速失火限速回路包括电阻R2、R3、R4,滤波电容C2,可控硅Ql及二极管D3,可控硅Ql的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充电线圈的输出端;电阻R2、R3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可控硅Ql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4输入端连接至可控硅Ql的控制极,输出端串联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滤波电容C2 —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4与二极管D3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脉冲整流回路包括充电线圈L1、二极管Dl、D2、点火电容Cl、并联在点火电容Cl两端的二极管D6、以及并联在充电线圈LI两端的电阻R1,充电线圈LI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串接二极管D1、D2、点火电容Cl后连接初级线圈L3 ;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点火电容Cl的输入端;可控硅SI的阳极连接至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之间。 工作原理: 1.正常点火过程: 当磁转子旋转时,充电线圈LI产生脉冲,图中A点脉冲经过二极管D1、D2,点火电容Cl、初级线圈L3后形成单脉冲整流回路,给点火电容Cl充电; 触发线圈L2产生的脉冲滞后于充电线圈LI,图中C点脉冲经二极管D4整流后,经电阻R5、R6形成回路后,给可控硅Q2提供触发电流,使得可控硅Q2导通,点火电容Cl充得的电量由可控硅Q2、初级线圈L3形成回路,对充电电容Cl进行瞬时放电,初级线圈L3电流突变感应到次级线圈L4形成二次高压输出;磁转子每旋转一周重复一次以上功能,实现正常点火。 2.高速失火限速过程:由虚线框内的电路实现; 高速时触发线圈L2产生的脉冲C点经二极管D3整流,电阻R2、R3、R4,及滤波电容C2形成RC回路,给滤波电容C2充电,C2充得的电量经电阻R2、R3、R4形成RC延时放电回路,给可控硅Ql提供触发电流;充电线圈LI脉冲到来时,滤波电容C2还有电量保持给可控硅Ql提供触发电流,使可控硅Ql导通,将充电线圈LI上产生的电动势释放,LI产生的脉冲经二极管D1、可控硅Ql释放后不能再给充电电容Cl充电,Cl不能得到电量就不能实现放电,不能实现以上第I点正常点火功能,从而实现失火限速功能。 失火回路中,二极管Dl和电阻R3有着特殊的功能:D1的特殊作用是使可控硅Ql阳极(B点)只能得到正电量,失火使能时使Ql能保持导通,有益于失火转速稳定;电阻R3是负温度系数电阻,特殊作用是补偿高或低温条件下的失火转速偏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包括单脉冲整流回路,对点火电容进行充电,其包括充电线圈L1,二极管D1、D2,以及点火电容C1;可控硅Q2,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1进行充放电,其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所述点火电容C1的输入端;触发回路,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1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高速失火限速回路,用于控制高速运转下点火电容的C1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 Q2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及点火线圈T1,其包括初级线圈L3和次级线圈L4,次级线圈L4输出高压;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回路包括触发线圈L2,电阻R5、R6,二极管D4、D5,触发线圈L2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串接二极管D4、电阻R9后与所述可控硅S1的控制极相连;二极管D5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触发线圈和二极管D4阳极之间;电阻R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5的输出端和所述可控硅S1的控制极之间;所述高速失火限速回路包括电阻R2、R3、R4,滤波电容C2,可控硅Q1及二极管D3,可控硅Q1的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充电线圈的输出端;电阻R2、R3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4输入端连接至可控硅Q1的控制极,输出端串联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滤波电容C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4与二极管D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失火限速电容式点火装置,包括 单脉冲整流回路,对点火电容进行充电,其包括充电线圈LI,二极管Dl、D2,以及点火电容Cl ; 可控硅Q2,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l进行充放电,其阴极接地,阳极连接至所述点火电容Cl的输入端; 触发回路,用于控制点火电容Cl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 高速失火限速回路,用于控制高速运转下点火电容的Cl的放电时刻,与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极连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 及点火线圈Tl,其包括初级线圈L3和次级线圈L4,次级线圈L4输出高压;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回路包括触发线圈L2,电阻R5、R6,二极管D4、D5,触发线圈L2 —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串接二极管D4、电阻R9后与所述可控硅SI的控制极相连;二极管D5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触发线圈和二极管D4阳极之间;电阻R6 —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5的输出端和所述可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海张斌郑梅君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锋龙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