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069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其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竖梁,横梁或竖梁上设置有叉刀孔;两竖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臂,夹臂与竖梁间通过铰接螺栓相铰接;竖梁的底端具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沿竖直方向位于铰接螺栓的下方,夹臂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孔同轴适配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依次贯穿并可拆卸地插装有定位销;夹臂的底端设置有与坩埚底板相适配的支撑件,且叉刀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支撑件的上方。所述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的工况适应能力较强,能够提高DS凝固块上表面低于下炉体炉壁顶端时的装卸料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其操作过程简便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
技术介绍
多晶硅铸锭炉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多晶硅加工处理装置,而随着生产强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多晶硅铸锭炉的装卸料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过程中,其通常采用传统的叉托式结构夹具来将多晶硅原料及坩埚总成托举放置于位于铸锭炉下炉体内的DS(定向凝固铸造)凝固块上,以便铸锭炉热场对多晶硅原料进行相应的加工作业。然而,虽然上述装卸料夹具结构能够满足基本的生产需要,当DS凝固块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位于下炉体炉壁顶端的下方时,由于该种叉托式结构的夹具无法伸入下炉体内部,导致装卸料工序操作难度加大,且其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给相关的生产加工工序的顺利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提高DS凝固块上表面低于下炉体炉壁顶端时的装卸料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的工况适应能力,并使其操作过程简便易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该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能够提高DS凝固块上表面低于下炉体炉壁顶端时的装卸料稳定性和安全性,该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的工况适应能力较强,且其操作过程简便易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梁,所述横梁或所述竖梁上设置有与叉车的叉刀相配合的叉刀孔;两所述竖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臂,所述夹臂与所述竖梁间通过沿水平方向依次贯穿所述夹臂的顶端和所述竖梁的底部的铰接螺栓相铰接,且所述铰接螺栓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竖梁的底端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铰接螺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铰接螺栓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夹臂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轴适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依次贯穿并可拆卸地插装有定位销;所述夹臂的底端设置有与坩埚底板相适配的支撑件,且所述叉刀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叉刀孔位于所述横梁的底面上。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支撑角钢。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梁,所述横梁或所述竖梁上设置有与叉车的叉刀相配合的叉刀孔;两所述竖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臂,所述夹臂与所述竖梁间通过沿水平方向依次贯穿所述夹臂的顶端和所述竖梁的底部的铰接螺栓相铰接,且所述铰接螺栓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竖梁的底端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铰接螺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铰接螺栓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夹臂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轴适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依次贯穿并可拆卸地插装有定位销;所述夹臂的底端设置有与坩埚底板相适配的支撑件,且所述叉刀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工作过程中,将插装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的定位销拔出,并以所述铰接螺栓为轴将所述夹臂旋转摆动至所述竖梁的外侧,之后将所述定位销单独插装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使所述定位销通过搭接配合为摆起的所述夹臂提供适当支持力,以使所述夹臂保持摆出状态,之后通过叉车等托举设备利用所述横梁将所述装卸料夹具举起,并移动至坩埚总成处,待各所述夹臂移动至与坩埚底板适配的位置后,将所述定位销由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拔出,此时所述夹臂在重力作用下回摆复位,以使所述支撑件与坩埚底板的边缘处相接触并实现对坩埚总成的承托,之后将所述定位销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并固定,使得所述支撑件与坩埚底板间形成可靠的承托结构,之后利用叉车将所述装卸料夹具举起,以将坩埚总成由铸锭炉内部的DS凝固块上移出炉体或由铸锭炉外部移入炉体内部的DS凝固块上,以便完成相应的装卸操作,相应装卸料操作完成并移动至相应位置后,只需将所述定位销再次拔出并将所述夹臂再次摆起以使所述装卸料夹具与坩埚总成间脱离接触即可将所述装卸料夹具移除。所述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的工况适应能力较强,能够适用于DS凝固块上表面低于下炉体炉壁顶端或DS凝固块上表面高于下炉体炉壁顶端等多种工况条件,位于所述支撑件上方的所述叉刀孔能够使得叉车实现对所述装卸料夹具的悬挂吊装式搬运,从而有效提高DS凝固块上表面低于下炉体炉壁顶端时的装卸料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其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叉刀孔位于所述横梁的底面上。将所述叉刀孔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底面上能够显著提高所述横梁与叉车间的适配性,并使得所述横梁部分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其托举和联动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得以相应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与铸锭炉及坩埚总成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该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能够提高DS凝固块上表面低于下炉体炉壁顶端时的装卸料稳定性和安全性,该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的工况适应能力较强,且其操作过程简便易行。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与铸锭炉及坩埚总成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11,横梁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梁12,横梁11或竖梁12上设置有与叉车的叉刀相配合的叉刀孔111;两竖梁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臂13,夹臂13与竖梁12间通过沿水平方向依次贯穿夹臂13的顶端和竖梁12的底部的铰接螺栓14相铰接,且铰接螺栓14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横梁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竖梁12的底端具有第一定位孔121,第一定位孔121沿竖直方向位于铰接螺栓14的下方,且第一定位孔121的轴线与铰接螺栓14的轴线相平行,夹臂13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孔121同轴适配的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定位孔12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依次贯穿并可拆卸地插装有定位销15;夹臂13的底端设置有与坩埚底板211相适配的支撑件131,且叉刀孔111沿竖直方向位于支撑件131的上方。工作过程中,将插装于第一定位孔121和第二定位孔内的定位销15拔出,并以铰接螺栓14为轴将夹臂13旋转摆动至竖梁12的外侧,之后将定位销15单独插装于第一定位孔121内,使定位销15通过搭接配合为摆起的夹臂13提供适当支持力,以使夹臂13保持摆出状态,之后通过叉车等托举设备利用叉刀孔111将所述装卸料夹具吊起,并移动至坩埚总成21处,待各夹臂13移动至与坩埚底板211适配的位置后,将定位销15由第一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梁,所述横梁或所述竖梁上设置有与叉车的叉刀相配合的叉刀孔;两所述竖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臂,所述夹臂与所述竖梁间通过沿水平方向依次贯穿所述夹臂的顶端和所述竖梁的底部的铰接螺栓相铰接,且所述铰接螺栓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竖梁的底端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铰接螺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铰接螺栓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夹臂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轴适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依次贯穿并可拆卸地插装有定位销;所述夹臂的底端设置有与坩埚底板相适配的支撑件,且所述叉刀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装卸料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梁,所述横梁或所述竖梁上设置有与叉车的叉刀相配合的叉刀孔;两所述竖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臂,所述夹臂与所述竖梁间通过沿水平方向依次贯穿所述夹臂的顶端和所述竖梁的底部的铰接螺栓相铰接,且所述铰接螺栓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竖梁的底端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铰接螺栓的下方,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军肖贵云金浩徐志群陈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