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U型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967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U型头枕,包括:枕套,其表面附有无光触媒,枕套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边缘缝合处设置有拉链;枕芯,其由外到内有三层,第一层表面附有无光触媒,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填充物含有无光触媒,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填充有无光触媒活性炭,第三层为橡胶材质,第三层上形成有空气囊,空气囊设置有可充放气体的气嘴,气嘴露出枕套外;其中,枕套和枕芯均呈U型;靠垫,其一端与枕套中间部分的下端连接,大致呈长方形,为双层结构,靠垫内间隔设置有蛇形缠绕的软管,软管中还设置有多个小球;以及,多个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等功能,能保障使用者的健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U型头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汽车U型头枕。
技术介绍
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能对颈部和头部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此外,汽车头枕还具备装饰作用。 U型枕是一种强力颈椎保健枕,使用时将U型枕环绕在颈部,给头部有力的依托,从而避免颈肩部架空弯曲产生的疲劳感,也能减轻行车过程中颠簸对颈部的冲击力,睡着时头部也不会左右摆动。 活性炭孔多,孔隙大,对车内甲醛、苯系、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异味、细菌螨虫等有害物质的吸附作用非常显著,同时释放氧离子,可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申请号为201220046983.9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活性炭保健枕,解决了头枕用久会产生难闻气味的问题,但活性炭在吸附有害物质后,不能对其进行分解,本身成为污染源。 申请号为201020180612.0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光触媒抱枕,该抱枕能迅速吸附有害气体及空气中的细菌,但光触媒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无光触媒主要成分是超纳米微分子磷酸二氧化钛化合物,在有光、无光状态均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对甲醛、苯、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还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等功能。无光触媒和活性炭配合使用,能降解活性炭上吸附的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U型头枕。在汽车U型头枕的枕套及枕芯第一层表面附有无光触媒,枕芯内填充有含无光触媒和活性炭的填充物,使得汽车U型头枕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等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枕套上设置有拉链,方便更换和清洗,枕芯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可放置眼罩或U型枕收纳袋。头枕的第三层内为可充气的空腔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空气囊的大小,从而使头枕具有舒适的高度。头枕上连接有靠垫,靠垫内设置有软管,用软管制成的靠垫具有透气性好、清洗方便、气味清香、防虫抑菌、软硬适中的优点,还能缓解汽车在行驶过程山颠簸对背部产生的冲击力。软管内的小球在气泵作用下能不断跳动,具有按摩功效。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U型头枕,包括: 枕套,所述枕套表面上附有无光触媒,所述枕套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缝合处设置有拉链; 枕芯,所述枕芯通过所述拉链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枕套内,所述枕芯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一层表面附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填充物含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填充有无光触媒活性炭,所述第三层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三层上形成有空气囊,所述空气囊设置有可充放气体的气嘴,所述气嘴露出所述枕套外; 其中,所述枕套和枕芯均呈U型; 靠垫,其一端与所述枕套中间部分的下端连接,所述靠垫大致呈长方形,所述靠垫为双层结构,所述靠垫内间隔设置有蛇形缠绕的软管,所述软管两端有开口,所述软管中还设置有多个小球,气泵连接在所述软管两端的开口之间,所述小球在所述气泵压缩的空气驱动下跳动;以及, 多个固定装置,其间隔设置在所述枕套和所述靠垫背向所述枕套U型的开口的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枕芯的与所述拉链的连接处一侧设置有一容置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填充物是真空棉、记忆棉、乳胶或弹性软管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枕套由纯棉、真丝、竹纤维或天丝面料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吸盘、夹持部件或粘贴部件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填充物通过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无光触媒制得。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U型头枕。在汽车U型头枕的枕套及枕芯第一层表面附有无光触媒,枕芯内填充有含无光触媒和活性炭的填充物,使得汽车U型头枕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等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枕套上设置有拉链,方便更换和清洗,枕芯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可放置眼罩或U型枕收纳袋。头枕的第三层内为可充气的空腔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空气囊的大小,从而使头枕具有舒适的高度。头枕上连接有靠垫,靠垫内设置有软管,用软管制成的靠垫具有透气性好、清洗方便、气味清香、防虫抑菌、软硬适中的优点,还能缓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颠簸对背部产生的冲击力。软管内的小球在气泵作用下能不断跳动,具有按摩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U型头枕,包括: 枕套1,所述枕套I表面上附有无光触媒,所述枕套I上设置有开口 16,所述开口16的边缘缝合处设置有拉链2 ; 枕芯3,所述枕芯3通过所述拉链2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枕套I内,所述枕芯3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层4、第二层5和第三层6,所述第一层4表面附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一层4与第二层5之间的填充物7含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二 5层与第三层6之间填充有无光触媒活性炭8,所述第三层6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三层6上形成有空气囊9,所述空气囊9设置有可充放气体的气嘴10,所述气嘴10露出所述枕套I外; 其中,所述枕套I和枕芯3均呈U型; 靠垫11,其一端与所述枕套I中间部分的下端连接,所述靠垫11大致呈长方形,所述靠垫11为双层结构,所述靠垫11内间隔设置有蛇形缠绕的软管12,所述软管12两端有开口,所述软管12山还设置有多个小球13,气泵14连接在所述软管12两端的开口之间,所述小球13在所述气泵14压缩的空气驱动下跳动;以及 多个固定装置,其间隔设置在所述枕套I和所述靠垫11背向所述枕套IU型的开口的一侧。 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枕芯3的与所述拉链2的连接处一侧设置有一容置空间15。 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填充物7是真空棉、记忆棉、乳胶或弹性软管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枕套I由纯棉、真丝、竹纤维或天丝面料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吸盘、夹持部件或粘贴部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汽车U型头枕中,所述填充物7通过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无光触媒制得。 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U型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套,所述枕套表面上附有无光触媒,所述枕套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缝合处设置有拉链;枕芯,所述枕芯通过所述拉链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枕套内,所述枕芯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一层表面附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填充物含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填充有无光触媒活性炭,所述第三层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三层上形成有空气囊,所述空气囊设置有可充放气体的气嘴,所述气嘴露出所述枕套外;其中,所述枕套和枕芯均呈U型;靠垫,其一端与所述枕套中间部分的下端连接,所述靠垫大致呈长方形,所述靠垫为双层结构,所述靠垫内间隔设置有蛇形缠绕的软管,所述软管两端有开口,所述软管中还设置有多个小球,气泵连接在所述软管两端的开口之间,所述小球在所述气泵压缩的空气驱动下跳动;以及,多个固定装置,其间隔设置在所述枕套和所述靠垫背向所述枕套U型的开口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U型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枕套,所述枕套表面上附有无光触媒,所述枕套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缝合处设置有拉链; 枕芯,所述枕芯通过所述拉链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枕套内,所述枕芯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一层表面附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填充物含有无光触媒,所述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填充有无光触媒活性炭,所述第三层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三层上形成有空气囊,所述空气囊设置有可充放气体的气嘴,所述气嘴露出所述枕套外; 其中,所述枕套和枕芯均呈U型; 靠垫,其一端与所述枕套中间部分的下端连接,所述靠垫大致呈长方形,所述靠垫为双层结构,所述靠垫内间隔设置有蛇形缠绕的软管,所述软管两端有开口,所述软管中还设置有多个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阳王旭东张鹏邹关华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