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66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袋(1),具有主气体流道(11),可引导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到气袋中一个或多个充气区。气袋设有位于外气体流道内的分开的内气体流道(12)。内气体流道(12)和外气体流道(11)的互相连接区(22,23)设置在与气体发生器连接的区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袋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袋,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所谓充气帘布形式的气袋。
技术介绍
已有所谓“充气帘布”形式的气袋,其原来是固定到车辆的顶部,充气后膨胀延伸与机动车辆的侧窗邻接。这种充气帘布要求充气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因此,与这种充气帘布相连的充气机或气体发生器要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产生大量气体。使用时,进入气袋的气体有非常大的流量。为了减少气袋织物损坏的可能性,提出了在这种气袋设置内进气套管。英国专利GB-2357467A公开了这种类型的气袋。内套管与主气体流道是同轴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气体通过内套管引入气袋。如果气体发生器与充气帘布的连接使得气体进入到内套管和普通气体流道之间的空隙,普通气体流道几乎肯定会被气体发生器或充气机产生的大气流损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气袋,可减少或防止气体发生器与气袋出现错误连接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袋,气袋具有主气体流道,可引导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到气袋中一个或多个充气区,还设有位于外气体流道内的分开的内气体流道,内气体流道和外气体流道具有互相连接区,位于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的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气体流道的两个区域固定到外气体流道的两个对应区域。外气体流道最好由两个叠置的织物层形成,内气体流道由两个叠置织物层形成,形成外气体流道的织物上层固定到形成内气体流道的织物上层的某区域,外气体流道的织物下层固定在内气体流道的织物下层的某区域。所述两个区域最好是偏置的,而不是叠置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内气体流道设置了突耳,其延伸超过外气体流道的端部,突耳可绕折叠线折叠回来,与外气体流道的端部邻接,突耳可固定到形成外气体流道的织物。在该实施例的一变化形式中,各突耳的尺寸不大于未充气的内气体流道的直径,各突耳可折叠回来,与形成外气体流道的各织物层邻接,各突耳固定到邻接的织物层。在该实施例的又一变化形式中,各突耳的尺寸大于未充气的内气体流道的直径,各突耳可折叠回来,与外气体流道的外部邻接,突耳的一部分不位于内气体流道上,不在内气体流道之上的部分突耳固定到一起,并固定到形成外气体流道的织物。突耳的至少一条折叠线最好设置有槽,气袋设有可穿过所述槽的突舌。气袋上的突舌可穿过所述槽,防止内气体流道过份插入气袋。最好至少一个突耳设置有孔,外气体流道和内气体流道也设置有孔,因此某个突耳或每个突耳的孔可与外气体流道和内气体流道上的配合孔对准。各个突耳最好设有孔,外和内气体流道分别设有两个孔。内气体流道最好在与突耳间隔开的位置还设置至少一个孔。所述区域最好位于轴向延伸的突舌,所述突舌轴向凸出超过内和外气体流道的端部。-->附图说明为了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现在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方式来介绍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是充气帘布示例的示意图;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帘布的部分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剖面III-III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部分侧向剖视图;图5是图4结构的透视图;图6是与图4对应的视图,显示了处于最终状态下的实施例;图7是与图6对应的透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部分透视图;图9是图8实施例处于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0是图9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内部气体通道的视图;图12是安装在气袋的如图11所示内气体通道的视图;和图1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部分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考附图中的图1,具有充气帘布形式的气袋1由两个叠置的织物区组成。充气帘布的充气部分由周边接合面2形成,接合面围绕和形成两个主充气区3,4。各充气区由另外接合面5,6分成多个单元。两个织物层的一部分固定到一起,如果采用单件编织技术甚至可以编织到一起,以形成非充气区7,8。充气件的上缘9设置了多个固定件10,通过固定件可将充气帘布固定到车顶内的适当位置。主气体流道11由上述接合面形成,插入主气体流道中的内气体流道12具有内套管的形式。内气体流道12可设置带有多个小开口的区域或多孔区13,与充气腔3连通,图中还显示出内气体流道12-->具有与充气腔4连通的开口端14。气体发生器15连接到充气帘布的延伸区16,该区设有主气体流道11的端部和内气体流道12的端部。参考附图中的图2和3,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帘布的延伸区16。充气帘布的其余部分的设计细节与本专利技术无关,但可参考图1。突出部分16构成了主气体流道11的端部。在主气体流道11中容纳有内气体流道12的末端。所示外气体流道11由在下缘进行弯折的单层织物形成,具有两个叠置区域,通过上缘的接合面20连接起来。内气体流道具有相同的结构,带有上缘接合面21。在另一实施例中,内气体流道可通过无缝挤出或由无缝编织的套管形成。可以看出,内气体流道12容纳于外气体流道11中。在外气体流道11的开口端区域,形成内气体流道12的织物可通过缝合固定到形成外气体流道11的织物。在所介绍的实施例中,缝合在两个分离区域22,23进行。第一区22设置在延伸区16的前部,如图2所示,因此外气体流道11的织物前层和内气体流道12的织物前层在延伸区16下部固定到一起。第二区23在织物后层之间形成,因此在区域23,外气体流道11的织物后层在延伸区16的上部固定到内气体流道12的织物后层。区域22和23是偏置而不是叠置的。由于内气体流道的织物在外气体流道端部固定到外气体流道的织物上,而外气体流道在此端部连接到气体发生器,与气体发生器相连的喷嘴插入内气体流道和外气体流道之间间隙的危险性很小。能够容纳喷嘴的空间仅位于内气体流道12内部。现在参考图4到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内气体流道12初始延伸超过外气体流道11的端部,内气体流道12终止于两个突耳30,31,各突耳的整体高度大于内气体流道12的高度。如图7所示,突耳30,31可折叠回来,与外气体流道11的外部邻接。两个缝合线33,34可设置成与对齐突耳的上边和下边对齐。缝合线将经过对齐的突耳30,31,还要经过形成外气体流道11的延伸区16的-->边缘部分。因为突耳30,31的高度大于内气体流道12的高度,靠近突耳自由边进行的缝合实际上不会穿过内气体流道12因为突耳30,31固定到构成外部流道11端部的延伸区16的外部,与气体发生器相连的喷嘴插入内气体流道12和外气体流道11之间空间的危险性减少到最小或完全避免。图8到10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除了突耳的高度要低些,总体上类似于图4到7的实施例。因此,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内气体流道12突出于外气体流道11的部分具有两个突耳40,41的形式,各个突耳的尺寸与未充气的内气体流道的直径相等。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突耳40,41初始突出超过外气体流道11的端部,如图9和10所示,然后折叠回与延伸区16两侧邻接,因此与外气体流道11的外部相邻。各突耳分别通过单独的缝合线(或通过其他适合的方式)固定到形成外气体流道端部并与突耳接触的织物层。因此,如图10所示,突耳40已折叠回与外气体流道11的前表面(如图10所示)邻接,并通过缝合线42固定到形成外气体流道11的织物的前层。类似地,突耳41已经折叠回与外气体流道11织物的最后层邻接,并通过在图10中看不到的缝合线固定到织物的最后层。因此,在外气体流道的端部,内气体流道的织物固定到外气体流道的织物上,减少了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袋,具有外气体流道,可引导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到气袋中一个或多个充气区,还设有位于所述外气体流道内的分开的内气体流道,所述内气体流道和外气体流道具有互相连接区,位于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接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GB 2001-8-22 0120420.51.一种气袋,具有外气体流道,可引导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到气袋中一个或多个充气区,还设有位于所述外气体流道内的分开的内气体流道,所述内气体流道和外气体流道具有互相连接区,位于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接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体流道的两个区域连接到所述外气体流道的两个对应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体流道由两个叠置织物层形成,所述内气体流道由两个叠置织物层形成,形成所述外气体流道的织物上层固定到形成所述内气体流道的织物上层的某区域,所述外气体流道的织物下层固定在所述内气体流道的织物下层的某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区域是偏置的,而不是叠置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体流道设置了突耳,其延伸超过所述外气体流道的端部,所述突耳可绕折叠线折叠回来,与所述外气体流道的端部邻接,所述突耳可固定到形成所述外气体流道的织物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查庞蒂尔D斯托A基斯米DL多米尼斯尼J罗林斯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