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能表,具体涉及一种可测量剩余电流的电能表。
技术介绍
剩余电流是指配电线路中各相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大部分情况下是由设备或线路的漏电引起的,漏电严重时会烧毁电气设备或线路,引起火灾。因此在低压电网中进行剩余电流检测和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防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及电气设备损坏的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世界各国和国际电工委员会通过制订相应的电气安装规程和用电规程在低压电网中大力推广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但是剩余电流保护器只能在剩余电流发生超限故障时进行跳闸保护,无法进行预警及实时监测。现在的电能表虽然可以进行相线电流、零线电流测量,但都没有剩余电流的测量功能。申请号为200420018274.5、名称为“单相电子式漏电检测智能电能表”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可以对漏电流进行检测识别的电能表,但该电能表却无法对漏电流值进行实时测量,且无法对用户线路中的漏电流进行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用户线路中剩余电流的实时测量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对用户侧的剩余电流进行实时测量、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测量剩余电流的电能表,包括壳体(1)、接线端子座(2)、相线(5)、零线(6);所述的接线端子座(2)包括第一接线端子(21)、第二接线端子(22)、第三接线端子(23)和第四接线端子(24);接线端子座(2)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相线(5)和零线(6)安装在壳体(1)内;零线(6)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23)电连接;零线(6)的另一端与第四接线端子(2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3)、相线电流采样电阻(4)、剩余电流互感器(7)和电路装置(8);所述的继电器(3)、相线电流采样电阻(4)和剩余电流互感器(7)均设置在壳体(1)内;相线电流采样电阻(4)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测量剩余电流的电能表,包括壳体(1)、接线端子座(2)、相线(5)、零线(6);所述的接线端子座(2)包括第一接线端子(21)、第二接线端子(22)、第三接线端子(23)和第四接线端子(24);接线端子座(2)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相线(5)和零线(6)安装在壳体(1)内;零线(6)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23)电连接;零线(6)的另一端与第四接线端子(2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3)、相线电流采样电阻(4)、剩余电流互感器(7)和电路装置(8);
所述的继电器(3)、相线电流采样电阻(4)和剩余电流互感器(7)均设置在壳体(1)内;
相线电流采样电阻(4)的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21)电连接;相线电流采样电阻(4)的另一端与继电器(3)电连接;相线(5)的一端与第二接线端子(22)电连接;相线(5)的另一端与继电器(3)电连接;零线(6)与相线(5)相靠近,且零线(6)与相线(5)相靠近处折弯成口字形;剩余电流互感器(7)设置于相线(5)和零线(6)相靠近处,且相线(5)和零线(6)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7);
所述的电路装置(8)包括电压采样模块(81)、信号处理模块(82)、A/D转换模块(83)、电能计量模块(84)、单片机处理模块(85)、继电器控制模块(86)、通信模块(87)、LCD显示模块(88)、按键模块(89)和电源模块(80);
电路装置(8)的电压采样模块(81)、信号处理模块(82)、A/D转换模块(83)、电能计量模块(84)、单片机处理模块(85)、继电器控制模块(86)、通信模块(87)和电源模块(80)设置在壳体(1)内;
电压采样模块(81)设有信号输出端;信号处理模块(82)设有电压采样信号输入端、相线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剩余电流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A/D转换模块(83)设有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能计量模块(84)设有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单片机处理模块(85)设有采样信号输入端、用电量信号输入端、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通信端、显示信号输出端和按键信号输入端;继电器控制模块(86)设有信号输入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通信模块(87)设有对内通信端和对外通信端;LCD显示模块(8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高晓雷,戚星宇,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