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忠亮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741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包括透明构架、上偏光层、发光背板、下偏光层及显示层,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构架的上层固装上偏光层,在透明构架的下层固装有下偏光层,在下偏光层的下底固装有发光背板;在透明构架内均布间隔制有相同的显示层空穴,在每个空穴内安装有显示层,显示层构成在透明构架内的上下叠加的多层结构,该显示层为透明电极之间封装液晶层的结构。本显示器利用现有的液晶成像技术,配合特有的结构层次,制造出具有真实3D结构的像素点集合,所呈现的是在显示器内部真实存在的,具有空间结构的像素点,单凭肉眼即可获得立体影像感受,使观察者无需佩戴任何辅助设备,也能观察到具有真实3D结构的立体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频显示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物质的光学导向性和电场敏感性制作的一类显示设备。简单的液晶显示器(如普通的计算器和电子表所用的一类)仅具有7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背光板(可以是自带光源的发光板也可以是反光板)、偏光片、玻璃板、透明电极、液晶层、导向膜(可缺省)、透明电极、玻璃板、偏光片。自然光从背光板向上发射,经过偏光片后,变成只具有一个振动方向的偏振光,透过玻璃板和透明电极,到达液晶层,此时如果液晶体没有被上下两层透明电极接通,则此区域的液晶呈透明状态,偏振光顺利通过上层偏振片,此像素为透明;反之如果被通电,则液晶分子会产生扭曲,使原来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无法通过上层偏振片,此像素呈黑色。 液晶显示器已有近40年发展史。目前的液晶显示器已经能实现3D显示效果,但无论哪种3D显示技术,都是基于双眼效应而开发,即令观察者的双眼分别得到两个不同的二维画面,从而得到立体的观看体验。因此,要想观看到具有3D效果的影像,都需要观察者佩戴特制的眼镜。而裸眼3D技术能够避免佩戴式的辅助设备,但观察角度及距离都受到很大限制,用户体验远不如前者。而且,偏光式3D显示器的每一帧画面,只能让左右眼分别得到显示器一半的像素数,分辨率和画面亮度大打折扣;快门式3D显示器对画面刷新率的需求较高,左右眼分别得到一半的刷新率,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裸眼3D技术能够避免佩戴式的辅助设备,但观察角度及距离都受到很大限制,用户体验更逊于前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3D显示器的弊端,提供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该显示器可解决如下问题:避免佩戴辅助设备、解决像素数损失的问题、解决刷新率损失问题、避免视觉疲劳、解决观看距离及观看角度受限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包括透明构架、上偏光层、发光背板、下偏光层及显示层,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构架的上层固装上偏光层,在透明构架的下层固装有下偏光层,在下偏光层的下底固装有发光背板;在透明构架内均布间隔制有相同的显示层空穴,在每个空穴内安装有显示层,显示层构成在透明构架内的上下叠加的多层结构,该显示层为透明电极之间封装液晶层的结构。 而且,所述透明构架由光学玻璃或者PMMA透光性好的材料构成;所述由透明电极、液晶层组成的显示层控制多个像素明暗的构件集合,该像素即为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对独立的电极点和液晶组成的,具有单独显示效果的组合;在显示层之间,有透明构架所形成的透明层相互隔绝,当不同的显示层显示出具有一定结构的像素点集合时,观察者即可从竖直方向上观察到具有真实3D结构的图像。 而且,所述发光背板由任意带有光源性质的器件代替,该器件包括光线均匀的日光灯板、反射镜、透镜或者另一块传统的平面显示器。 而且,所述显示层加入导向膜;各显示层之间由惰性气体、透明液体填充,或在外壳密闭的条件下采取真空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显示器利用现有的液晶成像技术,配合特有的结构层次,制造出具有真实3D结构的像素点集合,所呈现的是在显示器内部真实存在的,具有空间结构的像素点,单凭肉眼即可获得立体影像感受,使观察者无需佩戴任何辅助设备,也能观察到具有真实3D结构的立体影像。 2、本显示器相较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具有多层显示结构,当不同的显示层显示出具有一定结构的像素点集合时,观察者即可从竖直方向上观察到具有真实3D结构的图像,没有像素的损失,显示器内部的每一个像素都可以同时被双眼捕捉,并无损失。 3、本显示器不存在刷新率问题,液晶像素可以无闪烁的稳定存在,所以不存在刷新率问题,避免了视觉疲劳;观看距离和角度无限制,其显像部分为全透明结构,观察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器上方任意角度观看其内部,观察角度及距离没有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包括透明构架2、上偏光层1、发光背板8、下偏光层7及显示层,在透明构架的上层固装上偏光层,在透明构架的下层固装有下偏光层,在下偏光层的下底固装有发光背板;在透明构架内均布间隔制有相同的显示层空穴3,在每个空穴内安装有显示层,显示层构成在透明构架内的上下叠加的多层结构,该显示层为透明电极4、6之间封装液晶层5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透明构架,是由光学玻璃或者PMMA等透光性好的材料构成;所述由透明电极、液晶层组成的显示层,可以控制多个像素明暗的构件集合,该像素即为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对独立的电极点和液晶组成的,具有单独显示效果的组合。在显示层之间,有透明构架所形成的透明层相互隔绝,当不同的显示层显示出具有一定结构的像素点集合时,观察者即可从竖直方向上观察到具有真实3D结构的图像。 本专利技术中的发光背板,可以由任意带有光源性质的器件代替,如:光线均匀的日光灯板、反射镜、透镜、另一块传统的平面显示器等。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显示层根据不同液晶材料的性质,可以加入辅助材料增强显示效果,如导向膜;各显示层之间,除了用透明构架进行隔离外,也可以由惰性气体、透明液体填充,或在外壳密闭的条件下采取真空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上的优化,使其拥有3D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其他3D显示器的弊端。相对于裸眼3D技术,一般裸眼3D的可视角度为70°,而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器取消了裸眼3D显示器的微棱镜结构,可视角度至少达到120°以上;相对于快门式3D技术,双眼平均刷新率60Hz,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器取消了快门频闪驱动方式,不存在刷新率问题。 本专利技术由多块传统液晶显示器拼接叠加制成,其工艺连接的具体步骤如下: ⑴取10块传统液晶显示屏(黑白点阵型12864); ⑵取1#显示屏,去掉“上偏振片”; ⑶取2-9#显示屏,去掉背光层、上偏振片、下偏振片,只保留玻璃板、透明电极和液晶层; ⑷取10#显示屏,去掉背光层、下偏振片; (5)将10块显示器由下至上依次叠加,并予以固定。 (6)通过单片机或其他控制器,对显示器中的10个显示层分别驱动,令每个显示层中心均显示出一个直径相同的圆环,则观察者即可从外部观察到一个由10个圆环组成的圆筒。 以上只是利用极简单的实例来说明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如果采用更高分辨率的液晶屏、更多层次的显示结构、透光度更好的结构材料,本专利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多场合。如: 某野战场地的电子地形沙盘,汽车外观的工业设计、零件加工模拟装配、商场电子橱窗及3D展柜、教学教具的数字化模型等。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具有多层显示结构。所谓显示结构,即为由透明电极、液晶层组成的显示层,可以控制多个像素明暗的构件集合。所谓像素,即为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对独立的电极点和液晶组成的,具有单独显示效果的组合。在显示层之间,有透明构架的隔离层相互隔绝。所谓透明构架,一般由光学玻璃、PMMA等透光性好的材料组成。当不同的显示层显示出具有一定结构的像素点集合时,观察者即可从竖直方向上观察到具有真实3D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包括透明构架、上偏光层、发光背板、下偏光层及显示层,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构架的上层固装上偏光层,在透明构架的下层固装有下偏光层,在下偏光层的下底固装有发光背板;在透明构架内均布间隔制有相同的显示层空穴,在每个空穴内安装有显示层,显示层构成在透明构架内的上下叠加的多层结构,该显示层为透明电极之间封装液晶层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液晶显示器,包括透明构架、上偏光层、发光背板、下偏光层及显示层,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构架的上层固装上偏光层,在透明构架的下层固装有下偏光层,在下偏光层的下底固装有发光背板;在透明构架内均布间隔制有相同的显示层空穴,在每个空穴内安装有显示层,显示层构成在透明构架内的上下叠加的多层结构,该显示层为透明电极之间封装液晶层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构架由光学玻璃或者PMMA透光性好的材料构成;所述由透明电极、液晶层组成的显示层控制多个像素明暗的构件集合,该像素即为在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忠亮
申请(专利权)人:温忠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