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5697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织物,具体讲,涉及一种适用于连接墙体保温层与基体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筑用织物的纬纱由伸直的纬纱系统I和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组成,纬纱系统I和经纱交织成平纹织物基体,纬纱系统II与经纱一部分交织成平纹基体,一部分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环状结构;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根经纱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筑用织物具有环状结构的一面用于浇筑于水泥基本中,另一面用于粘贴保温层材料,既不破坏保温层,有效提高保温效率,降低保温层的厚度,又可以大大提高保温层与水泥基体的粘结强度,增加保温复合墙体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织物,具体讲,涉及一种适用于连接墙体保温层与基体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物隔热保温是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40%,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故建筑节能意义重大。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近期将要出台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对建筑物的隔热保温设计设定了更高的标准,并制定了强制推行的时间表。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故此,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 随着我国住宅建设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引进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其中外墙保温网格织物是以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织成玻璃纤维网格布为基材,再经涂覆丙稀酸共聚液烘干后而成的一种新型耐碱产品。该产品具有结构稳定,强度高,耐碱性能好,防腐,抗裂等特点,增强效果最佳,而且施工简单,易行。主要适用于水泥,石膏,墙体,建筑物和其它构筑物内外表面增强,防裂,是外墙保温工程的一种新型建材。 在墙体保温节能技术中大多将玻璃纤维织物通过无机树脂粘结到防火保温层上,再在保温层的外侧抹水泥基体保护层。由于水泥基体与保温层粘结强度低,因此现在普遍存在水泥基体外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因粘结强度低,导致水泥基体外保护层开裂,严重时可造成保温层脱落,严重地影响保温复合墙体的耐久性。有的保温复合墙体为内外层是混凝土、中间夹保温层的复合墙体,这些复合墙体都依靠内外拉接钢筋,没有保证混凝土与中间保温层粘结形成整体的技术措施,且拉接钢筋穿插在保温层中,大大降低了保温效果,增加了保温层的厚度。 ZL201020294439.7公开了一种柔性定位的保温结构,在基体与保温板之间设置有渗透结晶型粘结砂浆层,保温板的外表面覆贴有柔性定位件,从保温板的侧面用锚固件将柔性定位件锚固在基体上形成一个保温单元,一个以上的保温单元形成所述的保温结构,保温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抗裂保护层。该结构需要铆钉固定,其应用工作量大,应用不便。 为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建筑用织物。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了该建筑用织物的织造方法。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用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纬纱由伸直的纬纱系统I和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组成,纬纱系统I和经纱交织成平纹织物基体,纬纱系统II与经纱一部分交织成平纹基体,一部分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的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根经纱之间。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为: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建筑用织物的同侧。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为:建筑用织物具有环状结构的一面用于浇筑于水泥基本中,另一面用于粘贴保温层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为: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 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为: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 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为: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多根经纱。 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为: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多根经纱。 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优选技术方案为:经纱和纬纱均为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建筑用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初始排纱:根据织物尺寸、环状纬纱分布要求在织机上排列经纱,并在经纱之间穿入用于提升环状纬纱的提纬装置; (2)绘制纹板图:根据织物结构绘制织物组织图,穿综图,得出织物纹板图,输入计算机,控制综框运动; (3)开口运动:提综装置控制前后综框上下运动,带动经纱形成梭口,同时提升提纬装置,使提纬装置与经纱形成两层梭口,提纬装置将经纱形成的梭口分为上下两层; (4)引入纬纱:穿入伸直的纬纱系统I和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其中伸直的纬纱系统I穿于提纬装置下方,形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穿于提纬装置上方; (5)提纬:引纬完成后,提纬装置向上提升,形成了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中的环状结构;提纬完成后,打纬机构向织口平移,将纬纱系统I及纬纱系统II打入织口 ; (6) 二次开口运动:提综装置控制前后综框上下相对运动,相邻经纱相互交错,经纱弯曲,并将纬纱系统捆绑起来,形成新的梭口 ; (7) 二次引入纬纱,在新的梭口中按步骤(3)和步骤(4)的方式引入纬纱并提纬; (8)重复步骤(3)-⑶,即获得所述的建筑用织物。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连接墙体保温层与基体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该织物包括一组经纱系统和2组纬纱系统,其中经纱系统和纬纱系统I交织成平纹织物基体,纬纱系统II与经纱系统一部分交织成平纹基体,一部分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环形纤维或纱线所述的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根经纱之间。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环状结构位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同侧。其中纬纱系统I与经纱系统形成平纹织物,使织物结构紧密,同时纬纱系统II伸出的环状结构嵌入水泥基体中,该织物的另一面没有环状结构,用于粘贴保温层材料,从而使保温层与水泥基体粘结强度增大,在不破坏保温层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建筑墙体保温层的保温效率,降低保温层的厚度,增加保温复合墙体的耐久性。且该织物具有可设计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利于工业化实施。 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用织物可分为4种基本的纺织形式: 第一、每根环状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形式为环状结构排布最密的纺织形式; 第二、每根环状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其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环状结构的排布的疏密可由伸直的纬纱系统的多少决定; 第三、每根环状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多根经纱,其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环状结构的排布的疏密可由经纱系统的多少决定; 第四、每根环状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多根经纱,其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形式为环状结构排布最疏的纺织形式。 本专利技术中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高度可根据实际使用的要求任意设计;其经纱和纬纱可选用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也可选用其他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织物是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的。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平纹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由经线和纬线一隔一地浮沉交织而成,其经纬循环均为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织物,所述的建筑用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纬纱由伸直的纬纱系统I和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组成,纬纱系统I和经纱交织成平纹织物基体,纬纱系统II与经纱一部分交织成平纹基体,一部分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的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根经纱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织物,所述的建筑用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纬纱由伸直的纬纱系统I和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组成,纬纱系统I和经纱交织成平纹织物基体,纬纱系统II与经纱一部分交织成平纹基体,一部分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的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根经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建筑用织物的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具有环状结构的一面用于浇筑于水泥基本中,另一面用于粘贴保温层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多根经纱。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姗姗王京红张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