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441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包括矩形的底托板(1),其特征在于:在底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降温槽(2),降温槽(2)沿底托板(1)的长轴向平行分布,在降温槽(2)内设置有冷却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底托板采用矩形的玻璃板代替了原有的树脂板,在底托板的上表面设有降温槽并与硅棒面粘接,主要用于减少切割粘胶端的面积,并在降温槽内加装了冷却液降温,冷却液从所开的槽中通过,既降低切割过程中硅棒的温度,又降低了切割成本及瑕疵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
本技术涉及线切机的硅棒底托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
技术介绍
目前金刚线切割大直径硅棒,一般的硅棒底托采用的材料为树脂板,其用于粘接硅棒,但树脂板极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发生翘曲变形,从而造成硅片粘胶面瑕疵率的提高,且其价格较高,在使用中会造成很大的生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大减少硅片粘胶面的瑕疵率,提高硅片切割质量的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包括矩形的底托板,在底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降温槽,降温槽沿底托板的长轴向平行分布,在降温槽内设置有冷却液。 所述的底托板的上表面为表面光滑的平面。 所述的底托板采用矩形的玻璃板制成。 所述的降温槽的槽宽为8mm、槽深为4mm。 在底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粘接层。 所述的降温槽组成一个首尾相通的回路结构,降温槽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的一端,降温槽的出口端设置在底板托相对应的另一端。 所述的降温槽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降温槽和第二降温槽,第一降温槽和第二降温槽互相平行设置,第一降温槽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的一端,第二降温槽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相对应的另一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底托板采用矩形的玻璃板代替了原有的树脂板,在底托板的上表面设有降温槽并与硅棒面粘接,主要用于减少切割粘胶端的面积,并在降温槽内加装了冷却液降温,冷却液从所开的槽中通过,既降低切割过程中硅棒的温度,又降低了切割成本及瑕疵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体实施例3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托板,2、降温槽,2-1、第一降温槽,2-2、第二降温槽,3、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为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由于将底托板采用矩形的玻璃板代替了原有的树脂板,在底托板的上表面设有降温槽并与硅棒面粘接,主要用于减少切割粘胶端的面积,并在降温槽内加装了冷却液降温,冷却液从所开的槽中通过,既降低切割过程中硅棒的温度,又降低了切割成本及瑕疵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包括采用矩形的玻璃板制成的底托板1,底托板I的上表面为表面光滑的平面,在底托板I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降温槽2,降温槽2沿底托板I的长轴向平行分布,降温槽2的槽宽为8mm、槽深为4mm,在降温槽2内设置有冷却液,在底托板I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粘接层3。由于将底托板I采用矩形的玻璃板代替了原有的树脂板,在底托板I的上表面设有降温槽2并与硅棒面粘接,主要用于减少切割粘胶端的面积,并在降温槽2内加装了冷却液降温,冷却液从所开的槽中通过,既降低切割过程中硅棒的温度,又降低了切割成本及瑕疵率。 具体实施例2,如图4所示,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将所述的降温槽2组成一个首尾相通的回路结构,降温槽2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I的一端,降温槽2的出口端设置在底板托I相对应的另一端,这样设置使得加装冷却液时可以只在降温槽2的一端加注,即可实现整体底板托I的冷却,不用在底板托I上多次加注冷却液,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例3,如图5所示,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因为在实施例2中,因为首尾相通的降温槽2长度过长,会出现冷却液在降温槽2的末端已经升温从而达不到冷却标准,失去对硅棒的冷却作用,可能会产生对硅棒的损坏,所以将所述的降温槽2的个数设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降温槽2-1和第二降温槽2-2,第一降温槽2-1和第二降温槽2-2互相平行设置,第一降温槽2-1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I的一端,第二降温槽2-2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I相对应的另一端,这样在底板托I的两端同时加注冷却液,使得硅棒整体都处于冷却液的降温范围之内,从而很好的解决了降温不均衡的问题,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包括矩形的底托板(1),其特征在于:在底托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降温槽(2),降温槽(2)沿底托板(1)的长轴向平行分布,在降温槽(2)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的降温槽(2)组成一个首尾相通的回路结构,降温槽(2)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1)的一端,降温槽(2)的出口端设置在底板托(1)相对应的另一端;所述的降温槽(2)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降温槽(2‑1)和第二降温槽(2‑2),第一降温槽(2‑1)和第二降温槽(2‑2)互相平行设置,第一降温槽(2‑1)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1)的一端,第二降温槽(2‑2)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1)相对应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切机改进硅棒底托,包括矩形的底托板(I),其特征在于:在底托板(I)的上表面设置有降温槽(2),降温槽(2)沿底托板⑴的长轴向平行分布,在降温槽(2)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的降温槽(2)组成一个首尾相通的回路结构,降温槽(2)的进口端设置在底板托(I)的一端,降温槽(2)的出口端设置在底板托(I)相对应的另一端;所述的降温槽(2)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降温槽(2-1)和第二降温槽(2-2),第一降温槽(2-1)和第二降温槽(2-2)互相平行设置,第一降温槽(2-1)的进口端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柳丽强及颜文颜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晋松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