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板装置、车用遮阳板系统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63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阳板装置、车用遮阳板系统和车辆。该装置包括:遮阳板本体,安装在车辆的顶盖前横梁上;驱动组件,与所述遮阳板本体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遮阳板本体转动,以使所述遮阳板本体伸出或收起。整个翻转过程无需驾驶员手动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可以不对驾驶员造成干扰,从而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此外,由于自动翻转,使得遮阳板本体在转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损坏,从而可以延长该遮阳板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遮阳板装置、车用遮阳板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板是汽车上的一个功能部件,其主要用于为驾驶员遮挡光线。现有的汽车遮阳板通常采用注塑件,并且需要手动翻转,这样不仅麻烦而且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此外,因为注塑件的材质不透光,也易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可采用液晶遮阳板来代替注塑件遮阳板,以避免阻挡驾驶员的视线。然而,由于液晶板的强度比注塑件强度低很多,如果进行手动翻转,很容易因翻转过程中遮阳板受力不均而使遮阳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遮阳板自动翻转的遮阳板装置、车用遮阳板系统和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遮阳板装置,该装置包括:遮阳板本体,安装在车辆的顶盖前横梁上;驱动组件,与所述遮阳板本体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遮阳板本体转动,以使所述遮阳板本体伸出或收起。优选地,所述遮阳板本体通过连杆组件安装在所述顶盖前横梁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连杆组件展开或折叠来驱动所述遮阳板本体伸出或收起。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并与所述遮阳板本体连接,该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以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伸出或收起;以及电动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该控制信号转动,以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传动带,用于在所述电动机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传动,并带动所述滑块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还包括: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并与所述传动带啮合,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齿轮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之间;以及第三转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并与所述传动带啮合,所述滑块的一端通过该第三转动齿轮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中;以及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在所述电动机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随所述第三转动齿轮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优选地,所述遮阳板本体为透光遮阳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用遮阳板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遮阳板装置;第一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外光强度,并将该车外光强度发送给控制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车外光强度,并根据该车外光强度来决定是否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控制信号,若是,则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第二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光强度,并将该车内光强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车内光强度,并根据所述车外光强度和所述车内光强度来共同决定是否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若是,则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关闭按钮,用于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车用遮阳板系统的车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板本体转动,从而实现遮阳板本体的自动伸出或收起。整个翻转过程无需驾驶员手动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可以不对驾驶员造成干扰,从而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此外,由于自动翻转,使得遮阳板本体在转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损坏,从而可以延长该遮阳板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装置的安装位置及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装置的更为具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本体在中间状态下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本体在收起状态下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本体在伸出状态下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组件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9是沿图8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遮阳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遮阳板本体               2      驱动组件        10连杆组件11     支架                     12     连杆21     第一导轨                 22     第二导轨23     电动机                   24     滑块211    第一转动齿轮             212    第二转动齿轮213    第三转动齿轮             214    传动带215    第一滑槽                 221    第二滑槽31     第一光敏传感器           32     第二光敏传感器3      顶盖前横梁               4      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通常是在本技术提供的遮阳板装置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至图9所示的图面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位词只用于说明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装置的安装位置及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遮阳板装置可以包括遮阳板本体1,该遮阳板本体1可以安装在车辆的顶盖前横梁3上。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该遮阳板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2,与遮阳板本体1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可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驱动遮阳板本体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遮阳板本体(1),安装在车辆的顶盖前横梁(3)上;驱动组件(2),与所述遮阳板本体(1)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遮阳板本体(1)转动,以使所述遮阳板本体(1)伸出或收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遮阳板本体(1),安装在车辆的顶盖前横梁(3)上;
驱动组件(2),与所述遮阳板本体(1)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
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遮阳板本体(1)转动,以使所述
遮阳板本体(1)伸出或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本体
(1)通过连杆组件(10)安装在所述顶盖前横梁(3)上,所述驱动组件(2)
通过驱动所述连杆组件(10)展开或折叠来驱动所述遮阳板本体(1)伸出
或收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
包括:
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
滑块(24),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21)与所述第二导轨(22)之间,
并与所述遮阳板本体(1)连接,该滑块(24)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21)
与所述第二导轨(22)滑动,以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1)转动;以及
电动机(23),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21)上,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并根据该控制信号转动,以驱动所述滑块(24)沿所述第一导轨(21)与所
述第二导轨(22)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1)
包括传动带(214),用于在所述电动机(23)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传动,并带
动所述滑块(24)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阳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轨(21)还包括:
第一转动齿轮(211)和第二转动齿轮(2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
导轨(21)的两端,并与所述传动带(214)啮合,所述电动机(23)
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1)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21)上;
第一滑槽(215),形成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11)与所述第二转
动齿轮(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