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215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10:24
一种马达,用以解决现有马达的润滑油容易流失或油气不易散逸等问题。其中该马达包括一基座、一定子组及一转子。该基座包含一个轴管,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含油轴承及一个定位件,该定位件定位该含油轴承,且该定位件设有一个轴孔,该轴孔具有一个最小内径;该定子组结合于该基座;该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及一个永久磁铁,该中心轴穿伸该定位件的轴孔且能够旋转地结合该含油轴承,该永久磁铁与该定子组之间具有气隙;其中该中心轴具有一个最大外径,1.05倍的该最大外径小于该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该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或等于2倍的该最大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确保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可不易流失,使含油轴承提供较佳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马达,尤其是一种具有含油轴承的马达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现有马达大致包含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内部设有一轴承,其中该轴管外部套设一定子,该轴承可供一转子枢接;借此,该定子可产生交变磁场,用以驱动该转子旋转动作。又,现有马达的轴承一般选用含油轴承,以确保该转子可顺利旋转动作,并兼可提升马达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1所示,是中国台湾第1391568号“马达”专利技术专利案。该专利技术专利案揭示一种具有含油轴承的现有马达8,该马达8包含一基座81、一定子组82及一转子83。该基座81设有一金属轴管811,该金属轴管811设置一含油轴承812,且该金属轴管811内另设置具有通孔841的一辅助支撑件84,该辅助支撑件84用以防止该含油轴承812脱离该金属轴管811 ;该定子组82紧配合于该金属轴管811的外周壁;该转子83设有一中心轴831,该中心轴831穿伸该辅助支撑件84的通孔841后可旋转地结合于该含油轴承812。 上述现有马达8虽设置有该辅助支撑件84用以防止该含油轴承812脱离该金属轴管811,然而,为确保该转子83可顺利旋转动作,该辅助支撑件84的通孔841的内周壁与该转子83的中心轴83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一间距85,由于该间距85过大,造成该含油轴承812本身所储存的润滑油容易经由该间距85而流失至该金属轴管811外部,换言之,该现有马达8的辅助支撑件84仅具有固定该含油轴承812的功能,未能进一步提供该含油轴承812较佳的保油功能。 请参照图2所示,是中国台湾第1384731号“马达轴承的定位结构”专利技术专利案。该专利技术专利案揭示另一种具有含油轴承的现有马达9,该马达9包含有一基座91、一定子92及一转子93。该基座91具有一轴管911,该轴管911内置入一含油轴承912及一限位件913,并以一定位件914扣合于该轴管911的顶端;该定子92装设在该轴管911外周壁;该转子93具有一转动轴931,该转动轴931依序穿伸该定位件914及该限位件913后可旋转地结合于该含油轴承912。 上述现有马达9主要设有该限位件913,用以定位该含油轴承912,另配合设置该定位件914,用以防止该含油轴承912及该限位件913脱离该轴管911 ;又,当该转动轴931穿伸该定位件914及该限位件913后,该转动轴931的外周壁与该定位件914及该限位件913之间仅具有微小间隙94,通过该微小间隙94以供该转动轴931可顺利旋转动作。借此,由于该转动轴931的外周壁与该定位件914及该限位件913之间仅具有微小间隙94,故该含油轴承912的润滑油较不容易经由该微小间隙94流失至该轴管911外部;然而,也由于该微小间隙94所能提供的间距过小,因此,相对容易导致该含油轴承912的润滑油的油气不易散逸至该轴管911的外部空间,在油气无法获得散逸的前提条件下,反而会造成该含油轴承912的润滑油无法充分的循环流动于该转动轴931与该含油轴承912之间,故造成该含油轴承912所能提供的润滑效果不佳。 由上得知,目前常见的现有马达8、9普遍存在有转子83、93的轴(中心轴831、转动轴931)与如辅助支撑件84、定位件914或限位件913等构件之间未维持适当的距离,因此,无法在''确保润滑油不易流失及''供润滑油油气适当散逸的两种功能之间取得一较佳平衡点,因此,导致现有马达8、9容易产生保油功能不佳或润滑效果不佳等问题,造成该现有马达8、9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用以确保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可不易流失,并兼具可供润滑油的油气适当散逸至外部空间,使含油轴承提供较佳润滑效果。 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马达包括一基座、一定子组及一转子。该基座包含一个轴管,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含油轴承及一个定位件,该定位件定位该含油轴承,且该定位件设有一个轴孔,该定位件的轴孔具有一个最小内径;该定子组结合于该基座;该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及一个永久磁铁,该中心轴穿伸该定位件的轴孔且能够旋转地结合该含油轴承,该永久磁铁与该定子组之间具有气隙;其中该中心轴具有一个最大外径,1.05倍的该最大外径小于该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该轴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或等于2倍的该最大外径。 其中该基座另包含一个基板部,该轴管设置于该基板部的一侧表面,该含油轴承被限位于该基板部与该定位件之间。 其中该轴管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该封闭端朝向该基板部,该轴管的内周壁设有一个定位肩部,该定位肩部邻近该开口端,该定位件结合于该定位肩部。 其中该定位件为一个薄状固定平板。 其中该定位件设有一个抵接凸缘,该抵接凸缘抵接结合该轴管的内周壁。 其中该定位件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朝向该含油轴承。 其中该轴管内部设置一扣持件,该中心轴的外周壁设有供该扣持件扣接的一个环槽。。 借助上述本专利技术马达的中心轴1.05倍的最大外径小于上述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以及该轴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或等于2倍的该最大外径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马达可在 ''确保润滑油不易流失及 ''供润滑油油气适当散逸的两种功能之间取得较佳平衡点,以达到提升马达使用寿命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具有含油轴承的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另一种具有含油轴承的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马达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马达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马达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组合剖视图。 其中: 〔本专利技术〕 I基座11基板部12轴管 121封闭端122开口端123定位肩部 13含油轴承14定位件14a薄状固定平板 14b抵接凸缘14c凹槽141轴孔 15扣持件16耐磨片2定子组 21硅钢片22上绝缘套23下绝缘套 24线圈25驱动电路3转子 31中心轴311环槽32永久磁铁 dl最小内径d2最大外径 〔现有技术〕 8马达81基座811金属轴管 812含油轴承82定子组83转子 831中心轴84辅助支撑件841通孔 85间距9马达91基座 911轴管912含油轴承913限位件 914定位件92定子93转子 931转动轴94微小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马达至少包含一基座1、一定子组2及一转子3。该基座I可供该定子组2结合,该转子3可旋转地结合该基座1,以便该定子组2可驱动该转子3旋转动作。 上述基座I包含一基板部11、一轴管12、一含油轴承13及一定位件14。该轴管12设置于该基板部11的一侧表面,该基板部11与该轴管12可以塑胶材质一体射出成型而相结合,或者该轴管12也可为金属轴管,以便利用能够拆装的方式与该基板部11相结合,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基板部11与该轴管12为一体成型;又,该含油轴承13及该定位件14设置于该轴管12内部,其中该定位件14定位该含油轴承13,使该含油轴承13可被限位于该基板部11与该定位件14之间。 上述定位件14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基座,包含一个轴管,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含油轴承及一个定位件,该定位件定位该含油轴承,且该定位件设有一个轴孔,该轴孔具有一个最小内径;一个定子组,结合于该基座;及一个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及一个永久磁铁,该中心轴穿伸该定位件的轴孔且能够旋转地结合该含油轴承,该永久磁铁与该定子组之间具有气隙;其中该中心轴具有一个最大外径,1.05倍的该最大外径小于该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该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或等于2倍的该最大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基座,包含一个轴管,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含油轴承及一个定位件,该定位件定位该含油轴承,且该定位件设有一个轴孔,该轴孔具有一个最小内径; 一个定子组,结合于该基座;及 一个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及一个永久磁铁,该中心轴穿伸该定位件的轴孔且能够旋转地结合该含油轴承,该永久磁铁与该定子组之间具有气隙; 其中该中心轴具有一个最大外径,1.05倍的该最大外径小于该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该定位件的轴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或等于2倍的该最大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另包含一个基板部,该轴管设置于该基板部的一侧表面,该含油轴承被限位于该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