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口盖开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391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箱口盖开启机构,包括油箱口盖内板、扭簧、安装轴和具有通孔的固定支架,扭簧安装在安装轴上,固定支架通过安装轴连接在油箱口盖内板上,油箱口盖内板再经与油箱口盖外板焊接后组成油箱口盖,扭簧具有连接在油箱口盖内板的第一弹力释放端以及与固定支架通过通孔连接的第二弹力释放端,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口盖内板上的弹力释放限制装置,弹力释放限制装置在油箱口盖开启到工作临界角度a时,将穿过通孔取代固定支架与第二弹力释放端连接,并限制扭簧为油箱口盖的开启继续提供弹力。此时,整个油箱口盖将在惯性作用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开启过程比较柔和,可以降低噪音,提高整车档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箱口盖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柔性开启的油箱口盖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油箱口盖开启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扭簧扭转压缩弹力进行开启的结构;一种是使用弹簧片压缩弹力开启的结构。现有的采用扭簧扭转压缩弹力开启的油箱口盖,开启机构简单、零件数量少、制造工艺好、成本低,但是存在开启力和开启角度难以控制的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在于:一种情况是扭簧弹力过大,油箱口盖在开启过程中与角度限位机构反复撞击,产生噪音;另一种情况是扭簧弹力过小,油箱口盖开启角度小或者无法开启。给用户留下不良印象,降低了整车档次,严重者影响使用。采用弹簧片弹力开启的油箱口盖,开启力及开启角度均匀稳定,用户主观体验效果好,能有效地提高整车档次。但是该机构使用的弹簧片在长久使用中存在疲劳断裂的风险,可靠性较前者差;而且该开启机构相对于前者也显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成本也高于前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可有效控制开启力的油箱口盖柔性开启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油箱口盖开启机构,包括:扭簧、安装轴和具有通孔固定支架,所述扭簧安装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安装轴连接在油箱口盖上,所述扭簧具有连接在油箱口盖内板的第一弹力释放端以及与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通孔连接的第二弹力释放端,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口盖内板上的弹力释放限制装置,-->所述弹力释放限制装置在油箱口盖开启到工作临界角度a时,将穿过所述通孔取代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弹力释放端连接,并限制所述扭簧为油箱口盖的开启继续提供弹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所述的弹力释放限制装置为油箱口盖内板的U型翻边。所述U型翻边的末端具有叉形结构。所述的扭簧工作临界角度为15°-7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油箱口盖开启机构因为增加了弹力释放限制装置,扭簧在一定角度内具有开启力,油箱口盖开启到临界角度后,扭簧不再提供弹力,整个油箱口盖将在惯性作用下运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开启过程比较柔和,可以降低噪音,提高整车档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油箱盖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油箱盖开启角度为60°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油箱盖开启角度最大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油箱口盖开启机构包括:扭簧5、安装轴4、固定支架6和弹力释放限制装置7。固定支架6具有通孔8。扭簧5安装在安装轴4上,固定支架6通过安装轴4连接在油箱口盖内板3上,油箱口盖内板3再经与油箱口盖外板2焊接后组成油箱口盖1。扭簧5具有第一弹力释放端51和第二弹力释放端52,第一弹力释放端51连接在油箱口盖内板3上,第二弹力释放端52与固定支架6通过通孔8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弹力释放限制装置7为油箱口盖内板3的U型翻-->边3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U形翻边的末端具有叉形或其它凹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油箱口盖1关闭时,如图1至图4所示,扭簧5处于压缩状态,它为油箱口盖1的开启提供开启力,U形翻边31或其它类似结构与扭簧5无接触。在油箱口盖1开启到一定角度时,也就是扭簧5工作临界角度a,可以选择15°-75°,本实施方式优选为60°,如图3所示,U形翻边31将穿过通孔8接触并抵住扭簧5的第二弹力释放端52,使扭簧5不再为油箱口盖1提供开启力,油箱口盖1将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开启,扭簧5将随油箱口盖内板3一起旋转,缓慢减速开启到最大位置。如图4所示,油箱口盖1开启到最大位置时,扭簧5已经被U形翻边31抵住不再提供开启力。本专利技术的油箱口盖开启机构,自油箱口盖开启到临界角度后,扭簧不再提供弹力,整个口盖将在惯性作用下运动,该临界角度可以调整,因而开启力容易控制,可以做到开启柔和,降低开启噪音,从而提高整车档次。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箱口盖开启机构,包括:油箱口盖内板(3)、扭簧(5)、安装轴(4)和具有通孔(8)的固定支架(6),所述扭簧(5)安装在所述安装轴(4)上,所述固定支架(6)通过所述安装轴(4)连接在油箱口内板(3)上,油箱口盖内板(3)再经与油箱口盖外板(2)焊接后组成成油箱口盖(1),所述扭簧(5)具有连接在油箱口盖内板(3)的第一弹力释放端(51)以及与所述固定支架(6)通过所述通孔(8)连接的第二弹力释放端(5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口盖内板(3)上的弹力释放限制装置(7),所述弹力释放限制装置(7)在油箱口盖(1)开启到工作临界角度a时,将穿过所述通孔(8)取代固定支架(6)与所述第二弹力释放端(5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口盖开启机构,包括:油箱口盖内板(3)、扭簧(5)、安装轴(4)和具有通孔(8)的固定支架(6),所述扭簧(5)安装在所述安装轴(4)上,所述固定支架(6)通过所述安装轴(4)连接在油箱口内板(3)上,油箱口盖内板(3)再经与油箱口盖外板(2)焊接后组成成油箱口盖(1),所述扭簧(5)具有连接在油箱口盖内板(3)的第一弹力释放端(51)以及与所述固定支架(6)通过所述通孔(8)连接的第二弹力释放端(5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口盖内板(3)上的弹力释放限制装置(7),所述弹力释放限制装置(7)在油箱口盖(1)开启到工作临界角度a时,将穿过所述通孔(8)取代固定支架(6)与所述第二弹力释放端(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广文张贵万高发华王灿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