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387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它包括轿厢壁本体,轿厢壁本体较长边的两端为其上端和下端,其较短边为其侧边,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朝向与其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其侧边具有与其本体和上延伸部均垂直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上具有与厢壁本体相平行的第二弯折部,轿厢壁本体、上延伸部、下延伸部、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由钢板一体弯折成型。加工安装工艺简单,更便于自动化生产;免去了多个零件,节省了材料,改少了生产成本和减轻了轿厢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它包括轿厢壁本体,轿厢壁本体较长边的两端为其上端和下端,其较短边为其侧边,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朝向与其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其侧边具有与其本体和上延伸部均垂直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上具有与厢壁本体相平行的第二弯折部,轿厢壁本体、上延伸部、下延伸部、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由钢板一体弯折成型。加工安装工艺简单,更便于自动化生产;免去了多个零件,节省了材料,改少了生产成本和减轻了轿厢的重量。【专利说明】一体式电梯轿厢壁
[0001〕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电梯轿厢壁。
技术介绍
随着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对电梯的需求量在日益快速增加,电梯的轿厢是电梯载客的主要部件,电梯轿厢由轿顶、轿底和轿壁组成,现行的轿壁有轿壁板、上连接角铁、下连接角铁、加强筋等零件焊接或粘合成一体,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安装起来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梯轿厢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它包括轿厢壁本体,轿厢壁本体较长边的两端为其上端和下端,其较短边为其侧边,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朝向与其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其侧边具有与其本体和上延伸部均垂直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具有与厢壁本体相平行的第二弯折部,所述轿厢壁本体、上延伸部、下延伸部、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由钢板一体弯折成型。 优化的,所述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连接孔。 优化的,所述轿厢壁本体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多个纵向腰型孔。 优化的,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腰型孔。 优化的,所述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的宽度为24?26臟。 优化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宽度分别为24?26臟和14?16臟。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腰型孔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的距离为12?13111111。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腰型孔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侧边的距离为12?13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加工安装工艺简单,更便于自动化生产;免去了多个零件,节省了材料,改少了生产成本和减轻了轿厢的重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8向视图; 附图4为附图2的向视图; 其中:1、轿厢壁本体;2、上延伸部;3、下延伸部;4、第一弯折部;5、第二弯折部;6、连接孔;7、纵向腰型孔;8、横向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包括轿厢壁本体1,轿厢壁本体1较长边的两端为其上端和下端,其较短边为其侧边,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朝向与其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其侧边具有与其本体和上延伸2部均垂直的第一弯折部4,第一弯折部4上具有与厢壁本体1相平行的第二弯折部5。轿厢壁本体1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多个纵向腰型孔7。第一弯折部4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腰型孔8。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连接孔6。 在轿厢侧面由四块轿厢壁首尾拼,若四块轿厢壁依次分别为一、二、三、四号轿厢壁,则一、三号轿厢壁的第一弯折部4上的横向腰型孔分别和二四号轿厢壁两侧的纵向腰型孔7通过螺栓连接,从而使四块轿厢壁固定连接。 上延伸部2和第一弯折部4的端部之间、下延伸部3和第一弯折部4的端部之间形成3.5皿的缺口,四块轿厢壁首尾拼后缺口形成通风孔,提高了轿厢的通风面积,改善了轿厢内的空气质量,使乘客感觉更舒适。轿厢壁本体1、上延伸部2、下延伸部3、第一弯折部4以及第二弯折部5由钢板在精密机床上一体弯折成型,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的宽度为24?26111111,第一弯折部4和第二弯折部5的宽度分别为24?26111111和14?16111111,纵向腰型孔7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1的距离为12?13111111,横向腰型孔8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1侧边的距离为12?13臟,在本实施例中,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的宽度为25臟,第一弯折部4和第二弯折部5的宽度分别为25皿和15皿,纵向腰型孔7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1的距离为12111111,横向腰型孔8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1侧边的距离为12111111,各部分的尺寸精度闻,改善了广品的品质 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加工安装工艺简单,更便于自动化生产; 2、免去了多个零件,节省了材料,改少了生产成本和减轻了轿厢的重量。 3、由于在上下两端冲有缺口,拼接后形成通风孔,可以增加轿厢的通风面积,改善了轿厢内的空气质量,使乘客感觉更舒适; 4、轿厢壁本体、上延伸部、下延伸部、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由钢板在精密机床上一体弯折成型,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改进了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轿厢壁本体(1),轿厢壁本体(I)较长边的两端为其上端和下端,其较短边为其侧边,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朝向与其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其侧边具有与其本体和上延伸(2)部均垂直的第一弯折部(4),所述第一弯折部(4)上具有与厢壁本体(I)相平行的第二弯折部(5),所述轿厢壁本体(I)、上延伸部(2)、下延伸部(3)、第一弯折部(4)以及第二弯折部(5)由钢板一体弯折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 )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连接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壁本体(I)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多个纵向腰型孔(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4)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腰型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的宽度为24?2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4)和第二弯折部(5)的宽度分别为24?26mm和14?16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腰型孔(7)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I)的距离为12?13mm。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腰型孔(8)的中心与轿厢壁本体(I)侧边的距离为12?13mm。【文档编号】B66B11/02GK204150867SQ201420496865【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专利技术者】钱洪平, 刘金水, 吴海民, 陈方平, 朱宏祖, 严志平 申请人: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轿厢壁本体(1),轿厢壁本体(1)较长边的两端为其上端和下端,其较短边为其侧边,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朝向与其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延伸部(2)和下延伸部(3),其侧边具有与其本体和上延伸(2)部均垂直的第一弯折部(4),所述第一弯折部(4)上具有与厢壁本体(1)相平行的第二弯折部(5),所述轿厢壁本体(1)、上延伸部(2)、下延伸部(3)、第一弯折部(4)以及第二弯折部(5)由钢板一体弯折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洪平刘金水吴海民陈方平朱宏祖严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