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7182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提出了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包括轿架,所述轿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导轨,所述配重导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配重框架,所述配重框架的内部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一面设有配重箱,所述轿架的一侧设有稳定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电梯轿厢自带的重量检测机构,对轿厢内人员的重量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进行计算所需配重的重量,通过打开电磁阀二,使储液箱内的蒸馏水经输水管进入到配重箱,达到增加配重箱的重量,如轿厢的重量减少时,则通过打开电磁阀三,使配重箱的蒸馏水经回收管流入到收集箱,减轻配重框架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具体涉及电梯配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2、当轿厢或配重在井道中向上和向下移动时,它通过诸如滚轮或滑块的引导系统而在轨道上被引导。为了向乘客提供平稳和舒适的乘坐体验并减少操作噪音,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包括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导轨(2),所述配重导轨(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配重框架(3),所述配重框架(3)的内部设有配重块(24),所述配重块(24)的一面设有配重箱(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框架(3)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配合配重导轨(2)的滑动架(14),所述配重框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5),所述配重框架(3)的两面均设有防护板(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包括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导轨(2),所述配重导轨(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配重框架(3),所述配重框架(3)的内部设有配重块(24),所述配重块(24)的一面设有配重箱(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框架(3)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配合配重导轨(2)的滑动架(14),所述配重框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5),所述配重框架(3)的两面均设有防护板(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9)的内壁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的竖直段设有电磁阀一(12),所述电磁阀一(12)的一端与储液箱(1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8)的表面开设有导正口,所述稳定导轨(6)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正板(7),所述导正板(7)的一段处于导正口的内部,所述导正口的内壁设有润滑油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9)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力卉沈裕平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