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向清专利>正文

管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861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5:38
管式排种器,由容器(2)、弯管(1)和转轴(6)构成,容器为筒形,两端封闭,两端中心固连转轴(6),一端有装种口(5),周壁上均匀分布孔眼,每一孔眼匹配固连一弯管(1),所有弯管向同一方向緾绕在容器的周壁上,在弯管与容器孔眼接口处有取种勺(4),取种勺(4)的出口朝筒壁外侧的弯管方向;这种排种器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播种不伤种,不粘籽,播种效率高,精度高。特别适合油菜籽等小颗粒种子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管式排种器,由容器(2)、弯管(1)和转轴(6)构成,容器为筒形,两端封闭,两端中心固连转轴(6),一端有装种口(5),周壁上均匀分布孔眼,每一孔眼匹配固连一弯管(1),所有弯管向同一方向緾绕在容器的周壁上,在弯管与容器孔眼接口处有取种勺(4),取种勺(4)的出口朝筒壁外侧的弯管方向;这种排种器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播种不伤种,不粘籽,播种效率高,精度高。特别适合油菜籽等小颗粒种子播种。【专利说明】管式排种器一.
管式排种器涉及播种机领域。 二.
技术介绍
市场上没有适应油菜等小颗粒种子的结构简单的小型排种器。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能对油菜等小颗粒种子播种的结构简单的小型排种器。其具体方法如下。 在封闭的筒形容器2的周壁上开若干个孔眼(参见附图1、附图2),每个孔眼接I个弯管1,所有弯管按同一方向缠绕固定在筒形容器的周壁上,弯管的长度在筒形容器周长的三分之一致二分之一之间,始端处固定一取种勺4,取种勺的出口朝筒壁外侧的弯管方向,在筒形容器的两端中心固连一转轴6,在一端开一装种口 5。 工作过程(参见附图3),将适量油菜籽7从装种口 5处装入容器2,使容器绕转轴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弯管的始端在容器低处时,油菜籽进入弯管,当弯管始端向高处转动时,管内油菜籽一部分回流到取种勺中,多余的油菜籽回流到容器中,当取种勺转动到开口向下倾斜时,油菜籽流出取种勺,进入弯管,顺弯管从上向下流动,经管道末端的出口 3流出。 在容器中装入种子的量及容器旋转速度,以种子不能从弯管中直接流出为准。 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管式排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切图。 图3是管式排种器工作原理说明图 图中I为弯管、2为容器、3为出口、4为取种勺、5为装种口、6为转轴、7为油菜籽。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管式排种器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管式排种器由容器2、弯管I和转轴6构成,容器为筒形,两端封闭,两端中心固连转轴6,一端有装种口 5,周壁上均匀分布孔眼,每一孔眼匹配固连一弯管1,所有弯管向同一方向缠绕在容器的周壁上,在弯管与容器孔眼接口处有取种勺4,取种勺4的出口朝筒壁外侧的弯管方向;取种勺为碗状,口面直径为2.5毫米,深度为2毫米;容器为圆筒形,弯管长度是容器侧壁周长的1/3 —1/2,弯管的孔径为8 —15毫米。 这种排种器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播种不伤种,不粘籽,播种效率高,精度高。【权利要求】1.管式排种器,其特征是,由容器、弯管和转轴构成,容器为筒形,两端封闭,两端中心固连转轴,一端有装种口,周壁上均匀分布孔眼,每一孔眼匹配固连一弯管,所有弯管向同一方向缠绕在容器的周壁上,在弯管与容器孔眼接口处有取种勺,取种勺(4)的出口朝筒壁外侧的弯管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排种器,其特征是所述取种勺为碗状,口面直径为2.5毫米,深度为2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排种器,其特征是所述弯管长度是所述容器侧壁周长的1/3 —1/2,弯管的孔径为8 —15毫米。【文档编号】A01C7/20GK204146015SQ201420523037【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专利技术者】程向清 申请人:程向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式排种器,其特征是,由容器、弯管和转轴构成,容器为筒形,两端封闭,两端中心固连转轴,一端有装种口,周壁上均匀分布孔眼,每一孔眼匹配固连一弯管,所有弯管向同一方向緾绕在容器的周壁上,在弯管与容器孔眼接口处有取种勺,取种勺(4)的出口朝筒壁外侧的弯管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向清
申请(专利权)人:程向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