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823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包括干燥炉和炭化炉,炭化炉结构与干燥炉结构一样,干燥炉包括筒体、装料筒、齿轮箱、绞龙套筒、绞龙、还包括热解气收集室,热解气收集室侧壁设置热解气排出口,在绞龙连轴上均匀分布有气孔能够将产生的热解气和水蒸气导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反应温度易控制;反应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炉体整体密封条件好;设备容积相对较小,加工制造方便,故障率低、整体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除加料和卸料之外劳动强度低;可连续不间断工作,一名工人可同时操作多台炭化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
,特别涉及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主要是指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生物质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燃烧后再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生物质与矿物质能源相比更为清洁,如何妥善处置利用生物质是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不可再生能源日渐减少、对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寻找新能源并减少对环境污染成为当前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农业废弃物如植物茎杆等生物质成为可再生能源燃料的新选择,且在研发中有了突破。生物质燃料的厌氧条件燃烧可制造出固体炭料、产生可燃气体、并可提取作为工业原料的液体木焦油及木醋等产品。但是,现有的生物质燃料生产设备均由多台独立功能的设备组合构成,机构庞大,结构复杂,造价高,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实现自行循环,出炭率较低,电耗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包括干燥炉和炭化炉,干燥炉包括筒体、装料筒和齿轮箱,筒体上下封闭呈密封筒状结构,筒体底端设置出料仓,出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装料筒设置在筒体顶端,装料筒侧壁设置进料口,齿轮箱设置在装料筒顶端,筒体中设置绞龙套筒,绞龙套筒贯穿筒体,连接装料筒和出料仓,在绞龙套筒中设置绞龙,绞龙连轴自角龙套筒底部贯穿筒体和装料筒连接到齿轮箱,由齿轮箱提供动力,齿轮箱顶部有动力输入轴连接动力输出设备,绞龙套筒外壁与筒体内壁包围形成加热室,筒体下部设置烟气入口,筒体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均贯穿筒体的筒壁连接加热室与烟气管道,炭化炉结构与干燥炉结构一样,炭化炉的烟气出口连接干燥炉的烟气入口。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加热室中设置折流板和折流板支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齿轮箱与装料筒之间还包括热解气收集室,热解气收集室侧壁设置热解气排出口,绞龙连轴贯穿热解气收集室连接到齿轮箱,绞龙连轴是两端封闭的空心管状结构,在绞龙连轴位于绞龙套筒内的部分和位于热解气收集室的部分均匀分布有气孔。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绞龙套筒、绞龙和绞龙连轴均有14个,均匀分布在筒体中。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绞龙套筒底端设置绞龙支架,绞龙支架用于固定绞龙连轴底端的位置,使其在旋转时能够绕绞龙套筒的中心轴线旋转。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绞龙连轴上设置联轴器,联轴器在绞龙连轴上的位置在装料筒的顶部。 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反应温度易控制;反应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炉体整体密封条件好;设备容积相对较小,加工制造方便,故障率低、整体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除加料和卸料之外劳动强度低;可连续不间断工作,一名工人可同时操作多台炭化炉。 【附图说明】 图1是干燥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干燥炉与炭化炉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包括干燥炉200和炭化炉100,如图1所示,干燥炉200包括筒体10、装料筒6和齿轮箱1,筒体10上下封闭呈密封筒状结构,筒体10底端设置出料仓18,出料仓18底部设置出料口 13,装料筒6设置在筒体10顶端,装料筒6侧壁设置进料口 4,齿轮箱I设置在装料筒6顶端,筒体10中设置绞龙套筒7,绞龙套筒7贯穿筒体10,连接装料筒6和出料仓18,在绞龙套筒7中设置绞龙19,绞龙连轴5自角龙套筒底部贯穿筒体10和装料筒6连接到齿轮箱1,由齿轮箱I提供动力,齿轮箱I顶部有动力输入轴14连接动力输出设备,绞龙套筒7外壁与筒体10内壁包围形成加热室20,筒体10下部设置烟气入口 11,筒体10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 16,烟气入口 11与烟气出口16均贯穿筒体10的筒壁连接加热室20与烟气管道110,炭化炉100结构与干燥炉200结构一样,炭化炉烟气出口 101通过烟气管道110连接干燥炉烟气入口 202,炭化炉烟气入口102连接锅炉来气,干燥炉烟气出口 201将烟气送出体系。从进料口 4投入生物质材料后,齿轮箱I动力输入轴14外接动力输出设备将动力传递到齿轮箱1,经齿轮箱I传动之后动力被均匀分配至绞龙连轴5上,绞龙连轴5低速匀速旋转带动绞龙19转动,从而将装料筒6中的生物质原料由装料筒6输送至绞龙套筒7中,经过绞龙套筒7的筒壁与加热室20中的烟气换热,最终经由绞龙19带动输出到出料仓18,待出料仓18积满后,打开出料口 13放出生物质燃料。 在加热室20中设置折流板8和折流板支架9。从烟气入口 11进入的热烟气在折流板8的作用下迂回曲折前进后至烟气出口 16排出,从而提高了炭化炉100换热的效率,节省炭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在齿轮箱I与装料筒6之间还包括热解气收集室15,热解气收集室15侧壁设置热解气排出口 2,绞龙连轴5贯穿热解气收集室15连接到齿轮箱1,绞龙连轴5是两端封闭的空心管状结构,在绞龙连轴5位于绞龙套筒7内的部分和位于热解气收集室15的部分均匀分布有气孔21。气孔21能够将碳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解气从导往热解气收集室15,并最终经过热解气排出口 2收集利用或者直接通往锅炉中燃烧,充分利用了生物质炭化过程中的副产物。 绞龙套筒7、绞龙19和绞龙连轴5均有14个,均匀分布在筒体10中。 在绞龙套筒7底端设置绞龙支架12,绞龙支架12用于固定绞龙连轴5底端的位置,使其在旋转时能够绕绞龙套筒7的中心轴线旋转。 在绞龙连轴5上设置联轴器3,联轴器3在绞龙连轴5上的位置在装料筒6的顶部。联轴器3能够保护齿轮箱1,保证工况的稳定,降低安全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炉和炭化炉,所述干燥炉包括筒体、装料筒和齿轮箱,所述筒体上下封闭呈密封筒状结构,所述筒体底端设置出料仓,所述出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装料筒设置在所述筒体顶端,所述装料筒侧壁设置进料口,所述齿轮箱设置在所述装料筒顶端,所述筒体中设置绞龙套筒,所述绞龙套筒贯穿所述筒体,连接所述装料筒和所述出料仓,在所述绞龙套筒中设置绞龙,所述绞龙连轴自角龙套筒底部贯穿筒体和装料筒连接到齿轮箱,由齿轮箱提供动力,所述齿轮箱顶部有动力输入轴连接动力输出设备,所述绞龙套筒外壁与所述筒体内壁包围形成加热室,所述筒体下部设置烟气入口,所述筒体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均贯穿筒体的筒壁连接所述加热室与烟气管道,所述炭化炉结构与所述干燥炉结构一样,所述炭化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干燥炉的烟气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炉和炭化炉,所述干燥炉包括筒体、装料筒和齿轮箱,所述筒体上下封闭呈密封筒状结构,所述筒体底端设置出料仓,所述出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装料筒设置在所述筒体顶端,所述装料筒侧壁设置进料口,所述齿轮箱设置在所述装料筒顶端,所述筒体中设置绞龙套筒,所述绞龙套筒贯穿所述筒体,连接所述装料筒和所述出料仓,在所述绞龙套筒中设置绞龙,所述绞龙连轴自角龙套筒底部贯穿筒体和装料筒连接到齿轮箱,由齿轮箱提供动力,所述齿轮箱顶部有动力输入轴连接动力输出设备,所述绞龙套筒外壁与所述筒体内壁包围形成加热室,所述筒体下部设置烟气入口,所述筒体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均贯穿筒体的筒壁连接所述加热室与烟气管道,所述炭化炉结构与所述干燥炉结构一样,所述炭化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干燥炉的烟气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壳式分级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培勇翁威邢献军施苏薇陈水林薛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