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015267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6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系列多酸与聚苯胺和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将多壁碳纳米管在盐酸中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将溶解在盐酸中的苯胺和过硫酸铵加入进行原位合成,实现聚苯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均匀包裹,再利用静电结合将多酸组装在聚苯胺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上,最后形成基于多酸/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相比于已报道的聚苯胺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纯碳纳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电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显著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放电比容量和速率容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有机电极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系列多酸与聚苯胺和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多酸化合物是一类含有V、Mo、W等金属的多金属氧化物。由同种含氧酸根离子缩合形成的叫同多阴离子,其酸叫同多酸。由不同种类的含氧酸根阴离子缩合形成的叫杂多阴离子,其酸叫杂多酸。目前已知有近70种元素的原子可作为杂多酸中的杂原子,包括全部的第一系列过渡元素,几乎全部的第二、三系列过渡元素,再加上B、Al、Ga、S1、Ge、Sn、P、As、Sb、B1、Se、Te、I等。而每种杂原子又往往可以不同价态存在于杂多阴离子中,所以种类是相当繁多的。 多酸化学发展至今,逐渐由基础研究延伸至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诸多领域,其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能源与环境,因为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前期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杂原子或配原子来调节多酸阴离子的氧化还原电势,而不影响其结构。取代型多酸盐中的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阳离子具有可变性,而且有可能发生多电子转移。杂多阴离子因具有上述一系列特性,而使其通过间接电化学过程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非常有优势。Keggin型多酸阴离子一般是由4个三金属簇构成的,对称性高,结构稳定,可接受电子,但是过量接受电子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分解。一般,Keggin型钥系杂多酸盐的氧化还原电势要高于相应结构的钨系杂多酸盐系列。Keggin型多酸H3PMo12O4tl具有酸性和氧化还原性,可以使一些聚合物如聚苯胺等质子化和电化学性能提高。有报道显示H3PMo12O4tl可以达到超级还原态[PMo12OJ27_,存储24电子,具有较大的理论容量。 碳纳米管因其具有独特一维分子结构,有利于π电子沿管壁的方向流动,与共轭高分子和富勒烯相比较,碳纳米管的二阶超极化率有明显的提高,且随着碳纳米管长度、直径和结构的不同有明显的变化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碳纳米管主要用于场发射、锂离子电池、氢存储、高密度数据存储等等。但碳纳米管的分散性较差(易团聚),有效解决多碳纳米管的分散性问题成为难点。在众多聚合物中聚苯胺由于合成简单、空气中稳定性好、价格便宜、具有电学和光伏性质等许多优异特性,所以在这一领域中表现出极大优势。通常共轭聚合物未掺杂时是处于半导体状态,如果受光的激发就表现出电子给体性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合成一种电极材料,并将其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将多壁碳纳米管在盐酸中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将溶解在盐酸中的苯胺和过硫酸铵加入进行原位合成,实现聚苯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均匀包裹,再利用静电结合将多酸组装在聚苯胺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上,最后形成基于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I)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 a、在60-80°C条件下,将l_2g多壁碳纳米管在150_200mL浓度为5_8mol/L的盐酸溶液中回流12_14h,然后洗涤、真空干燥后备用; b、将100-200mg步骤a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在200-350mL浓度为0.8_2mol/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分散1-6小时;然后加入700-1400 μ L苯胺继续超声分散2-3小时;最后逐滴加入50-100mL温度为0-5°C的过硫酸铵溶液,所述的过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8-lmol/L,溶剂为0.8-2mol/L的盐酸溶液; C、在0-5°C下继续反应5-7h,最后用甲醇或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2)合成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 1、取80-150mg步骤I)制备的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100-200mL浓度为0.8-2mol/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分散3_5小时; I1、取480-900mg的Keggin型多酸均匀分散在80_150mL浓度为0.8_2mol/L的盐酸溶液中; II1、混合步骤I和步骤II的溶液,磁力搅拌反应5-6小时,然后静置12-18h,最后用甲醇或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 所述的Keggin 型多酸化学式为 H3PMo1204(l、H4PMonV04。、H5PMoltlV2O4?、或 H6PMo9V3O4015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电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组装成锂离子半电池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首次成功合成的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很好的性能。相比于已报道的聚苯胺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纯碳纳米管,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显著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放电比容量和速率容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H3PMo12O4tl/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的红外谱图(a)、TEM图(c),聚苯胺和多壁碳纳米管的TEM图(b)。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H3PMo12O4tl/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I)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 a、8(TC条件下,将Ig多壁碳纳米管在200mL浓度为6mol/L的盐酸溶液中回流12h,然后去离子水离心洗涤至滤液为中性,最后在120°C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小时备用; b、将150mg步骤a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在200mL浓度为lmol/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分散2小时;然后加入1050 μ L的苯胺继续超声分散3小时;最后逐滴加入75mL温度为0-5°C的过硫酸铵溶液,所述的过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lmol/L,溶剂为lmol/L的盐酸溶液; C、滴加完成后在0_5°C下继续反应5小时,过滤,用乙醇洗涤至滤液为无色,在60°C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小时,得到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2)合成H3PMo12O4tl/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 1、取10mg步骤I)制备的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200mL浓度为lmol/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分散4小时; I1、取600mg的H3PMo12O4tl均匀分散在80mL浓度为lmol/L的盐酸溶液中; II1、混合步骤I和步骤II的溶液,磁力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静置15小时,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次,在60°C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2小时,得到H3PMo12O4tl/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 3)组装成锂离子半电池: a、将合成的电极材料和炔黑在120°C干燥8小时,后按50:30质量比混合研磨30分钟; b、将上述混合物在120°C下干燥一夜,后转移到小磨口瓶中,按混合物:聚四氟乙火布质量比为80:20加入3wt%的聚四氣乙纟布乳液,后手动揽祥30分钟; C、将上述物质转移至铜箔上,用25 μ m的涂膜制备器进行刮膜,在80°C干燥箱干燥一夜,取出后用切片机切为均匀圆片,继续在120°C下干燥12小时; d、上述制的铜箔作为正极,金属锂箔作为反电极,lmol/L的LiPF6作为电解液,溶剂为体积比为1:1的碳酸乙烯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a、在60‑80℃条件下,将1‑2g多壁碳纳米管在150‑200mL浓度为5‑8mol/L的盐酸溶液中回流12‑14h,然后洗涤、真空干燥后备用;b、将100‑200mg步骤a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在200‑350mL浓度为0.8‑2mol/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分散1‑6小时;然后加入700‑1400μL苯胺继续超声分散2‑3小时;最后逐滴加入50‑100mL温度为0‑5℃的过硫酸铵溶液,所述的过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8‑1mol/L,溶剂为0.8‑2mol/L的盐酸溶液;c、在0‑5℃下继续反应5‑7h,最后用甲醇或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2)合成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Ⅰ、取80‑150mg步骤1)制备的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100‑200mL浓度为0.8‑2mol/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分散3‑5小时;Ⅱ、取480‑900mg的Keggin型多酸均匀分散在80‑150mL浓度为0.8‑2mol/L的盐酸溶液中;Ⅲ、混合步骤Ⅰ和步骤Ⅱ的溶液,磁力搅拌反应5‑6小时,然后静置12‑18h,最后用甲醇或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多酸/聚苯胺/碳纳米管的电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 a、在60-80°C条件下,将l_2g多壁碳纳米管在150_200mL浓度为5_8mol/L的盐酸溶液中回流12-14h,然后洗涤、真空干燥后备用; b、将100-200mg步骤a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在200_350mL浓度为0.8_2mol/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分散1-6小时;然后加入700-1400 μ L苯胺继续超声分散2-3小时;最后逐滴加入50-100mL温度为0-5°C的过硫酸铵溶液,所述的过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8-lmol/L,溶剂为0.8-2mol/L的盐酸溶液; C、在0-5°C下继续反应5-7h,最后用甲醇或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宇飞贾飞飞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