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499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6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部的蜗轮、与蜗轮配合的蜗杆,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有油缸;所述油缸底部设有油管,油管的末端位于箱体的内部,与蜗轮和蜗杆啮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缸底部相连通;箱体与油缸之间的油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的阀门采用手动的方式;所述油管的末端为坡口;所述的油缸和油管采用不锈钢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功耗损耗低,使用寿命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制造和仪器制造的发展,目前使用的蜗轮副是通过蜗杆及蜗轮的齿部来传动的,运行时蜗杆的齿槽和蜗轮的齿轮之间摩擦是滑动摩擦,会产生很多热量,消耗的功率较大。为了降低摩擦因数,除了蜗杆齿槽和蜗轮轮齿的接触面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及光洁度,还需要润滑良好。为了降低蜗杆和蜗轮之间的摩擦,出现了滚动摩擦的技术,将蜗杆和蜗轮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但这种技术工艺复杂,制备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蜗轮副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部的蜗轮、与蜗轮配合的蜗杆,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有油缸;所述油缸底部设有油管,油管的末端位于箱体的内部,与蜗轮和蜗杆啮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缸底部相连通;箱体与油缸之间的油管上设有阀门。 在上述的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中,阀门采用手动的方式。 在上述的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中,油管的末端为坡口。 在上述的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中,油缸和油管采用不锈钢材料。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减小了蜗杆和蜗轮之间的摩擦,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箱体2、蜗杆3、蜗轮4、油缸5、阀门6、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I内部的蜗轮3、与蜗轮3配合的蜗杆2,所述的箱体I的顶部设有油缸4 ;所述油缸4底部设有油管6,油管6的末端位于箱体I的内部,与蜗轮3和蜗杆2啮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油管6的另一端与油缸4底部相连通;箱体I与油缸4之间的油管6上设有阀门5。 在上述的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中,阀门采用手动的方式。 在上述的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中,油管的末端为坡口。 在上述的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中,油缸和油管采用不锈钢材料。 在工作过程中,当蜗杆2和蜗轮3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为了减小蜗杆2和蜗轮3之间的摩擦,手动打开阀门5,油缸4里的润滑油滴到蜗杆2上,减小了摩擦,最终关闭阀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内部的蜗轮(3)、与蜗轮(3)配合的蜗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顶部设有油缸(4);所述油缸(4)底部设有油管(6),油管(6)的末端位于箱体(1)的内部,与蜗轮(3)和蜗杆(2)啮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油管(6)的另一端与油缸(4)底部相连通;箱体(1)与油缸(4)之间的油管(6)上设有阀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副传动机构,包括箱体(I)、位于箱体(I)内部的蜗轮(3)、与蜗轮(3)配合的蜗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的顶部设有油缸(4);所述油缸(4)底部设有油管(6),油管(6)的末端位于箱体(I)的内部,与蜗轮(3)和蜗杆(2)啮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油管(6)的另一端与油缸(4)底部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化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柯尔精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