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釉砖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1478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23:53
一种抛釉砖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陶瓷砖坯;(2)铺积熔块颗粒,喷涂固定剂,烧制形成熔块层;(3)在所述已烧成的熔块层上覆盖以氧化物作为发色剂的釉层并烧制;(4)最后经过干燥,烧成和抛磨加工即可得到成品。所述固定剂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如下组分:纤维素类增稠剂5.5-6.5%,白碳黑2.5-3.2%,消泡剂为1.1-1.4%,分散剂为1.2-1.8%,余量为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熔块颗粒粘结剂适用于颗粒较小的熔块颗粒(100-200目),在制备抛釉砖的过程中,避免了熔块颗粒由于颗粒太小而被窑炉预热带的低负压而被吸走,从而避免了陶瓷砖表面出现大量的针孔和气泡等瑕疵,从而获得具有较佳装饰效果的抛釉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抛釉砖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建筑陶瓷产品,其在素坯砖坯上印花,然后施以透明 釉,入窑烧成后抛光,因此集合了抛光砖、仿古砖、瓷片三种产品的优势,产品完全释放了釉 面砖哑色暗光的含蓄性,解决了半抛砖易藏污的缺陷,具备了抛光砖的光泽度、瓷质硬度, 同时也拥有仿古砖的釉面高仿效果,以及瓷片釉面丰富的印刷效果。因为抛釉砖的釉面层 较薄,通常只有0. 5?I. 5mm,而且还需要抛磨加工处理,因此非常容易露底,损伤印花图案 层造成缺陷,而且制品的印花图案层装饰效果不佳、立体质感差。 因此为了增强抛釉砖的装饰效果和立体质感,通过布料方式在坯体表面或釉面上 铺覆一定厚度的熔块颗粒(颗粒大小在15-150目),并喷涂一层固定剂将颗粒固定在坯体 表面,烧成后对釉面进行再加工即可得到装饰效果较佳、立体质感好的抛釉砖。然而熔块颗 粒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砖坯装饰效果的好坏,生产中,太小的颗粒在烧成时容易引入针孔或 气泡,更为重要的是细小颗粒(尤其是小于100目)由于质量较轻容易在窑炉的预热带由 于低负压而被吸走,从而对装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釉砖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陶瓷砖坯;(2)、在砖坯上铺积一层熔块颗粒,然后喷涂一层熔块颗粒粘结剂,烧制形成熔块层;(3)、在所述已烧成的熔块层上覆盖以氧化物作为发色剂的釉层并烧制,烧制时熔块层和发生窑变反应以获得自然渐变图案;(4)、将上述步骤处理的陶瓷砖坯经过干燥、烧成和抛磨加工,即可得到成品;所述熔块颗粒粘结剂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如下组分:纤维素类增稠剂5.5‑6.5%,白碳黑2.5‑3.2%,消泡剂为1.1‑1.4%,分散剂为1.2‑1.8%,余量为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抛釉砖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制备陶瓷砖坯; (2) 、在砖坯上铺积一层熔块颗粒,然后喷涂一层熔块颗粒粘结剂,烧制形成熔块层; (3) 、在所述已烧成的熔块层上覆盖以氧化物作为发色剂的釉层并烧制,烧制时熔块层 和发生窑变反应以获得自然渐变图案; (4) 、将上述步骤处理的陶瓷砖坯经过干燥、烧成和抛磨加工,即可得到成品; 所述熔块颗粒粘结剂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如下组分:纤维素类增稠剂5. 5-6. 5%, 白碳黑2. 5-3. 2%,消泡剂为1. 1-1. 4%,分散剂为1.2-1. 8%,余量为溶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釉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类增稠剂为羟 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釉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丙烯酸 纳、有机硅改性磷酸钠和六偏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芳刘咏平杨云萍章艳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