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及其化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0355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属于锂电池生产工艺及装置技术领域;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的套环,所述套环开设有穿透套环内外侧的连通孔,所述套环的连通孔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密封装置及其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装置结构简单且效果显著,这种密封装置能够克服传统的需要干燥车间对锂电池进行化成的要求,通过该密封装置锂电池的化成工艺过程能在普通大气环境中完成,大大的降低了设备购置费用和生产运行成本,该密封装置相比于液封形式的化成过程,有效的避免了在化成结束后由于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而导致软管液封液体倒吸至电池内而导致电池报废的风险,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且操作简单,无须其他设备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及其化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属于锂电池生产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内部的水分,水分对锂离子电池影响巨大,主要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当电池内部的水分多的时候,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和水反应,其产物将是气体和氢氟酸,气体会使电池壳发生肿胀,氢氟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它可以使电池内部的金属零件腐蚀,进而使电池最终漏液。 锂电池注入电解液后,需要有一定的静置时间,以保证极片能够充分的浸润电解液,静置过后根据后续工艺要求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化成,但锂电池在化成时内部会产生气体,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将电池壳发生肿胀并永久性变形而造成电池的报废,化成过程中一般是将其注液孔敞开以用于气体的排出。 但是水分的进入对锂电池有着巨大的质量隐患,因此传统的化成过程是在工艺都是在相对湿度小于1%的干燥环境中进行,以保证锂电池的电性能及品质。这样化成车间必须进行干燥除湿处理,这样就需购置大型除湿机和建立密闭性很好干燥房,基建和生产运行时耗电也是非常巨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这种密封装置能够克服传统的需要干燥车间对锂电池进行化成的要求,通过该密封装置锂电池的化成工艺过程能在普通大气环境中完成,以降低设备购置费用和生产运行成本。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包括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的套环,所述套环开设有穿透套环内外侧的连通孔,所述套环的连通孔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所述套环用作锂电池注液孔和气体单向阀的连通与连通密封,使得在化成过程中锂电池内部的气体能通过连通孔至气体单向阀,并单向流出,以防止电池内部压力超出范围而出现肿胀和变形。 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为矩形结构。使得这种密封装置更适合方形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所在套环的侧边厚度大于其余侧边厚度。套环利用其他三边厚度小于连通孔所在侧边的厚度,在套于方形的锂电池上而形成的不平衡的拉伸力,达到提高套环连通孔侧边密封的能力。 所述套环采用硅橡胶材质一体成型而成。硅橡胶材质具有密封性能好、稳定性好且弹性形变能力佳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所述气体单向阀为膜片气体单向阀,具有密封可靠,开启压力小的有点。 所述气体单向阀开启压力小于0.4Mp。该压力范围能够有效的将气体排出而不致电池内部压力超标。 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所述气体单向阀直接与连通孔连接。 所述气体单向阀的连接段呈锥型结构或者塔形结构,锥型结构或者塔形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闻密封效果。 一种采用所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装置,包括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套于锂电池上,所述气体单向阀和设置于锂电池的注液孔通过套环密封连接并通过连通孔连通,所述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池测试仪。 本专利技术的采用所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及其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装置,相比于有采用柔性软管配合夹子并在柔性软管出口采用液封的化成密封形式,该专利技术具有在整个化成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管理和操作的优点,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在化成结束后由于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而导致软管液封液体倒吸至电池内而导致电池报废的风险。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及其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装置结构简单,且效果显著,这种密封装置能够克服传统的需要干燥车间对锂电池进行化成的要求,通过该密封装置锂电池的化成工艺过程能在普通大气环境中完成,大大的降低了设备购置费用和生产运行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相比于液封形式的化成过程,有效的避免了在化成结束后由于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而导致软管液封液体倒吸至电池内而导致电池报废的风险,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且操作简单,无须其他设备投入。 【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采用图1密封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1-套环、2-连通孔、3-气体单向阀、4-锂电池、5-注液孔、6-正极、7-负极、8-防爆阀、9-电池测试仪。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的套环1,所述套环I开设有穿透套环I内外侧的连通孔2,所述套环I的连通孔2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3。所述套环(I)为矩形结构,所述连通孔2所在套环I的侧边厚度大于其余侧边厚度,以适应方形金属壳锂电池的化成工艺,同时,所述套环I采用硅橡胶材质一体成型而成。 本实施例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所述气体单向阀3为膜片气体单向阀,其开启压力小于0.4Mp,气体单向阀3直接与连通孔2连接,气体单向阀3的连接段呈锥型结构或者塔形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所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装置,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套于锂电池4上,所述气体单向阀3和设置于锂电池4的注液孔5通过套环I密封连接并通过连通孔2并连通,所述锂电池4的正极6和负极7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池测试仪9,锂电池4上还设置有防爆阀8,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化成过程如下:电池测试仪9通电对锂电池4充放电进行化成,电池内产生的气体通过注液孔5至连通孔2,最后通过气体单向阀3单向排出。 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及其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装置结构简单,且效果显著,这种密封装置能够克服传统的需要干燥车间对锂电池进行化成的要求,通过该密封装置锂电池的化成工艺过程能在普通大气环境中完成,大大的降低了设备购置费用和生产运行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相比于液封形式的化成过程,有效的避免了在化成结束后由于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而导致软管液封液体倒吸至电池内而导致电池报废的风险,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且操作简单,无须其他设备投入。 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的套环(1),所述套环(1)开设有穿透套环(1)内外侧的连通孔(2),所述套环(1)的连通孔(2)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的套环(I ),所述套环(I)开设有穿透套环(I)内外侧的连通孔(2),所述套环(I)的连通孔(2 )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I)为矩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2 )所在套环(I)的侧边厚度大于其余侧边厚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I)采用硅橡胶材质一体成型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化成工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单向阀(3)为膜片气体单向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靖马英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