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人工袋栽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147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类的培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桑黄人工袋栽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从野生桑黄子实体上分离的菌株经纯化后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母种,桑黄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桑黄原种;将桑黄原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桑黄栽培种;(2)将桑黄栽培种接种到菌棒中进行出芝培养;(3)出芝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袋培工艺经大量的培养实践证明,可实现真正桑黄的人工培养,并且单个子实体大小可以根据开口大小人为控制,桑黄人工袋栽,把野生稀缺资源、再生漫长的资源,人工短期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桑黄人工袋栽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类的培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桑黄人工袋栽工艺。
技术介绍
桑黄,中药名,见《中药大辞典》。分类上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 (Basigiomycota)、刺革菌目(Hymenochaxtales)刺革菌目(Hymenochaxtaceae),是硬质的 多孔菌,为中、日、韩等地著名的药用真菌。现有的桑黄栽培方法出菇较难,人工培育生 长情况不好,产率低。申请号200910077398. 8、申请日2009-02-19的一种桑黄(Phellinus baumii Pil0t)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1)从桑黄子实体上分离的菌株纯化后接种到母种 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母种;(2)桑黄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桑黄原种;(3)将 桑黄原种接种到栽培袋内的栽培种培养基中培养;(4)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袋转移至出菇室 进行出菇培养;其中,所述的出菇培养是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22?25°C的 环境条件下进行出菇培养。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桑黄栽培方法,但是由于其过程较为复 杂,不易在农户中推广使用,由于目前对桑黄大面积生产的迫切需要,需要对现有的栽培方 法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栽培相对简单,管理相对容易,出芝相对高产、可进行大面积大棚 栽培的桑黄人工袋栽工艺。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桑黄人工袋栽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从野生桑黄子实体上分离的菌株经纯化后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 母种,桑黄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桑黄原种;将桑黄原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 上培养获得桑黄栽培种;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主要是由桑枝木屑、麦皮、玉米粉和石 膏粉混合而成; 进一步优选的是,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麦 皮10-12%,玉米粉10-12%,石膏粉1 %,余量为桑枝木屑。麦皮也称麦麸。 (2)将桑黄栽培种接种到菌棒中进行出芝培养; 菌棒的制备:菌棒的组成同原种培养基,将桑枝木屑进行全面喷水预湿,湿度控 制在60% -70%,充分预湿后加入麦皮、玉米粉和石膏粉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装塑料袋, 袋体直径为15_17cm,长度为30-35cm,得到用于培养桑黄的菌棒;菌棒经灭菌后采用桑黄 栽培种进行接种;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C,湿度控制在 40-50%,培养 60-90 天; (3)出芝管理: a、当桑黄菌棒开始转色变成黄色或者棕黄色时,移入大棚栽培,进行散射光培养, 在移入前对大棚内放置菌棒处进行松土,松土深度IOcm以上,松土后用石灰水进行消毒, 然后将菌棒直立摆放,间距在IOcmX IOcm?15cmX 15cm,大棚温度控制在15-32°C,湿度控 制在 80-90% ; b、培养10天以上,待菌棒完全转色成黄色或者棕黄色之后,在菌棒的底部进行打 孔,孔的数量为4-8个,并且每个菌棒的侧面再开口 4-5个,然后菌棒按原样放回原处; c、大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40分钟;培养60-90天后得到桑黄子实体。 作为优选,菌棒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高压灭菌时压力为3-5个大气压,温度 120°C,灭菌时间为6-8小时;常压灭菌时压力为1个大气压,温度KKTC,灭菌时间为24-36 小时;灭菌后冷却18小时以上至室温。 作为优选,步骤(2)中菌棒的接种过程如下: a、在接种开始前,对接种箱进行清洗,然后把气雾消毒剂按照每立方米8克进行 点燃消毒; b、将灭菌冷却后的菌棒和桑黄栽培种放置在已消毒过的接种箱内,接种箱内用菌 用气雾消毒剂8g进行消毒,气雾消失后进行接种; C、打开栽培种和菌棒袋口,取栽培种直径3-4cm,厚度0· 5-lcm放入菌棒袋口,用 手捏紧菌棒袋口,将栽培种往菌棒袋中按结实,然后套上套环及套环盖封口。 作为优选,出芝管理的步骤b中,将菌棒的柱面分成四边,在相对的两边各开1个 口,开口距地面5厘米,另外两边在距地面10厘米处开口,使4个开口交错。 作为优选,所述的开口为弧形口,弧形口的两端朝上。使子实体长成后成形美观。 作为优选,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麦皮 10 %,玉米粉10%,石膏粉1%,余量为桑枝木屑。进一步的,所述的玉米粉的粒度为 0. 1-0. 5mm,桑枝木屑的粒度为0. 5-1. 0cm。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人工袋栽工艺经大量的培养实践证明,可实现真 正桑黄的人工培养,并且单个子实体大小可以根据开口大小人为控制,桑黄人工袋栽,把野 生稀缺资源、再生漫长的资源,人工短期再生。而且人工袋栽子实体成分含量跟野生桑黄成 分含量相当。目前的培养规模约为35亩、25万袋,长成桑黄成扇形、马蹄形,子实层(子实 体腹面)具有孔状结构、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老时变为黄棕色。菌肉黄色、棕色或具光 泽的木色,在菌盖表面附近颜色较深。子实层为有光泽的木色至深棕色,常分为两层或多 层。 【附图说明】 图1是多糖含量分析的葡萄糖标准曲线; 图2是12种不同来源桑黄的多糖的含量; 图3是水浸出物分析的氨基酸标准曲线图; 图4是各种来源桑黄的氨基酸含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发 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 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 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 实施例1 : a、菌种的制作: (1)、桑黄菌种按使用目的可以分为生产用菌种和保藏用菌种;按生产繁殖程序可 分为母种(可称试管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3个级别。 (2)、母种是指通过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并经过纯化、培养获得的桑黄菌丝纯培养。 容器为试管,故又称为试管种或一级种。它既适于用试管斜面移植,再次扩大繁殖,供生产 上使用,又适于纯种保藏。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桑黄菌Inonotus sanghuang Sheng H. Wu, T. Hatt. &Y. C. Dai来自浙 江省淳安千岛湖桑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从千岛湖桑树上寄生的野生桑黄子实体中经组 织分离、传代复壮获得。该菌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刺革菌目(Hymenochaetales)、 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其生物学特征为:桑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C,最适 pH值为6. 5,母种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丝最适生长袋料培养基是桑树木屑培 养基。以该菌体接种于桑树木屑培养基中栽培所得子实体形态为菌盖扇形、贝壳形、马蹄 形,上表面无瘤状凸起和裂纹,菌盖呈金黄色或棕黄色。其它生理生化特征为:水分不得过 10.0% ;总灰分不得过6%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5% ;多糖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 计,不得少于2. 60%。该菌株于2014年3月07日在中国普通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黄人工袋栽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从野生桑黄子实体上分离的菌株经纯化后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母种,桑黄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桑黄原种;将桑黄原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桑黄栽培种;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主要是由桑枝木屑、麦皮、玉米粉和石膏粉混合而成;(2)将桑黄栽培种接种到菌棒中进行出芝培养:菌棒的制备:菌棒的组成同原种培养基,将桑枝木屑进行全面喷水预湿,湿度控制在60%‑70%,充分预湿后加入麦皮、玉米粉和石膏粉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装塑料袋,袋体直径为15‑17cm,长度为30‑35cm,得到用于培养桑黄的菌棒;菌棒经灭菌后采用桑黄栽培种进行接种;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湿度控制在40‑50%,培养60‑90天;(3)出芝管理:a、当桑黄菌棒开始转色变成黄色或者棕黄色时,移入大棚栽培,进行散射光培养,在移入前对大棚内放置菌棒处进行松土,松土深度10cm以上,松土后用石灰水进行消毒,然后将菌棒直立摆放,间距在10cm×10cm~15cm×15cm,大棚温度控制在15‑32℃,湿度控制在80‑90%;b、培养10天以上,待菌棒完全转色成黄色或者棕黄色之后,在菌棒的底部进行打孔,孔的数量为4‑8个,并且每个菌棒的侧面再开口4‑5个,然后菌棒按原样放回原处;c、大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40分钟;培养60‑90天后得到桑黄子实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桑黄人工袋栽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 从野生桑黄子实体上分离的菌株经纯化后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母 种,桑黄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桑黄原种;将桑黄原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上 培养获得桑黄栽培种;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主要是由桑枝木屑、麦皮、玉米粉和石膏 粉混合而成; (2) 将桑黄栽培种接种到菌棒中进行出芝培养: 菌棒的制备:菌棒的组成同原种培养基,将桑枝木屑进行全面喷水预湿,湿度控制在 60%-70%,充分预湿后加入麦皮、玉米粉和石膏粉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装塑料袋,袋体直径 为15-17cm,长度为30-35cm,得到用于培养桑黄的菌棒;菌棒经灭菌后采用桑黄栽培种进 行接种;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培养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C,湿度控制在40-50%, 培养60-90天; (3) 出芝管理: a、 当桑黄菌棒开始转色变成黄色或者棕黄色时,移入大棚栽培,进行散射光培养,在移 入前对大棚内放置菌棒处进行松土,松土深度IOcm以上,松土后用石灰水进行消毒,然后 将菌棒直立摆放,间距在IOcmX IOcm?15cmX 15cm,大棚温度控制在15-32°C,湿度控制在 80-90% ; b、 培养10天以上,待菌棒完全转色成黄色或者棕黄色之后,在菌棒的底部进行打孔, 孔的数量为4-8个,并且每个菌棒的侧面再开口 4-5个,然后菌棒按原样放回原处; c、 大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40分钟;培养60-90天后得到桑黄子实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人工袋栽工艺,其特征在于:菌棒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 高压灭菌时压力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功蔡为明金群力鲁浙安余建妹何爱珍柳启财王建立方锦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桑之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