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13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压盖,所述线夹本体的前端通过铰链销与压盖的前端相铰接,所述线夹本体和压盖内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橡胶瓦,所述线夹本体内相对应压盖的尾部处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顶部上端面设计为可供压盖尾部向下滑动的斜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的顶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压盖的尾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安装快捷、锁紧后压盖不易脱扣,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增强线夹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夹,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属于输电线路配套金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对间隔棒线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间隔棒线夹的安全可靠性及快速安装性能的要求。为此,我公司自主研发了两款自锁式线夹,并获得了专利授权,专利号分别为2013107223881和2013107224210,该两款间隔棒线夹在安装过程中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但是其在长时间使用后,锁紧块上限位扭簧或限位弹簧容易疲劳损坏,导致线夹压盖脱扣,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快捷、具有双保险的自锁式间隔棒线夹。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压盖,所述线夹本体的前端通过铰链销与压盖的前端相铰接,所述线夹本体和压盖内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橡胶瓦,所述线夹本体内相对应压盖的尾部处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顶部上端面设计为可供压盖尾部向下滑动的斜面结构,所述锁紧块的顶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压盖的尾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块。 所述凸块与压盖为一整体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安装快捷、锁紧后压盖不易脱扣,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增强线夹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铰链销,2、橡胶瓦,3、压盖,4、线夹本体,5、自锁机构,6、锁紧块,7、卡槽, 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包括线夹本体4和压盖3,线夹本体4的前端通过铰链销I与压盖3的前端相铰接,在线夹本体4和压盖3内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橡胶瓦2,在线夹本体4内相对应压盖3的尾部处设置有自锁机构5,自锁机构5包括锁紧块6,锁紧块6的顶部上端面设计为可供压盖的尾部向下滑动的斜面结构,在锁紧块6的顶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卡槽7,在压盖3的尾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7相配合的凸块8。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包括线夹本体4和压盖3,线夹本体4的前端通过铰链销I与压盖3的前端相铰接,在线夹本体4和压盖3内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橡胶瓦2,在线夹本体4内相对应压盖3的尾部处设置有自锁机构5,自锁机构5包括锁紧块6,锁紧块6的顶部上端面设计为可供压盖的尾部向下滑动的斜面结构,在锁紧块6的顶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卡槽7,在压盖3的尾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7相配合的凸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压盖,所述线夹本体的前端通过铰链销与压盖的前端相铰接,所述线夹本体和压盖内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橡胶瓦,所述线夹本体内相对应压盖的尾部处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顶部上端面设计为可供压盖尾部向下滑动的斜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的顶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压盖的尾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双保险间隔棒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压盖,所述线夹本体的前端通过铰链销与压盖的前端相铰接,所述线夹本体和压盖内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橡胶瓦,所述线夹本体内相对应压盖的尾部处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春李新春徐志磊冒新国沈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