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105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包括电磁铁、复位弹簧、阀体及阀芯;具体的,在阀体的A、B两端,分别连接着电磁铁,该阀芯位于阀体内,并能沿着阀体的轴向通道来回移动,该阀芯与电磁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其中该阀芯采用带节流槽的两台阶式结构,且该阀芯的开口为两层台阶式弧形。借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换向冲击力,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换向阀,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降低换向冲击的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
技术介绍
电磁换向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常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以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常见的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电磁铁以及复位弹簧,在不通电的情况下阀芯被复位弹簧保持在中间位置或初始位置上(脉冲阀除外),而通电后,电磁铁的推力通过推杆作用在阀芯上,并且把它从静止位置推到工作位置(终端位置)上。 具体的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的电磁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磁换向阀包括电磁铁1、复位弹簧2、阀体3及阀芯4 ;其中,该阀体2具有进油腔P、回油腔T、工作腔A及工作腔B,在工作过程中,油液会由P到A和B到T或由P到B和A到T,而在阀体底部且进油腔P、回油腔T、工作腔A及工作腔B的四个沉孔中,安装有O型圈;在阀体3的A、B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着电磁铁1,该阀芯4位于阀体3内,并能沿着阀体3的轴向通道来回移动,以改变换向阀的工作状态;该阀芯4与电磁铁I之间设有垫圈和复位弹簧2,所述的复位弹簧2作用于阀芯4上并使阀芯4始终向初始位置移动,在电磁铁I不通电的状态下,该复位弹簧2控制阀芯4保持在中间位置或初始位置。具体的,该电磁铁I选为湿式电磁铁,即控制阀芯4的操作由湿式电磁铁实现。在电磁铁I通电后,该电磁铁I产生的力经推杆作用在阀芯4上,将其由初始位置推到所需的切换位置,使油液由P到A和B到T或由P到B和A到T,处于连通状态;在电磁铁I断电后,阀芯4被复位弹簧2推回初始位置。当然,也可选择手动应急操作,用于在电磁铁不通电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阀芯。而标牌可通过空心铆钉固定在阀体的上表面。 再参阅图2所示,为现有的阀芯4的结构示意图;该阀芯4具有R槽结构,并依靠所述R槽逐渐开启和关闭进油腔P、回油腔T、工作腔A及工作腔B,但是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流量(油液)从零至有和从有至无的过程中任然冲击较大,造成换向中噪声大,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液压机械领域的电磁换向阀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换向频率低、换向冲击大、使用寿命短,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工况的使用要求。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磁换向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磁换向阀,能够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设计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能够减少换向冲击力,可靠性更高。 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包括电磁铁、复位弹簧、阀体及阀芯;具体的,在阀体的A、B两端,分别连接着电磁铁,该阀芯位于阀体内,并能沿着阀体的轴向通道来回移动,该阀芯与电磁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其中该阀芯采用带节流槽的两台阶式结构,且该阀芯的开口为两层台阶式弧形。 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其中该电磁铁选为湿式电磁铁。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与现有的电磁换向阀相比,本技术的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具有结构紧凑、换向频率高、换向冲击小、可靠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磁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A-A处的剖面图。 图3:为本技术的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技术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A-A处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磁铁2:复位弹簧 3:阀体 4:阀芯 4’: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与现有的电磁换向阀相比,本技术的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在结构和连接关系上,都与现有的电磁换向阀相同,两者都是包括电磁铁1、复位弹簧2、阀体3及阀芯4’ ;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本技术的阀芯4’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 具体参阅图4a和图4b所示,为本技术的阀芯4’的结构示意图;该阀芯4’采用带节流槽的两台阶式结构,且该阀芯4’的开口变为两层台阶式弧形,以有效减少稳态液动力对阀芯动作的冲击,可靠性高。并且,两台阶式结构的阀芯4’更能适应在大流量下工作,这样使电磁阀的结构紧凑且有利于减小阀芯在开启和关闭时产生的冲击,同时保证必要的遮盖量和阀芯开口处的开口量。而且,该阀芯4’依靠复位弹簧2复位,借由预压力将阀芯4’保持在中间位置或初始位置。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比较现有的阀芯和本技术的阀芯: 参见图2a和图2b,现有的阀芯采用R槽结构。但由于R槽结构较小,当阀芯换向开启时,流量都会在短时间内从关闭的O流量到R槽结构处,即短时间内完全打开,阀芯开启速度大;当关闭时,流量会从额定流量瞬间到达关闭状态的O流量。且液动力和复位弹簧的推力造成阀芯的冲击性大,即可以得出,现有的R槽结构的开启关闭较快,使得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大,振动大,噪音也大。 同时再参见图4a和图4b,本技术改进的阀芯采用带节流槽的两台阶式结构,即节流槽被划分为台阶一和台阶二。当开启时,首先开启台阶一的弧顶处,随着阀芯的动作,开口逐渐增大,流量也是逐渐增大,到达台阶二时开启量进一步增大,此时流量已接近完全开启的流量;由于电磁铁得电的推力和液动力的作用,使得阀芯最终达到完全开启的位置,大大降低了流量的突变,减小了液动力对阀芯产生的冲击。当关闭时,由完全开启的额定流量到台阶二,再逐渐减小到台阶一,然后到台阶一弧顶附近流量接近关闭时的O流量,最终,回到关闭状态,降低了流量突变,减小了液动力对阀芯产生的冲击。 所以,相比于现有的阀芯,本技术改进的阀芯使得本技术的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具有结构紧凑、换向频率高、换向冲击小、可靠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包括电磁铁、复位弹簧、阀体及阀芯;具体的,在阀体的A、B两端,分别连接着电磁铁,该阀芯位于阀体内,并能沿着阀体的轴向通道来回移动,该阀芯与电磁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阀芯采用带节流槽的两台阶式结构,且该阀芯的开口为两层台阶式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切换的电磁换向阀,包括电磁铁、复位弹簧、阀体及阀芯;具体的,在阀体的A、B两端,分别连接着电磁铁,该阀芯位于阀体内,并能沿着阀体的轴向通道来回移动,该阀芯与电磁铁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华李跃军叶荣科苏玉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