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691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一中间梁连接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并且位于两个长边的中间位置,中间梁以及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有一对支架,每一对支架上设有一横梁,三个横梁均水平设置,横梁的水平长度小于矩形框架的短边长度;中间梁和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卡板,卡板竖直设置,其具一凹口、长竖直板和短竖直板,凹口位于长竖直板和短竖直板之间,短竖直板较长竖直板靠近支架设置。钢板网的上方由横梁支撑,下方由凹口来固定,钢板网与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之间通过多个点接触来固定,可对钢板网的正反面进行一次性喷涂,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一中间梁连接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并且位于两个长边的中间位置,中间梁以及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有一对支架,每一对支架上设有一横梁,三个横梁均水平设置,横梁的水平长度小于矩形框架的短边长度;中间梁和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卡板,卡板竖直设置,其具一凹口、长竖直板和短竖直板,凹口位于长竖直板和短竖直板之间,短竖直板较长竖直板靠近支架设置。钢板网的上方由横梁支撑,下方由凹口来固定,钢板网与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之间通过多个点接触来固定,可对钢板网的正反面进行一次性喷涂,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说明】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涂转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板网焊接完毕后,需要用叉车搬运到喷涂车间喷涂,喷涂时要大型起吊设备辅助翻面才能喷完所有面的喷涂工作,喷涂完毕后还要叉车搬运到晾晒区晾晒,晾晒完成后再由叉车搬运到储存区等待发货。由于,钢板网体积大重量大,不易搬运,因此使用叉车搬运较为困难,员工劳动强度大;而使用大型起吊设备来辅助钢板网的翻面,使得喷涂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喷涂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的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一中间梁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并且位于两个长边的中间位置,所述中间梁以及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有一对支架,每一对支架上设有一横梁,三个所述横梁均水平设置,所述横梁的水平长度小于所述矩形框架的短边长度;所述中间梁和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卡板,所述卡板竖直设置,其具有一凹口、一长竖直板和一短竖直板,所述凹口位于所述长竖直板和所述短竖直板之间,所述短竖直板较所述长竖直板靠近支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两端面平行且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横梁的水平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横梁位于同一竖直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以及所述中间梁的两端的下方均焊接水平设置的一座板,所述万向轮固定于所述座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支架朝向彼此倾斜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架的一侧均设有一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梁以及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支架之间均设有一平衡梁,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平衡梁上。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钢板网放置于所述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上,钢板网的上方由横梁支撑,下方则由凹口来固定,钢板网与所述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之间通过多个点接触来固定,喷涂较为方便,且可对钢板网的正反面进行一次性喷涂,不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进行多次搬运,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装载钢板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装载钢板网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I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8,用于方便所述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的运行。所述矩形框架I由多根槽钢焊接而成。 如图1至图3,一中间梁4连接所述矩形框架I的两个长边,并且位于两个长边的中间位置,所述中间梁4以及所述矩形框架I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有一对支架2,所述一对支架2朝向彼此倾斜且对称设置,每一所述支架2的一侧均设有一支撑杆6,所述中间梁4以及所述矩形框架I的两个短边与所述矩形框架I的两个长边支架2之间均设有一平衡梁5,所述支撑杆6固定于所述平衡梁5上。所述支架2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稳固的三角形定位,使得所述支架2更加牢固的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I上。 如图1至图3,每一对支架2上设有一横梁3,三个所述横梁3均水平设置,所述横梁3的水平长度小于所述矩形框架I的短边长度。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梁3的两端面平行且竖直设置,使得所述横梁3与钢板网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三个所述横梁3的水平长度相同,且三个所述横梁3位于同一竖直高度,从而保证了需要进行喷涂的钢板网10的平稳性。所述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上可以同时放置两个钢板网10,两个钢板网10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横梁3的两侧,使得所述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的受力平衡,不会发生朝一侧倾倒的现象。而所述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的宽度(即短边的长度)可根据实际要求来设计,只需要保证其在卸掉一件钢板网10后仍然不会发生翻车事故即可。 如图1至图3,所述中间梁4和所述矩形框架I的两个短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卡板7,所述卡板7竖直设置,其具有一凹口 71、一长竖直板73和一短竖直板72,所述凹口 71位于所述长竖直板73和所述短竖直板72之间,所述短竖直板72较所述长竖直板73靠近支架2设置,因此钢板网10的下端可固定于所述凹口 71内,并且朝向所述短竖直板72的一侧倾斜,与所述短竖直板72的接触方式同样为点接触。 如图1至图3,所述矩形框架I的四个角以及所述中间梁4的两端的下方均焊接水平设置的一座板,所述万向轮8固定于所述座板的下方。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需要先焊接好万向轮8的座板,焊接完成后通过螺栓将万向轮8锁紧在所述矩形框架I的底部。 如图1至图3,使用时,先将钢板网10置于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上,使钢板网10的上方由横梁3支撑,下方则由凹口 71来固定,钢板网10与所述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之间通过多个点接触来固定,为了防止颠簸时钢板网10跳动,可以在两块钢板网10的顶部用钢丝捆扎。由于两块钢板网10倾斜放置的,其顶部有空位,中间可以进人,工人可以站在两块钢板网10的之间,并对钢板网10的内侧和顶侧进行喷涂,然后再出来喷涂外侧和底侧,从而完成整块钢板网10的喷涂工作。喷涂完成后,通过人工推动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将钢板网10推到晾晒区进行晾晒,晾晒完成后推到储存区等待发货,整个过程中不用再翻动钢板网10,操作方便,可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网喷涂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一中间梁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并且位于两个长边的中间位置,所述中间梁以及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有一对支架,每一对支架上设有一横梁,三个所述横梁均水平设置,所述横梁的水平长度小于所述矩形框架的短边长度;所述中间梁和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卡板,所述卡板竖直设置,其具有一凹口、一长竖直板和一短竖直板,所述凹口位于所述长竖直板和所述短竖直板之间,所述短竖直板较所述长竖直板靠近支架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凡夏水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百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