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9453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包括杯体和固定于杯体上端面的杯盖,杯体的底面联接油墨进管,在杯体的一侧上方联接油墨出管,在杯体内设置一个横截面为圆环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端面与杯体底面接触,在杯盖的下端面固定一个导磁连接管,导磁连接管竖直向下延伸,导磁连接管的下端联接圆形磁铁,圆形磁铁外圆周面与过滤网的内表面之间有间隙,圆形磁铁的下端面与杯体底面之间有间隙。油墨中的金属杂质被磁铁吸附,由于连接管为导磁材料,连接管也具有磁性,连接管也能吸附部分金属粉尘,然后油墨经过过滤网过滤,油墨再经过出管流到印版小车,这样油墨中的各种杂质粉尘被滤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凹印机生产线辅助生产装置,尤其是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凹印机采用液体挥发色墨即油墨,而印刷色组中都配置有容量在50升一 100升的墨缸,通过循环泵再将油墨抽入印版小车墨槽,印版小车墨槽通过调节高度来对印版进行浸泡,印版通过旋转附着油墨,再通过刮墨刀将网点以外的油墨刮净而转印到材料上。油墨在使用中需添加稀释剂来达到合适印刷范围的粘度,由于油墨及稀释剂本身存在细微的颗粒杂质,再加上使用过程中的空气里的粉尘,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有细小杂质,油墨在通过循环泵、印版小车墨槽之间的不断循环流动,会有部分细小颗粒经过印版的高速旋转而被带到刮墨刀下,导致印刷品出现拉丝现象,给操作工增加了工作难度,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的装置,主要解决杂质进入印版小车与印版接触问题,减少油墨细小颗粒及金属颗粒的进入,从而杜绝印品表面拉丝现象,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包括杯体和固定于杯体上端面的杯盖,杯体的底面联接油墨进管,在杯体的一侧上方联接油墨出管,在杯体内设置一个横截面为圆环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端面与杯体底面接触,在杯盖的下端面固定一个导磁连接管,导磁连接管竖直向下延伸,导磁连接管的下端联接圆形磁铁,圆形磁铁外圆周面与过滤网的内表面之间有间隙,圆形磁铁的下端面与杯体底面之间有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杯体的油墨首先与圆形磁铁接触,油墨中的金属杂质被磁铁吸附,由于连接管为导磁材料,连接管也具有磁性,连接管也能吸附部分金属粉尘,然后油墨经过过滤网过滤,油墨再经过出管流到印版小车,这样油墨中的各种杂质粉尘被滤掉。 实践证明,采用该过滤装置后,印刷品没有出现拉丝现象,保证了产品质量及印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杯体 2进管 3出管 4过滤网 5杯盖 6连接管7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包括杯体1和固定于杯体1上端面的杯盖5,杯体1的底面联接油墨进管2,油墨通过泵从油缸内打入油墨进管2,在杯体1的外侧上方联接油墨出管3,油墨出管3联接印版小车,在杯体1内设置一个横截面为圆环状的过滤网4,环状过滤网4的孔径500— 700微米,过滤网4为不锈钢材料,所述过滤网4的下端面与杯体1底面接触,过滤网4的上端面与杯盖5之间有间隙,在杯盖5的下端面固定一个用钢管制成的连接管6,连接管6竖直向下延伸,连接管6的下端联接圆形磁铁7,圆形磁铁7外圆周面与过滤网4的内表面之间有间隙,圆形磁铁7的下端面与杯体1底面之间有间隙,这样从油墨进管2进入杯体1的油墨先与圆形磁铁7接触,再通过圆形磁铁7外圆周面与圆环状过滤网4的间隙向上流动,由过滤网4进行过滤,再由油墨出管3输出。[0011〕 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然后再装上循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和固定于杯体(1)上端面的杯盖(5),杯体(1)的底面联接油墨进管(2),在杯体(1)的外侧上方联接油墨出管(3),在杯体(1)内设置一个横截面为圆环状的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的下端面与杯体(1)底面接触,在杯盖(5)的下端面固定一个导磁连接管(6),导磁连接管(6)竖直向下延伸,导磁连接管(6)的下端联接圆形磁铁(7),圆形磁铁(7)外圆周面与过滤网(4)的内表面之间有间隙,圆形磁铁(7)的下端面与杯体(1)底面之间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印机油墨缸油墨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I)和固定于杯体(I)上端面的杯盖(5),杯体(I)的底面联接油墨进管(2),在杯体(I)的外侧上方联接油墨出管(3),在杯体(I)内设置一个横截面为圆环状的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益松陈育欣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西牛王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