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962 阅读:4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包括发动机和离合器,离合器一侧连接变速器,变速器设有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出端连接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前传动轴连接前驱动桥,前驱动桥设有传动半轴,后传动轴连接后驱动桥,变速器内部增设有四驱离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持原有变速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手动分离的前后四驱目的;传动轴避免了微型车底盘结构紧凑的空间限制,实现了前驱传动;且通过改变传动半轴的长短,实现前后驱动桥的主减速比一致,同时采用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连接传动半轴与前驱动桥,实现了前轮的跳动及转向。(*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
技术介绍
全时四驱车其前后轮始终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虽然这使得车辆的性能提高,但在良好路面状况下,完全可以采用后轮驱动模式,由于前驱动桥总成始终处于驱动状态不能改变,使其产生不必要的磨损;四轮驱动系统中,为了保证前后轮的行驶速度一致,在前后轮胎滚动半径一样的情况下,前后驱动桥的主减速比要一致,又变速器前动力输出轴与前驱动桥中心不在同一铅垂面内,传动轴不能实现刚性连接,所以通常将传动轴做成两段,用滑动花键相连接,这样具有伸缩功能,能实现前轮的跳动及转向,但微型车辆的底盘较低,底盘结构很紧凑,采用滑动花键增加了四驱系统的故障率,且传动轴花键连接部分的轴向滑动阻力和摩损都比较大,为了减小这些阻力和磨损,需要对滑动花键进行磷化处理或喷涂尼龙层,或者在滑动花键槽内设置滚动元件,这使得工序增加,也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在保持原有变速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变速器内部增设一个四驱离合器,实现手动分离的前后四驱目的,且避免了微型车辆底盘空间结构的限制,达到前驱传动,实现前轮的跳动及转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包括发动机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一侧连接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设有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所述前传动轴连接前驱动桥,所述前驱动桥设有传动半轴,所述后传动轴连接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内部增设有四驱离合器。进一步的,所述前传动轴通过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I与所述变速器相连接,通过十字轴万向节与前驱动桥相连接,这样避免了微型车底盘结构紧凑的空间限制,实现了前驱传动。更进一步的,所述前驱动桥中间通过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II与传动半轴相连接,实现了前轮的跳动及转向。优选的,所述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I包括星形套,保持架,钢球和球形壳,所述星形套通过内花键与主动轴相连,星形套外表面有弧形凹槽,形成内滚道;所述球形壳内表面有相应弧形凹槽,形成外滚道;所述钢球设在内外滚道之间,通过所述保持架限定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能实现柔性地可伸缩连接,优选的,所述十字轴万向节包括套筒叉,十字轴和传动轴叉,所述套筒叉和传动轴叉分别与所述十字轴的两轴相连接,这样使得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持原有变速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手动分离的前后四驱目的;传动轴避免了微型车底盘较低,底盘结构紧凑的空间限制,实现了前驱传动;且通过改变传动半轴的长短,实现前后驱动桥的主减速比一致,同时采用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连接传动半轴与前驱动桥,实现了前轮的跳动及转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十字轴万向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的实施例,包括发动机1和离合器2,离合器2一侧连接变速器3,变速器3设有动力输入端32和动力输出端33,变速器3的动力输入端与离合器2连接,动力输出端33与前传动轴4和后传动轴8连接,前传动轴4连接前驱动桥5,前驱动桥5设有传动半轴51,后传动轴8连接后驱动桥9。在保持原有变速器3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变速器3内部增设有四驱离合器31,此四驱离合器31为齿圈齿套式结构,实现了可分离的前后四驱的目的,在两轮驱动时为分离状态,当需要实现四轮驱动时,通过调节驾驶室仪表台下的操纵杆用手动进行结合,操作简便,且避免了全时四驱前驱动桥始终处于驱动状态所产生的磨损。适用于微型车的前传动轴,由于微型车的底盘较低,发动机为中置,底盘结构紧凑,使得变速器动力输出轴与前驱动桥中心不在同一铅垂面内,前传动轴与不能与前驱动桥实现刚性连接。如图2,图3所示,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I包括星形套611,保持架612,钢球613和球形壳614,星形套611通过内花键615与动力输入轴616相连,其外表面有六条凹槽I 617,形成内滚道;球形壳614与动力输出端相连,其内表面有相应的六条凹槽II 618,形成外滚-->道,六个钢球613分别装在由六组内外滚道所形成的空间里,并被保持架612限定在同一个平面内,钢球613可以在滚道里滚动,达到伸缩的效果,同时也传送动力;如图4所示,十字轴万向节包括套筒叉71,十字轴72和传动轴叉73,十字轴72每个轴端都设有轴承外圈74和卡环75,套筒叉71和传动轴叉73分别与十字轴72的两轴相连,实现需要转动的相交两轴的连接。前传动轴4前端采用十字轴万向节7与前驱动桥5相连接,后端采用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I 61与变速器3相接连,避免了微型车底盘空间结构的限制,实现了前传动轴4与前驱动桥5的连接,实现了前驱传动。为了保证前后车轮的行驶速度一致,在前后车轮滚动半径一样的情况下,需要前后驱动桥的主减速比一致,又由于微型车的前悬架为独立悬架,因此前驱动桥5采用与现有技术中后驱动桥9相同的主减结构,缩短传动半轴51的长度,使前后驱动桥主减速比达到一致,在传动半轴51与前驱动桥5之间采用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II 62相连接,实现了前轮的跳动及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包括发动机(1)和离合器(2),所述离合器(2)一侧连接变速器(3),所述变速器(3)设有动力输入端(32)和动力输出端(33),所述动力输出端(33)连接前传动轴(4)和后传动轴(8),所述前传动轴(4)连接前驱动桥(5),所述前驱动桥(5)设有传动半轴(51),所述后传动轴(8)连接后驱动桥(9),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3)内部增设有四驱离合器(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包括发动机(1)和离合器(2),所述离合器(2)一侧连接变速器(3),所述变速器(3)设有动力输入端(32)和动力输出端(33),所述动力输出端(33)连接前传动轴(4)和后传动轴(8),所述前传动轴(4)连接前驱动桥(5),所述前驱动桥(5)设有传动半轴(51),所述后传动轴(8)连接后驱动桥(9),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3)内部增设有四驱离合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轴(4)通过伸缩型球笼式万向节I(61)与所述变速器(3)相连接,所述前传动轴(4)通过十字轴万向节(7)与前驱动桥(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车的四轮驱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桥(5)中间通过伸缩型球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