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股骨近端三分之一管型解剖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753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1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股骨近端三分之一管型解剖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接骨板本体包括上弧形部和下直部,上弧形部的顶端为驼峰状凸起,驼峰状凸起下方设有三个呈倒品字形大螺纹孔,倒品字大螺纹孔中间下方设有滑动螺孔,下直部径向截面的弧线为1/3圆,下直部设有多个非直线排列的小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辅助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减少接骨板与板下骨接触面积,有效保护固定骨段的血液循环,避免接骨板附近早期暂时性骨质疏松,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断钉断板的内固定失效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股骨近端三分之一管型解剖接骨板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新型股骨近端三分之一管型解剖接骨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和社会老年化加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人数逐渐增加,并成为老年人骨折的常见类型。坚固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活动,被认为是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标准方法。目前,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系统分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髓外固定以动力髋加压螺钉(DHS)为代表,主要用于股骨近端稳定骨折,髓内固定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为代表,是股骨近端粉碎不稳定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法。随着内固定系统设计的不断改进以及手术方式的日趋成熟,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越来越理想,但仍有一定失败率。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效主要表现为螺钉切出、钢板螺钉断裂、髋内翻、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人坐I=I 寸 O 研究表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系统选择及手术操作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内固定系统不能实现牢靠有效的固定,是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股骨近端1/3管型解剖接骨板,解决了目前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没有相应的接骨板配合,导致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效的问题。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接骨板本体,接骨板本体包括上弧形部和下直部,上弧形部的顶端为驼峰状凸起,驼峰状凸起下方设有三个呈倒品字形大螺纹孔,倒品字大螺纹孔中间下方设有滑动螺孔,下直部径向截面的弧线为1/3圆,下直部设有多个非直线排列的小螺纹孔。 进一步,所述三个呈倒品字形大螺纹孔直径为4.5mm,所述小螺纹孔的直径为 3.5mmο 进一步,上弧形部40 °凸向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符合解剖结构的接骨板,达到牢靠的内固定,预防螺钉切出和断钉断板等内固定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股骨近端解剖接骨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股骨近端解剖接骨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骨板本体,2.上弧形部,3.下直部,4.驼峰状凸起,5.大螺纹孔,6.滑动螺孔,7.小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股骨近端1/3管型解剖接骨板,接骨板本体I包括上弧形部2和下直部3两部分。上弧形部2侧面呈圆弧状,凸面向前,上弧形部2近端设有三个大螺纹孔5呈倒“品”字形排列,上弧形部2远端设有滑动螺孔6 ;下直部为1/3管型,即圆弧为1/3圆周,设有多个非直线排列的小螺纹孔7。上弧形部2和下直部3连接处做增厚处理。整个接骨板版型与解剖结构相匹配。 如图1所示为接骨板侧面示意图。接骨板近端侧面为弧形,呈40°凸向前,与股骨大转子解剖结构相贴近,使接骨板能够与板下骨更好地贴合。 如图2所示,上弧形部2近端设有三个螺孔呈倒“品”字形排列,螺孔直径为4.5mm,与空心锁定螺钉配合,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同时达到三角支撑,形成三维立体支撑固定架,为股骨近端提供良好的把持力,可有效地防止术后螺钉在矢状面及冠状面上的微动,减少螺钉对股骨头颈部骨质的切割,进而有效防止术后螺钉切出和颈干角变小引起的髋内翻畸形。上弧形部2近端上外侧设有克氏针孔,在术中发挥临时固定作用,方便手术操作。上弧形部2远端设有长圆形滑动螺孔6,可以从各个方向置钉,更好地固定小转子及其附近部位的骨折片。下直部3为1/3管型,设有多个非直线排列的小螺纹孔7,直径为3.5mm,可以朝不同方向交叉植入更多螺钉,防止应力集中,增加螺钉把持力。下直部3尾端采用向下收缩的锥面,方便术中插入接骨板。 上弧形部2和下直部3连接处做增厚处理,并且上面还设有小螺纹孔7,可有效减少接骨板在该部位的疲劳性断裂。接骨板与骨之间采用点式有限接触设计,减少接骨板与板下骨接触面积,有效保护固定骨段的血液循环,避免接骨板附近早期暂时性骨质疏松,有利于骨折愈合。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上弧形部40°凸向前,与股骨大转子解剖结构相贴近,使接骨板能够与板下骨更好地贴合。上弧形部2近端设有三个倒“品”字形排列的螺孔,与空心锁定螺钉配合,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同时达到三角支撑,形成三维立体支撑固定架,为股骨近端提供良好的把持力,可有效地防止术后螺钉在矢状面及冠状面上的微动,进而有效防止术后螺钉切出和颈干角变小引起的髋内翻畸形。上弧形部2远端设有滑动螺孔6,可以从各个方向置钉,更好地固定骨折片,顶端驼峰状的凹陷是为了避开臀肌止点。增加连接部增厚,防止接骨板疲劳断裂。 2、下直部3为1/3管型,设有多个非直线排列的小螺纹孔7,可以朝不同方向交叉植入更多螺钉,防止应力集中,增加螺钉把持力。 3、米用点式接触,减少接骨板与板下骨接触面积,减少对局部血液循环的破坏,降低局部骨质疏松程度。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股骨近端三分之一管型解剖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接骨板本体(1)包括上弧形部(2)和下直部(3),上弧形部(2)和下直部(3)构成中间凸起的长条状,上弧形部(2)的顶端为驼峰状凸起(4),驼峰状凸起(4)下方设有三个呈倒品字形大螺纹孔(5),倒品字大螺纹孔(5)中间下方设有滑动螺孔(6),下直部(3)径向截面的弧线为1/3圆,下直部(3)设有多个非直线排列的小螺纹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股骨近端三分之一管型解剖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接骨板本体(I)包括上弧形部(2)和下直部(3),上弧形部(2)和下直部(3)构成中间凸起的长条状,上弧形部(2)的顶端为驼峰状凸起(4),驼峰状凸起(4)下方设有三个呈倒品字形大螺纹孔(5),倒品字大螺纹孔(5)中间下方设有滑动螺孔¢),下直部(3)径向截面的弧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电明邬均巨鹏谯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