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柱芬专利>正文

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373 阅读:8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它包括手扶拖拉机的变速箱及其主变速轴,以及后车箱两从动轮之间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从所述变速箱主变速轴的一侧延长轴输入动力,以及通过轴心线与主变速轴相互垂直,并向后面输出动力之动力输出轴的前置调速箱;通过各自的万向节及其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前置调速箱动力输出轴和后车箱两从动轮的后桥联接的后置调速箱。该装置通过与前驱轮和后从动轮的大小成同步比例的前、后置调速箱,以及相应的万向节及其传动轴,实现了拖拉机的前后同步驱动。在原拖拉机的结构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增加了同步的后驱动,方便了变速和操作,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适用于各种拖拉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拖拉机,尤其是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拖拉机,包括方向盘式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除用于农田的耕作和农作物处理之外,还可用于运输。用于运输的手扶拖拉机通过机头尾端的牵框牵引有车轮的车厢,该车相主要靠前驱的两轮带动,若装上较多的货物则爬一些小坡就很吃力。农村的道路崎岖不平,跛陡路滑,仅靠前驱的动力是不够的。目前,也有不少将前驱的动力引至后车箱两从动轮之间的后桥驱动后轮,进行前后轮同时驱动运输手扶拖拉机,对增强运输手扶拖拉机的爬坡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前与后驱动的变速器速度比不相符,至使前后驱动工作时不能同步,在运输行驶时,经常发生后驱装置的齿轮相互卡死,机件容易磨损,很难变速和操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增强手拖的牵引力,避免后驱装置齿轮相互卡死的现象,减少机件磨损和方便了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它包括拖拉机的变速箱及其主变速轴,以及后车箱两从动轮之间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从所述变速箱主变速轴的一侧延长轴输入动力,以及通过轴心线与主变速轴相互垂直,并向后面输出动力之动力输出轴的前置调速箱;通过各自的万向节及其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前置调速箱动力输出轴和后车箱两从动轮的后桥联接的后置调速箱。所述的前置调速箱包括直角形箱体和在箱体内与主变速轴延长轴固定连接的主动圆锥形齿轮,以及轴心线与主变速轴延长轴心线成90度,并和主动圆锥形齿轮啮合的从动圆锥形齿轮;该从动圆锥形齿轮通过其轴上的直齿轮,间接-->或直接向动力输出轴上的直齿轮传递动力。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的内端为花键轴,与其轴上的动力输出直齿轮为活动联接,该动力输出直齿轮的一端设有可拔其轴向移动的拔叉,构成与给其输入动力的直齿轮可啮合/分离的结构。所述的后置调速箱包括箱体和在箱体内动力输入直齿轮及其动力输入轴,以及与动力输入直齿轮啮合的动力输出直齿轮及其动力输出轴。所述的后置调速箱动力输入轴的内端为花键轴,与其轴上的动力输入直齿轮为活动联接,该动力输入直齿轮的一端设有可拔其轴向移动的拔叉,构成与其动力输出直齿轮可啮合/分离的结构。所述前置调速箱和后置调速箱中的各齿轮直径、模数和速比与前驱轮和后从动轮的大小成同步比例,构成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以上结构的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通过与前驱轮和后从动轮的大小成同步比例的前、后置调速箱,以及相应的万向节及其传动轴,实现了拖拉机的前后同步驱动。在原拖拉机的结构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增加了同步的后驱动,使拖拉机的后动力得到了加强,行驶够力和安全。克服了现有前后驱动手扶拖拉机的不足之处,方便了变速和操作,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附图说明下面,以手扶拖拉机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方向盘式拖拉机的改进结构类推。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前置调速箱3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后置调速箱9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它已是手扶拖拉机的改进型,即方向的控制已改为方向盘式,并非原装。以上所述的拖拉机,包括方向盘式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指的是原装方向盘式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在图1中,发动机21的动力依序通过主皮带轮、皮带、从皮带轮、离合器20-->和变速箱2,将动力传给两前驱动轮1。同时,变速箱2的主变速轴通过其延长轴向外侧的直角形前置调速箱3传输动力,前置调速箱3向后传递动力的顺序为:前置调速箱3的动力输出轴4→第一万向节5→前传动轴6→第二万向节7→后置调速箱9的动力输入轴8→后置调速箱9→后置调速箱9的动力输出轴10→第三万向节11→后传动轴12→第四万向节13→后桥14→后车箱两从动轮15。其中,前置调速箱3的后侧设有动力输出的离合拔杆19及其操作手柄18;同理,后置调速箱9的前侧也设有动力输入的离合拔杆16及其操作手柄17。所述前置调速箱3和后置调速箱9中的各齿轮直径、模数和速比与前驱轮和后从动轮的大小成同步比例,构成手扶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该同步比例就是技术人员在设计本手扶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时,将前置调速箱3和后置调速箱9中各齿轮的直径、模数和速比与前驱轮和后从动轮的直径一起统一考虑,使之在运行的过程中齿轮之间无相卡的现象,动力平稳传递,前驱轮和后从动轮同步运转的比例。在图1中,前置调速箱3和后置调速箱9都与相应的支承物固定联接定位。图2所示,是图1中前置调速箱3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中,原变速箱2的主变速轴通过其延长轴22与前置调速箱3中的圆锥形主动齿轮23固定连接。在前置调速箱3中,圆锥形从动齿轮24与圆锥形主动齿轮23啮合,其轴25的轴心线与延长轴22的成90度角。在轴25上固定联接有主动直齿轮26,该齿轮26通过一个过齿轮27将动力传给动力输出直齿轮31;当然,从原理上来说,也可以去掉过齿轮27,直接与输出直齿轮31啮合。直齿轮31的中心轴为动力输出轴4,该轴4的内段为花键轴,与直齿轮31为活动联接,直齿轮31可轴向灵活移动。动力输出轴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万向节5固定联接的联接盘29。在直齿轮31左端设有在箱外可操作移动直齿轮31的拔叉19,该拔叉19通过定位块30定位在箱体上,通过操作箱外的手柄18可拔动直齿轮31与过齿轮27的啮合/分离,控制动力的输出与否。在图2中,各齿轮轴22、25、28、和4通过相应的轴承定位在箱体上。图3所示,是图1中后置调速箱9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后置调-->速箱9的动力输入轴8的一端与第二万向节7连接,另一端在箱体中通过花键轴端与动力输入直齿轮33活动联接。动力输入直齿轮33与动力输出直齿轮34啮合,直齿轮34的中心轴为动力输出轴10,该动力输出轴10的外端与第三万向节11联接。在动力输入齿轮33的左端设有在箱外可操作移动直齿轮33的拔叉16,该拔叉16通过定位块32定位在箱体上,操作箱外的手柄17可拔动直齿轮33与过齿轮34的啮合/分离,控制动力的输出与否。图中的轴8和10通过轴承定位在箱体上。在图1中,后置调速箱9设置在驾驶室处方便驾驶员操作。在车箱的负载轻时,可不要后驱动,通过拔叉16及其手柄17实现传动分离。同时,不给后传动轴12带动前传动轴6转动,减少机械磨损。同理,前置调速箱3上的拔叉19及其手柄18的作用了是如此,不给前动力往后传或后动力往前传。以上是手扶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同理,该也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可应用在原装方向盘式的拖拉机和其它拖拉机上,只是传动轴的长短,万向节的型号不同而已,结构原理相同。故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它包括手扶拖拉机的变速箱(2)及其主变速轴,以及后车箱两从动轮(15)之间的后桥(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含从所述变速箱(2)主变速轴的一侧延长轴(22)输入动力,以及通过轴心线与主变速轴延长轴(22)相互垂直,并向后面输出动力之动力输出轴(4)的前置调速箱(3);    通过各自的万向节及其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前置调速箱(3)动力输出轴(4)和后车箱两从动轮的后桥(14)联接的后置调速箱(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它包括手扶拖拉机的变速箱(2)及其主变速轴,以及后车箱两从动轮(15)之间的后桥(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从所述变速箱(2)主变速轴的一侧延长轴(22)输入动力,以及通过轴心线与主变速轴延长轴(22)相互垂直,并向后面输出动力之动力输出轴(4)的前置调速箱(3);通过各自的万向节及其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前置调速箱(3)动力输出轴(4)和后车箱两从动轮的后桥(14)联接的后置调速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调速箱(3)包括箱体和在箱体内与主变速轴延长轴(22)固定连接的主动圆锥形齿轮(23),以及轴心线与主变速轴延长轴的轴心线成90度,并和主动圆锥形齿轮(23)啮合的从动圆锥形齿轮(24);该从动圆锥形齿轮(24)通过其轴上的直齿轮(26),间接或直接向动力输出轴(4)上的直齿轮(31)传递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拉机前后同步驱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调速箱(3)动力输出轴(4)的内端为花键轴,与该端轴(4)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柱芬
申请(专利权)人:张柱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