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宗祥尧专利>正文

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789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包括差速器和前驱软轴,差速器两端输出轴各通过花键与前驱软轴相联,其特征在于一壳体具有对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具有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两端各具有两个半圆凹槽,第一排齿轮轴上至少有一个齿轮,第二排齿轮轴比第一排齿轮轴多了一个端头齿轮,第一排齿轮轴和第二排齿轮轴并列放置于后型腔,后型腔内相对应的齿轮互相啮合,端头齿轮伸出在前型腔内,差速器放置在前型腔内,差速器大齿轮与端头齿轮啮合。它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                       一、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在单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如电动轿车中的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                         二、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是能量存储系统与车轮之间的纽带,其作用是将能量存储系统输出的能量(化学能、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克服各种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能力和爬坡阻力,使汽车前进。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电动车的开发上,在驱动系统上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沿袭了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方法,即电机通过离合器、变速箱、后桥、差速器驱动车轮;二是电机通过减速器直接带动差速装置,驱动车轮;三是将电机做成空心轴,通过差速装置可以两端输出,驱动车轮;四是如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及传动装置的结构新模式”(ZL02203000.X,公告日:2002年12月18日),它的动力装置是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两个前轮。第一种方法采用的前轮驱动装置不但传动效率低,而且总体占用空间大;第二方法采用的前轮驱动装置由减速器和差速装置组成,总体占用空间也比较大;第三方法用差速装置代替前轮驱动装置,不实用;第三种方法总体占用的体积也较大。驱动装置体积大,必然占有了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轿车的宝贵空间,特别是增加了整车重量,加大了整车所需的驱动功率。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单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如电动轿车中的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它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包括差速器和前驱软轴,差速器两端输出轴各通过花键与前驱软轴相联,其特征在于一壳体具有对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具有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两端各具有两个半圆凹槽,第一排齿轮轴上至少有一个齿轮,第二排齿轮轴比第一排齿轮轴多了一个端头齿轮,第一排齿轮轴和第二排齿轮轴并列放置于后型腔,后型腔内相对应的齿轮互相啮合,端头齿轮伸出在前型腔内,差速器放置在前型腔内,差速器大齿轮与端头齿轮啮-->合。第一排齿轮轴前后端套有支承限位轴承和密封环,第二排齿轮轴后端套有支承限位轴承和密封环,端头齿轮后设置滚柱轴承,差速器前后两端套有支承轴承和密封环。本技术通过花键,第一排齿轮轴前端与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联,电机旋转时带动第一排齿轮轴转动,后型腔内第一排齿轮轴和第二排齿轮轴相对应的齿轮互相啮合,第二排齿轮轴也转动,差速器大齿轮与第二排齿轮轴上的端头齿轮啮合,差速器动作,差速器两端输出轴各通过花键与前驱软轴相联,两个前驱软轴驱动两个前轮。本技术壳通过壳体,把减速机构和差速机构合为一体,壳体设计巧妙,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效率高,特别适用于电动轿车等微型电动汽车。                       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去掉上壳体后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右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下壳体,2、支承限位轴承,3、密封环,4、端头齿轮,5、滚柱轴承,6、差速器,7、方键,8、前驱软轴,9、密封环,10、支承轴承,11、支承轴承,12、支承轴承,13、支承轴承,14、方键,15、密封环,16、支承限位轴承,17、第二排齿轮轴,18、密封环,19、支承限位轴承,20、第一排齿轮轴,21、齿轮,22、与车体固定孔,23、与车体固定孔,24、油杯,25、上壳体,26、与车体安装孔,27、安装电机孔,28、齿轮,29、齿轮,30、齿轮,31、后型腔,32、前型腔。                      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再作描述。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包括差速器6和前驱软轴8、13,差速器6两端输出轴各通过花键7、14与前驱软轴8、13相联,其特征在于:参见图3和图4,一壳体具有对称的上壳体25和下壳体1,参见图1和图2,上壳体25和下壳体1具有前型腔32和后型腔31,后型腔31两端各具有两个半圆凹槽,第一排齿轮轴20上至少有一个齿轮21、28,第二排齿轮轴17比第一排齿轮轴20多了一个端头齿轮4,第一排齿轮轴20和第二排齿轮轴17并列放置于后型腔31,后型腔31内相对应的齿轮28、29、21、30互相啮合,端头齿轮4伸出在前型腔32内,差速器6放置在前型腔32内,差速器6大齿轮与端头齿轮4啮合。-->参见图1,第一排齿轮轴20及其齿轮21、28为一体,第二排齿轮轴17及其齿轮29、30和端头齿轮4为一体。为了进一步完善本装置,参见图1,第一排齿轮轴20前后端套有支承限位轴承2、19和密封环3、18,第二排齿轮轴17后端套有支承限位轴承16和密封环15,端头齿轮4后设置滚柱轴承5,差速器6前后两端套有支承轴承10、11和密封环9、12。参见图2,壳体上设置有与车体固定孔22、23,便于将本装置安装固定在车体上,壳体起到固定板的作用。参见图2,壳体上开有油杯24,便于加润滑油进入后型腔31内。参见图3,壳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与车体安装孔26,更牢固地安装在车体上,壳体起到安装板的作用。参见图4,壳体上开有四个安装电机孔27,壳体起到了法兰盘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包括差速器(6)和前驱软轴(8、13),差速器(6)两端输出轴各通过花键(7、14)与前驱软轴(8、13)相联,其特征在于:一壳体具有对称的上壳体(25)和下壳体(1),上壳体(25)和下壳体(1)具有前型腔(32)和后型腔(31),后型腔(31)两端各具有两个半圆凹槽,第一排齿轮轴(20)上至少有一个齿轮(21、28),第二排齿轮轴(17)比第一排齿轮轴(20)多了一个端头齿轮(4),第一排齿轮轴(20)和第二排齿轮轴(17)并列放置于后型腔(31),后型腔(31)内相对应的齿轮(28、29、21、30)互相啮合,端头齿轮(4)伸出在前型腔(32)内,差速器(6)放置在前型腔(32)内,差速器(6)大齿轮与端头齿轮(4)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包括差速器(6)和前驱软轴(8、13),差速器(6)两端输出轴各通过花键(7、14)与前驱软轴(8、13)相联,其特征在于:一壳体具有对称的上壳体(25)和下壳体(1),上壳体(25)和下壳体(1)具有前型腔(32)和后型腔(31),后型腔(31)两端各具有两个半圆凹槽,第一排齿轮轴(20)上至少有一个齿轮(21、28),第二排齿轮轴(17)比第一排齿轮轴(20)多了一个端头齿轮(4),第一排齿轮轴(20)和第二排齿轮轴(17)并列放置于后型腔(31),后型腔(31)内相对应的齿轮(28、29、21、30)互相啮合,端头齿轮(4)伸出在前型腔(32)内,差速器(6)放置在前型腔(32)内,差速器(6)大齿轮与端头齿轮(4)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前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排齿轮轴(20)及其齿轮(21、28)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祥尧
申请(专利权)人:宗祥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