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器及其稳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643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器及其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所述中间级包括由第五电阻、第三NPN三极管和第一电容构成的负反馈电路和由多集电极三极管和第二电容构成的正反馈电路,所述负反馈电路和正反馈电路能够抑制电压的变化。所述恒压器包括调压模块和上述的稳压电路,用于稳定地输出范围为2.5~30V的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器及其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所述中间级包括由第五电阻、第三NPN三极管和第一电容构成的负反馈电路和由多集电极三极管和第二电容构成的正反馈电路,所述负反馈电路和正反馈电路能够抑制电压的变化。所述恒压器包括调压模块和上述的稳压电路,用于稳定地输出范围为2.5~30V的电压。【专利说明】一种恒压器及其稳压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稳压电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恒压器及其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稳压电路是一种在输入电压、负载、环境温度、电路参数等发生变化时仍能保持输出电压恒定的电路。 稳压电路是稳压电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常用的稳压电源有:铁磁谐振式交流稳压器,磁放大器式交流稳压器,滑动式交流稳压器,感应式交流稳压器,晶闸管交流稳压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数控式和步进式交流稳压器,净化式交流稳压器。稳压电源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邮电、军事、铁路、科研文化等领域的大型机电设备、金属加工设备、生产流水线、建筑工程设备、电梯、医疗器械、刺绣轻纺设备、空调、广播电视及家用电顺、照明等需要稳压的场所。 然而,在稳压电源的开发研究中往往会需要一个或者几个高精度的稳压器来做标准基准电压,用来给其他的比较取样电路来做参考电源,而常用的稳压电路的功能是只给负载端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并且表现出抗干扰能力差,温度漂移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稳压电路并将其封装在S0T23的芯片内,包括: 输入级,耦接于外部输出端以接收电压信号; 中间级,包括,负反馈电路,耦接于输入级,以及正反馈电路,所述负反馈电路和正反馈电路能够抑制电压的变化; 输出级,耦接于中间级以放大电压信号,并输出电压。 并提供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的恒压器,包括: 调压模块,其输出端耦接于稳压电路的输入级; 稳压电路,用于稳定输出电压。 所述的调压模块如图1所示,由限流电阻(RlO)和电阻分压器(R8、R9)组成,所述的限流电阻(R10),一端耦接于电源,另一端耦接于稳压电路,通过限制进入稳压芯片的电流以保护稳压电路;所述的电阻分压器(R8、R9),耦接于稳压电路,通过改变阻值以改变输出电压。 所述的稳压电路如图2所示,由输入级(I )、中间级(2 )和输出级(3 )组成。 所述的输入级(I)如图3所示,由输入三极管(Q7)和微电流源电路(11)组成,所述的微电流源电路(11)由第一电阻(R6)、第二电阻(R7)、第一 NPN三极管(Q6)、第二 NPN三极管(Q5)、第三电阻(R7)和第四电阻(R5)组成。其中,所述的输入三极管(Q7)的基极耦接于电阻分压器(R8、R9),所述的第一电阻(R6)和第二电阻(R7)耦接于输入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一 NPN三极管(Q6)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电阻(R6),所述的第二 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电阻(R7),所述的第三电阻(R4)耦接于第一 NPN三极管(Q6)的基极与第二 NPN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的第四电阻(R5)耦接于第二 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源(VCC)。 所述的中间级(2)如图4所示,由负反馈电路(21)和正反馈电路(22)组成。所述的负反馈电路(21)由第五电阻(R3)、第三NPN三极管(Q4)和第一电容(Cl)组成。所述的第五电阻(R3)耦接于微电流源电路(11)的输出端与第三NPN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的第一电容(Cl)耦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基极,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耦接于电源(VCC)。所述的正反馈电路(22)由多集电极PNP三极管(Q3)和第二电容(C2)组成。所述的多集电极PNP三极管(Q3)的基极和第一集电极耦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其发射极耦接于地(GND),所述的第二电容(C2 )耦接于地(GND)与多集电极PNP三极管(Q3)的第二集电极。 所述的输出级(3)由第四NPN三极管(Q2)、第六电阻(R2)、第五PNP三极管(Ql)和第七电阻(Rl)组成。所述的第四NPN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于第二电容(C2),其集电极耦接于地。所述的第五NPN三极管(Ql)的基极耦接于第四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其集电极耦接于地。所述的第六电阻(R2)耦接于第四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VCC),所述的第七电阻(Rl)耦接于第五NPN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源(VCC)。 所述的输入三极管(Q7)的集电极,多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四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五NPN三极管(Ql)的集电极共地;所述的第一 NPN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第三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共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了双反馈电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温度漂移误差大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调压模块从而解决了现有稳压电路只提供一个电压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图2为稳压电路原理图; 图3为微电流源电路原理图; 图4为反馈电路原理图。 图中:R10、限流电阻;R8,R9、电阻分压器;U1、稳压电路;Q7、输入三极管;Q6、第一NPN三极管;Q5、第二NPN三极管;Q4、第三NPN三极管;Q3、多集电极三极管;Q2、第四NPN三极管;Q1、第五NPN三极管;R6、第一电阻;R7、第二电阻;R4、第三电阻;R5、第四电阻;R3、第五电阻;R2、第六电阻;R1、第七电阻;VCC、电源;GND、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稳压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由输入级(I)、中间级(2)和输出级(3)组成。 所述的输入级(I)由输入三极管(Q7)和微电流源电路(11)组成。所述的输入三极管(Q7)用于接收外部电压,所述的微电流源电路(11)由两只特性完全相同的管子Q6和Q5构成,具有一定的温度补偿作用,简述如下:当温度升高时,Q5集电极电流增大,Q6集电极电流增大,流经R6的电流增大,在R6处形成的压降增大,加在Q6和Q5的电压降低,Q6和Q5的基极电流减小,Q5集电极电流减小,Q6集电极电流减小,使电流保持稳定。所述的微电流源电路(11)作为有源负载,能够提高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 所述的中间级(2)由负反馈电路(21)和正反馈电路(22)组成,将输入级(I)输出的电压送至输出级(3),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简述如下:当R3接收到的电压增大时,流经R3的电流增大,Q4的基极电流增大,Q4的集电极电流增大,Q4的集电极电位升高,因为电容Cl两侧压降不变,流至Cl的电流增大,Q4基极的电流减小,使电流保持稳定。当流经R3的电流增大导致Q4集电极的电位升高时,Q3集电极的电位也升高,由于Q3是多集电极三极管,所以电容C2负极的电位升高,因为电容两侧压降不变,其正极电位升高,Q3的基极电流增大,Q3的集电极电流增大,导致Q4的集电极电位升高,将流经R3的电流增大信号放大并加在电容Cl上,使得Q4基极电流的调整幅度更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级,耦接于外部输出端以接收电压信号;中间级,包括,负反馈电路,该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五电阻,耦接于输入级,第三NPN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第五电阻,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以反馈集电极电压至基极,以及正反馈电路,该正反馈电路包括多集电极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负反馈电路以接收电压信号,第二电容,耦接于多集电极三极管的集电极,反馈其集电极电压至负反馈电路,所述正反馈电路和负反馈电路能够抑制电压的变化;输出级,耦接于中间级以放大电压信号,并输出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石磊郑振军吴建国潘逸龙毛维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