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芽孢杆菌及复合废水培养产絮凝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6610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芽孢杆菌及复合废水培养产絮凝剂的方法,该芽孢杆菌(Bacillus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914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芽孢杆菌,可以以豆制品废水和/或味精废水为培养基,发酵培养得到多糖絮凝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芽孢杆菌和产絮凝剂的方法,不仅可高产絮凝剂,同时能去除豆制品废水和味精废水的COD和NH4+-N,此外,得到的多糖絮凝剂不仅可以改善浓缩污泥脱水性能,而且可以去除米氏凯伦藻培养液中的米氏凯伦藻及塔马亚历山大藻培养液中的塔马亚历山大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芽孢杆菌及复合废水培养产絮凝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产絮凝剂的芽孢杆菌的选育、以及味精废水和豆制品废水复合培养芽孢杆菌产絮凝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和可生物降解性,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功能材料,代表了絮凝剂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Burterfield于1935年从活性污泥中最早筛选到产絮凝剂的微生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筛选到许多产絮凝剂的微生物,发现从土壤、活性污泥、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各类沉积物样品中,均可分离得到具有产絮能力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藻类、放线菌、真菌和酵母等(朱艳彬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73-178)。20世纪末,日本学者从旱田土壤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S-1产生的NOC-1,是已发现效果最好的生物絮凝剂之一,具有强而广泛的絮凝活性(JTakedaM,Agric.Biol.Chem,1991,55(10):2263-2264)。生物絮凝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1)根据来源不同分为3类:直接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株芽孢杆菌及复合废水培养产絮凝剂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1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91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絮凝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多糖。4.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保藏编号为CGMCCNO.9143的芽孢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培养18-24h得到一级种子液;任选地(b)将步骤(a)得到的一级种子液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8-24h得到二级种子液;以及(c)将步骤(a)得到的一级种子液或步骤(b)得到的二级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所述絮凝剂,其中,所述步骤(c)中于30-50℃的条件下培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多糖。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于35-45℃、150-180rpm的条件下培养;和/或所述步骤(b)中于35-45℃、通气量5-10L/min、搅拌速度350-450rpm的条件下培养;和/或所述步骤(c)中于35-45℃的条件下培养。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液的菌液浓度为1-2×109cfu·ml-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液与所述种子培养基的体积比3-10:100。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液与所述种子培养基的体积比为4-6:100。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液与所述种子培养基的体积比为5:100。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姣周茂洪葛世玫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