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节能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462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6:53
一种多用途节能灶,包括灶体、灶心、炉条和通风道,所述灶心、炉条和通风道从上往下依次位于灶体内,用于填装燃料的灶心为带有加料口的筒状,灶心筒内与灶体顶面的支锅孔连通,灶心底部衬有所述炉条,所述通风道通过炉条将灶心筒内与下部灶体外壁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心是包括有内、外壁的半环形空心水容器,在所述灶心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利用灶心热量,扩大了灶的烧水量,实现节能;灶心内部加水使灶心降温,延长了灶心的使用寿命;使用方便并具有多用途,能有效利用蒸汽,通过手动风板和鼓风口控制通风道的进风量,有利于节省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节能灶,包括灶体、灶心、炉条和通风道,所述灶心、炉条和通风道从上往下依次位于灶体内,用于填装燃料的灶心为带有加料口的筒状,灶心筒内与灶体顶面的支锅孔连通,灶心底部衬有所述炉条,所述通风道通过炉条将灶心筒内与下部灶体外壁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心是包括有内、外壁的半环形空心水容器,在所述灶心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利用灶心热量,扩大了灶的烧水量,实现节能;灶心内部加水使灶心降温,延长了灶心的使用寿命;使用方便并具有多用途,能有效利用蒸汽,通过手动风板和鼓风口控制通风道的进风量,有利于节省燃料。【专利说明】多用途节能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灶,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节能灶。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灶,包括灶体、灶心、炉条和通风道,灶心、炉条和通风道从上往下依次位于灶体内,用于填装燃料的灶心为具有剖口的筒状,剖口为加料口,由此往灶心的筒内添加煤、柴等燃料,灶心筒内与灶体顶面的支锅孔连通,灶心底部衬有炉条,煤、柴等燃料搁置于炉条上,通风道通过炉条的孔洞,将灶心筒内与下部灶体外壁贯通,通风道为敞开式的通道。但传统的灶只能在灶上放置容器来烧水,功能单一,并且未有效利用热量,不节能;灶心温度高,因高温而容易损坏,不耐用,灶心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用途节能灶,它结构合理、实用性强,能多用途地有效利用灶产生的热量,实现节能。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节能灶,包括灶体、灶心、炉条和通风道,所述灶心、炉条和通风道从上往下依次位于灶体内,用于填装燃料的灶心为带有加料口的筒状,灶心筒内与灶体顶面的支锅孔连通,灶心底部衬有所述炉条,所述通风道通过炉条将灶心筒内与下部灶体外壁贯通,所述灶心是包括有内、外壁的半环形空心水容器,在所述灶心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本专利技术将灶心创造性地设置为包括有内、外壁的半环形空心水容器,可以在里面加注水,使其成为烧水的容器,一可以有效利用灶心的热量,二可以使灶心降温, 延长灶心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具有灶心水容器,在使用相同烧水锅的情况下,还可以扩大灶烧水的最大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灶心的横截面呈“C”形,灶心筒壁上的开口与灶体上开设的加料口相对的顶部由上盖封闭,在灶心的上部设有排放蒸汽的排汽管。可以利用灶心产生的蒸汽用于蒸饭或作它用,还可以远程输送后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灶心外壁高、内壁低,所述上盖为上大下小的锥环面,上盖为锥环面便于与灶体顶面的支锅孔相连并与锅底形状相适应,还利于通气。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道内活动插装有调节通风道进风量的风板。拉动风板来改变通风道在此处的通风面积,从而调节通风道的进风量,有利于节约燃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风板上方的通风道壁上还开设有鼓风口,鼓风口将通风道与灶体外壁连通,当用煤作为燃料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鼓风机通过鼓风口将风送入通风道,从而实现大火用鼓风机,小火用手动的风板来控制进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炉条是开有孔的板。 进一步地,为便于实施,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灶心上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灶心的下部,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开关。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层空心桶的内、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水容器,往此容器中加水,就可有效利用灶心热量,还扩大了灶的烧水量,实现节能;灶心内部加水使灶心降温,延长了灶心的使用寿命。 2、设有开关的出水管可直接取用热水,而排汽管可以取用蒸汽用于蒸饭或作它用;使用方便并具有多用途、有效利用蒸汽,利于节能。 3、通过手动风板和鼓风口控制通风道的进风量,有利于节省燃料,进一步节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用途节能灶,包括灶体1、灶心2、炉条3和通风道4,其中,灶心2、炉条3和通风道4从上往下依次位于灶体I内。用于填装燃料的灶心2为带有加料口的筒状,灶心2是包括有内壁21和外壁22的半环形空心水容器,灶心2筒内与灶体I顶面的支锅孔11连通,灶心2底部衬有炉条3,炉条3位于灶心2和通风道4之间,炉条3是开有孔31的板,孔31使灶心2与通风道4连通,通风道4为L形,通风道4的下部与灶体外壁贯通,因而通风道4通过炉条3上的孔31将灶心2筒内与下部灶体外壁贯通,从而使风(氧气)可以从通风道4进入灶心2,供燃料燃烧使用。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灶心2的横截面呈“C”形,灶心2筒壁上的开口与灶体上开设的加料口 12相对,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灶心2内筒的直径,灶心2的外壁22高于内壁21,上盖23为上大下小的锥环面,灶心2的顶部被上盖23封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灶心2的上部外侧壁上设有排放蒸汽的排汽管24。灶心2成为烧水的容器,一是可以有效利用灶心的热量,二还可以使灶心降温,延长灶心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具有灶心水容器,在使用相同烧水锅的情况下,还可以扩大灶烧水的最大容量;利用灶心2产生的蒸汽用于蒸饭或作它用,还可以远程输送后利用。 在灶心2上设有进水管24和出水管25,所述进水管24位于所述灶心2上部外侧壁上,所述出水管25位于所述灶心2的下部外侧壁上,进水管24和出水管25从灶体 I伸出,在进水管24和出水管25上设有开关。 从图1中可以看到,通风道4为L形,通风道4的下部水平延伸并与灶体外壁贯通,通风道4内嵌有上大下小的铁质方斗41,在方斗41的底部活动插装有调节通风道4进风量的风板42,风板42上固定有伸出灶体I的拉手421。拉动风板来改变通风道4在此处的通风面积,从而调节通风道4的进风量,有利于节约燃料。在风板42上方的通风道4壁上还开设有鼓风口 43,鼓风口 43穿过方斗41侧壁、将通风道4与灶体I外壁连通,当用煤作为燃料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鼓风机通过鼓风口 43将风送入通风道4,从而实现大火用鼓风机,小火用手动的风板来控制进风量。 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凡是结构与原理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似,或者是公知技术的简单置换,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节能灶,包括灶体、灶心、炉条和通风道,所述灶心、炉条和通风道从上往下依次位于灶体内,用于填装燃料的灶心为带有加料口的筒状,灶心筒内与灶体顶面的支锅孔连通,灶心底部衬有所述炉条,所述通风道通过炉条将灶心筒内与下部灶体外壁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心是包括有内、外壁的半环形空心水容器,在所述灶心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心的横截面呈“C”形,灶心筒壁上的开口与灶体上开设的加料口相对,灶心的顶部由上盖封闭,在灶心的上部设有排放蒸汽的排汽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心外壁高、内壁低,所述上盖为上大下小的锥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内活动插装有调节通风道进风量的风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节能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板上方的通风道壁上还开设有鼓风口,鼓风口将通风道与灶体外壁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节能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节能灶,包括灶体、灶心、炉条和通风道,所述灶心、炉条和通风道从上往下依次位于灶体内,用于填装燃料的灶心为带有加料口的筒状,灶心筒内与灶体顶面的支锅孔连通,灶心底部衬有所述炉条,所述通风道通过炉条将灶心筒内与下部灶体外壁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心是包括有内、外壁的半环形空心水容器,在所述灶心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开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