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176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4:15
光连接器具有:适配器(2),保持光纤(11);芯棒(3),保持应与光纤(11)光学地连接的光纤(21),与适配器(2)嵌合;以及遮光构件(110),设置在适配器(2)的光纤(11的出射端附近、且当适配器(2)与芯棒(3)非嵌合时对照射光进行遮挡的位置处。遮光构件(110)当适配器(2)与芯棒(3)嵌合时,被芯棒(3)按压而折叠,退避到间隙。遮光构件(110)具有:光吸收构件(112),接受并吸收照射光,产生热;热扩散构件(113),对光吸收构件(112)所产生的热进行扩散及散热;以及闸门基材(120),支撑光吸收构件(112)及热扩散构件(1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光连接器具有:适配器(2),保持光纤(11);芯棒(3),保持应与光纤(11)光学地连接的光纤(21),与适配器(2)嵌合;以及遮光构件(110),设置在适配器(2)的光纤(11的出射端附近、且当适配器(2)与芯棒(3)非嵌合时对照射光进行遮挡的位置处。遮光构件(110)当适配器(2)与芯棒(3)嵌合时,被芯棒(3)按压而折叠,退避到间隙。遮光构件(110)具有:光吸收构件(112),接受并吸收照射光,产生热;热扩散构件(113),对光吸收构件(112)所产生的热进行扩散及散热;以及闸门基材(120),支撑光吸收构件(112)及热扩散构件(113)。【专利说明】光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分别安装于光纤前端、相互嵌合的第一、第二嵌合构件构成的光连接器,特别涉及具有在被进行了嵌合或脱离时防止从光源侧的嵌合构件的开口向外部放射光的遮挡构件的光连接器。
技术介绍
特开平9-21126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光连接器,包括:作为第一嵌合构件的适配器,设置在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引导的光纤前端;以及作为第二嵌合构件的芯棒,同样地设置在光纤前端,与该适配器嵌合。该光连接器的适配器在供上述芯棒嵌合的开口部设置有作为遮光构件的闸门板。 闸门板从该开口部侧朝向上述光纤的出射端侧倾斜地设置,因此,被设置成对从该光纤出射侧出射的光进行遮挡。并且,若将上述芯棒向上述开口部逐渐进行插入,则闸门板被该芯棒从背面沿着斜面按压而折叠,退避到预先设置的间隙中。由此,适配器的光纤出射端与芯棒的光纤入射端光耦合。此外,若进行将芯棒拔出的操作,则闸门板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最终因弹力而立起,能够复原到将光遮挡的原来的状态。由此,在无意中将芯棒拔出时或者将芯棒插入时,即使将光源接通,也不会从适配器的开口部放射出光。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112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特开平9-211264号公报的结构中,照射到闸门板的光发生漫反射。如果适配器侧的光纤对强光进行了引导的情况下,该反射后的强光的一部分例如照射到适配器的结构构件,受到该照射的结构构件被加热。该被加热的结构构件溶解,结果,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变形,有可能无法再次与芯棒嵌合。这样,有时会由于照射到遮光构件的光而导致适配器损伤,用途受到限制。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强光进行引导的用途中也能够不会因照射到遮光构件的光的影响而产生损伤的光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具有:第一嵌合构件,保持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引导的至少I个第一光纤;第二嵌合构件,保持应与第一光纤光学地连接的第二光纤,与该第一嵌合构件嵌合;以及遮光构件,设置在第一嵌合构件的所述第一光纤的出射端附近、且当第一嵌合构件与第二嵌合构件非嵌合时对从第一光纤朝向外部出射的照射光进行遮挡的位置处。当嵌合时,遮光构件被第二嵌合构件按压而折叠,从照射光的光路上退避到预先设置的间隙中。遮光构件具有:光吸收构件,接受并吸收照射光,进行热变换;热扩散构件,对光吸收构件所产生的热进行扩散及散热;以及基材,对所述光吸收构件及所述热扩散构件进行支撑。 专利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能够起到通过用于防止光的反射的遮光构件来防止因照射到该遮光构件的光的影响而产生结构构件的损伤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纵截面图。 图1B是嵌合状态的光连接器的纵截面图。 图1C是图1A的A-A线截面图。 图1D是设置于光连接器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光连接器的纵截面图。 图2B是嵌合状态的变形例的光连接器的纵截面图。 图2C是图2A的B-B线截面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4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4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遮光构件的立体图。 图5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5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遮光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遮光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9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嵌合构件的横截面图。 图9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1OA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纵截面图。 图1OB是图1OA的K-K线截面图。 图1OC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图11是第七实施方式的遮光构件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如图1A及图1B所示,光连接器I由形成为相互嵌合的形状且拆装自由的、作为第一嵌合构件的适配器2和作为第二嵌合构件的芯棒3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适配器2中将光出射的光纤前端称作出射端,在芯棒3中将入射从适配器2出射的光的光纤前端称作入射端。此外,在适配器2及芯棒3中,将安装于光源或器件的缆线延伸出来的一侧的端部称作基端部。此外,在适配器2及芯棒3中,将脱离时开口的部分称作开口部。 适配器2及芯棒3具有配置成相互凹凸的第一绝缘体部13及第二绝缘体部23,分别抵接而被连结。 适配器2中,例如与光轴垂直的面上的截面A-A的截面形状如图1C所示为圆形形状。例如,芯棒3也同样,截面形状为圆形形状。芯棒3具有壳体24能嵌入到适配器2的壳体内侧的直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适配器2的出射端部及芯棒3的入射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形状,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矩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等。 如图1A的图左侧所示,适配器2具有:作为光学部件的第一光纤11,沿长边方向贯穿,从光源引导光;第一套圈(ferrule) 12,对第一光纤11进行保持;孔17,形成于第一套圈的抵接面,用于进行嵌合时的光纤的定位;第一绝缘体部13,形成有连通孔;作为第一外装构件的壳体14,嵌合安装第一绝缘体部13 ;作为推压机构的第一弹簧部15,进行推压,以使当嵌合时第一套圈12不向基端侧退行;第一按压部16,当嵌合时,将弹簧部15向出射端的方向按压;以及遮光构件110,配置成比第一光纤11靠出射端附近,对光进行遮挡。 第一绝缘体部13在沿长边方向贯穿的孔内收纳有第一套圈12、第一弹簧部15、第一按压部16。第一套圈12形成圆筒形状,较大地形成与基端部侧的第一弹簧部15抵接的部分的直径,形成为突出成帽檐状的形状,与形成于第一绝缘体部13的台阶部抵接,构成为即使被作用第一弹簧部15的推压也不会向外部脱离出去。 如图1A的附图右侧所示,同样,芯棒3具有:第二光纤21,沿长边方向贯穿;第二套圈22,对第二光纤进行保持;第二绝缘体部23,形成有连通孔;第二壳体24,形成为与适配器2嵌合;作为推压机构的第二弹簧部25,将第二套圈22向入射端的方向推压;第二按压部26,当嵌合时,将弹簧部25向入射端的方向按压;以及作为定位构件的导销27,与在适配器2的第一套圈12形成的孔17嵌合。 第二绝缘体部23在贯穿孔内收纳有第二套圈22、第二弹簧部25、第二按压部26。第二套圈22也是,形成为圆筒形状,较大地形成与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连接器,其中,具备:第一嵌合构件,保持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引导的至少1个第一光纤;第二嵌合构件,保持应与所述第一光纤光学地连接的第二光纤,与所述第一嵌合构件嵌合;以及遮光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嵌合构件的所述第一光纤的出射端附近、且当第一嵌合构件与第二嵌合构件非嵌合时对从所述第一光纤朝向外部出射的照射光进行遮挡的位置处;所述遮光构件当第一嵌合构件与第二嵌合构件嵌合时,被第二嵌合构件按压而折叠,从所述照射光的光路上退避到预先设置的间隙中,所述遮光构件具有:光吸收构件,接受并吸收所述照射光,产生热;热扩散构件,对该光吸收构件所产生的热进行扩散及散热;以及基材,对所述光吸收构件及所述热扩散构件进行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良典大原聪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