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保信专利>正文

变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12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矩器,它是将现有变矩器中具有随动性的自由轮机构由可控的结合自由轮机构和止动自由轮机构替代,而实现变矩和耦合工况的明晰切换,提高了变矩器的效率;由于车辆各车轮均有自己独立的变矩器,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驻车现象,同时由于实现了软传动,使变矩器前所有机件的寿命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矩器本身虽没有差速功能,但可根据需要对各变矩器充油、泄油,以实现各车轮间的转速差;再加上变矩器和车轮本身具有微量的随动性,完全可以实现不需差速器即能达到车辆差速转向的目的,简化了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的变矩器。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的变矩和耦合的切换是通过变矩器的自由轮机构实现的,由于该自由轮机构具有随动性,其部分不可控,使泵轮的功率不能充分利用,效率较低。另外,现有汽车的转向是由转向机构和差速器完成的,驱动桥一轮悬空或打滑时,另一轮则不动,出现驻车现象,很难驶离驻车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的、高效率的、不会出现驻车现象的变矩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一种变矩器,包括泵轮、导轮、涡轮及自由轮机构等;所述泵轮设在导轮的外圈内,所述涡轮设在导轮端部延伸形成的支环内。所述自由轮机构包括结合自由轮机构和止动自由轮机构,其中结合自由轮机构由设在泵轮外圆上的结合轮柱保持架、结合轮柱及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结合轮柱在结合轮柱保持架上并与泵轮外圈上的内凹圆弧面结合;所述止动自由轮机构由套在导轮支环上的圆环、圆环两侧的止动轮柱保持架、止动轮柱保持架上的止动轮柱及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结合轮柱保持架的外圆面设有内凹楔紧圆弧面,且各楔紧圆弧面之间加工一个圆弧槽,所述结合轮柱装在上述内凹楔紧圆弧面内;三角叉插在上述的圆弧槽内并由与油缸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矩器,包括泵轮(6)、导轮(5)、涡轮(7)及自由轮机构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轮(6)设在导轮(5)的外圈内,所述涡轮(7)设在导轮(5)端部延伸形成的支环(11)内;所述自由轮机构包括结合自由轮机构和止动自由轮机构,其中结合自由轮机构由设在泵轮(6)外圆上的结合轮柱保持架(2)、结合轮柱(1)及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结合轮柱(1)在结合轮柱保持架(2)上并与泵轮(6)外圈上的内凹圆弧面(12)结合;所述止动自由轮机构由套在导轮支环(11)上的圆环(8)、圆环两侧的止动轮柱保持架(9)、止动轮柱保持架(9)上的止动轮柱(10)及控制机构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矩器,包括泵轮(6)、导轮(5)、涡轮(7)及自由轮机构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轮(6)设在导轮(5)的外圈内,所述涡轮(7)设在导轮(5)端部延伸形成的支环(11)内;所述自由轮机构包括结合自由轮机构和止动自由轮机构,其中结合自由轮机构由设在泵轮(6)外圆上的结合轮柱保持架(2)、结合轮柱(1)及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结合轮柱(1)在结合轮柱保持架(2)上并与泵轮(6)外圈上的内凹圆弧面(12)结合;所述止动自由轮机构由套在导轮支环(11)上的圆环(8)、圆环两侧的止动轮柱保持架(9)、止动轮柱保持架(9)上的止动轮柱(10)及控制机构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轮柱保持架(2)的外圆面设有内凹楔紧圆弧面(13),且各楔紧圆弧面之间加工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信张保相张保东张保科
申请(专利权)人:张保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