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6047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后,将其加入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2-10h后,再加入水,继续搅拌15-75min后,再加入石墨,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含有锂源的无水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冰醋酸,搅拌至反应体系由溶胶体系变为凝胶体系;对该凝胶体系陈化处理8-14h,在70-90℃下对其进行干燥处理8-16h;在惰性气氛下,对干燥处理后的凝胶体系进行煅烧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优异的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即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碳素活性物质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可充放电的电池。其充放电过程,即为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负极,负极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电池的充电比容量越高;反之,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正极,从负极中脱嵌的锂离子越多,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越高。可见,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嵌锂容量(即比容量)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石墨导电性好,具有层状结构,十分适合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但是其比容量较低,仅为372mAh/g,造成锂电池的比容量较低。因此开发高性能的负极材料十分必要。硅基材料因其具有高达4200mAh/g的高比容量而备受瞩目。然而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的过程中,这种材料存在很大的体积效应(体积膨胀率高达300%-400%),易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导致硅基材料的粉化和脱落,这样一方面影响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连接,不利于电子传输;另一方面使得硅基材料与电解质之间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简称SEI)膜逐渐增厚,不利于提高锂电池容量,造成锂电池的循环性能急剧下降。改了改善硅基材料的循环性能,通常将硅基材料分散到其他非活性材料,如不定型碳中,使具有相对弹性结构的碳来缓冲硅的体积效应,提高硅的循环性能。举例来说,现有技术(CN102593418A)提供了一种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基材料和包覆在该硅基材料表面的不定型碳,其中该不定型碳与硅之间具有空隙。然而,由于不定性碳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在首次嵌锂过程中易形成SEI膜,耗锂较严重,导致所制备的负极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CN102403491A)通过使用比表面积较小的石墨来与硅材料复合,得到包括:(a)硅粉或SiO粉或硅粉与SiO粉的混合物;(b)石墨和膨胀石墨的复合负极材料。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循环过程中,现有技术提供的负极材料易形成不稳定的逐渐增厚的SEI膜,导致负极材料的库伦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库伦效率较高的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得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步骤b、将所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加入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2-10h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水,继续搅拌15-75min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石墨,搅拌均匀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含有锂源的无水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冰醋酸,搅拌至反应体系由溶胶体系变为凝胶体系;步骤c、对所述凝胶体系进行陈化处理8-14h,然后在70-90℃下对陈化处理后的凝胶体系进行干燥处理8-16h;步骤d、在惰性气氛下,对干燥处理后的凝胶体系进行煅烧处理,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所述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包括:将单质硅颗粒加入由氨水、双氧水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并搅拌10-60min,使所述单质硅颗粒表面结合羟基,然后经水洗、过滤以及在80-120℃下真空干燥2-12h,得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作为优选,所述单质硅颗粒的粒径为50-500nm。作为优选,所述由氨水、双氧水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氨水、双氧水和水的体积比为1:1:5。作为优选,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5%,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30%。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所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与所述石墨的质量比为15-35:1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锂源中的锂原子和所述钛源中的钛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80-85:1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锂源中的锂原子与所述冰醋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具体地,所述石墨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的粒径为1-10微米;具体地,所述钛源为钛酸四丁酯和/或四异丙基钛酸酯。具体地,所述锂源为醋酸锂和/或硝酸锂。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所述煅烧处理包括:第一煅烧处理:以3-6℃/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干燥处理后的凝胶体系加热至350-450℃,并保温3-5h,得到第一煅烧产物;第二煅烧处理:以3-6℃/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第一煅烧产物从350-450℃加热至550-650℃,并保温0.5-2h,得到第二煅烧产物;第三煅烧处理:以3-6℃/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第二煅烧产物从550-650℃加热至750-850℃,并保温14-18h。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所述煅烧处理包括:第一煅烧处理:以5℃/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干燥处理后的凝胶体系加热至400℃,并保温4h,得到第一煅烧产物;第二煅烧处理:以5℃/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第一煅烧产物从400℃加热至600℃,并保温1h,得到第二煅烧产物;第三煅烧处理:以5℃/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第二煅烧产物从600℃加热至800℃,并保温16h。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利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具体地,所述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单质硅、石墨和钛酸锂,所述石墨和所述钛酸锂均包覆在所述单质硅的表面。作为优选,所述钛酸锂和所述石墨的质量比1-5: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单质硅颗粒表面包覆石墨和钛酸锂,其中,钛酸锂通过Si-O-Ti键与单质硅颗粒结合,使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度,从而在充放电过程中使钛酸锂而非硅颗粒与电解液直接接触,能够形成稳定的SEI膜,且有效避免了SEI膜的增厚,有效提高了所制备的负极材料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得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亦即,单质硅颗粒的表面结合有羟基。为了使硅颗粒表面有效地结合羟基,作为优选,上述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具体为:将单质硅颗粒加入由氨水、双氧水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并搅拌10-60min,使所述单质硅颗粒表面结合羟基,然后经水洗、过滤以及在80-120℃下真空干燥2-12h,得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作为优选,所使用的单质硅颗粒的粒径为50-500nm。作为优选,所述由氨水、双氧水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氨水、双氧水和水的体积比为1:1:5。通过对该混合溶液进行上述限定来达到最优的羟基化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5%,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30%。步骤102、将步骤101中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得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步骤b、将所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加入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2‑10h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水,继续搅拌15‑75min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石墨,搅拌均匀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含有锂源的无水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冰醋酸,搅拌至反应体系由溶胶体系变为凝胶体系;步骤c、对所述凝胶体系进行陈化处理8‑14h,然后在70‑90℃下对陈化处理后的凝胶体系进行干燥处理8‑16h;步骤d、在惰性气氛下,对干燥处理后的凝胶体系进行煅烧处理,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得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步骤b、将所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加入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2-10h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水,继续搅拌15-75min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石墨,搅拌均匀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含有锂源的无水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向所述含钛源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冰醋酸,搅拌至反应体系由溶胶体系变为凝胶体系;步骤c、对所述凝胶体系进行陈化处理8-14h,然后在70-90℃下对陈化处理后的凝胶体系进行干燥处理8-16h;步骤d、在惰性气氛下,对干燥处理后的凝胶体系进行煅烧处理,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对单质硅颗粒进行表面羟基化处理包括:将单质硅颗粒加入由氨水、双氧水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并搅拌10-60min,使所述单质硅颗粒表面结合羟基,然后经水洗、过滤以及在80-120℃下真空干燥2-12h,得到羟基化处理的单质硅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氨水、双氧水和水组成的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朱广燕梅周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