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碳材料,但是碳材料对金属锂的电位较低,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析出金属锂产生锂枝晶,易刺穿隔膜造成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引起安全隐患。同时石墨类碳材料还存在溶剂共嵌的问题,造成大倍率充放电循环性能较差,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势态,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安全可靠、循环性能优越的负极材料来代替碳负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呈现体积零变化,且有较高的电位平台,可弥补碳材料的不足,因而引起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钛酸锂本身电导率较低,制约了其在大功率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提高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电导率。至2004石墨烯问世以来,由于其特殊的性能而引起广泛关注,也有技术人员将其用于改善钛酸锂材料导电性上,但多是采用反应釜水热反应或者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其工艺繁琐,不利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而且由于钛酸锂材料理论容量相对偏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电导率,以提高活性物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锂材料中包覆或掺杂有掺杂型石墨烯,其中,所述掺杂型石墨烯的包覆量或掺杂量为10∼20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锂材料中包覆或掺杂有掺杂型石墨烯,其中,所述掺杂型石墨烯的包覆量或掺杂量为10~2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型石墨烯为p型石墨烯掺杂体或n型石墨烯掺杂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型石墨烯中的掺杂元素为N、B或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型石墨烯中的掺杂元素的重量含量为8~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S1:将掺杂体原料与氧化石墨烯混合研磨,在惰性气氛下于600~800℃加热6~8h,冷却得到掺杂型石墨烯,其中掺杂型石墨烯中掺杂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8~10%;
步骤S2:制备钛酸锂前驱体;
步骤S3:将所述掺杂型石墨烯与钛酸锂前驱体球磨混合,所述掺杂型石墨烯与钛酸锂前驱体的重量比为1:4~1:9,然后在惰性气氛下于800~1000℃加热8~12h,冷却后得到石墨烯掺杂体掺杂、包覆量为10~20%的钛酸锂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掺杂型石墨烯与钛酸锂前驱体的重量比为1:5~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掺杂型石墨烯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祺,刘立君,宋翠环,
申请(专利权)人:李震祺,刘立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