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716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4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可拆卸地气密套设于轮胎气门嘴的气嘴本体下端直杆部外侧,且为气嘴本体下端的固定端部支撑,该具有气密结合垫的轮胎气门嘴组设于车轮轮框上,利用气密结合垫中的环嵌槽提供轮框的气嘴装配孔孔缘嵌入其中,且环嵌槽内的缩径部气密地迫紧气嘴装配孔孔缘,而使轮胎气门嘴固定于轮框上,藉由气密结合垫与气嘴本体为可拆卸式分离式构造,于轮胎气门嘴使用一段时间后,若气密结合垫材料老化而与轮框间的气密性不足时,仅须更换该气密结合垫,让气嘴本体能够重复再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符合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气门嘴,尤指该轮胎气门嘴中用于气密结合车轮轮框的装配孔的气密结合垫。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轮胎气门嘴的构造,其包含有一内装有气阀的气嘴本体,该气嘴本体于金属材质的管件下端包覆一橡胶垫圈,使橡胶垫圈与管件固结一体。该轮胎气门嘴装设于车轮轮框中,并利用橡胶垫圈气密地抵接于轮框的气嘴装配孔孔缘中,使轮胎气门嘴与轮框密合。 然而前述轮胎气门嘴装设车轮轮框中使用一段时间,因橡胶垫圈长时间受风吹日晒而会发生材料老化的情形,使得轮胎气门嘴中老化的橡胶垫圈缺乏弹性,而与轮框间发生密合性不足的情形。此时,由于橡胶垫圈与气嘴本体的金属管件固着一体,不具备可拆换性,故使用者须将整组轮胎气门嘴全部更换,造成还能使用且成本较高的气嘴本体也被抛弃,有浪费材料,不符环保等问题。再者,车轮轮框因震动或轮胎内压力不足时,轮胎气门嘴会位移,而使橡胶垫圈与车轮轮框之孔接合处产生漏气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藉此创作,解决现有轮胎气门嘴因橡胶垫圈老化后,无法重复再使用的问题。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用以设置于轮胎气门嘴上,使具有气密结合垫的轮胎气门嘴能组设于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中; 所述气密结合垫中形成一上下轴向贯穿的中孔,提供轮胎气门嘴的气嘴本体下段可拆卸地气密穿设于该气密结合垫的中孔中,以及由气嘴本体下端的固定端部支撑固定该气密结合垫; 所述气密结合垫包含一垫圈基部、一位于垫圈基部上方的圆锥形垫圈端部、一形成于垫圈基部与垫圈端部之间的缩径部,以及一形成于垫圈基部与垫圈端部之间且位于缩径部外围的环嵌槽,所述气密结合垫能以其环嵌槽提供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孔缘嵌入其中,且缩径部能紧迫而气密地嵌入气嘴装配孔中。 藉由前揭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其主要利用该气密结合垫可拆卸地气密套设气嘴本体的下段,并为气嘴本体下端的固定端部予以支撑固定;并使设有该气密结合垫的轮胎气门嘴装设于车轮轮框中,利用所述气密结合垫以其环嵌槽提供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孔缘嵌入其中,缩径部能紧迫气密地嵌入气嘴装配孔中,且利用气密结合垫上下端的垫圈端部与垫圈基部于轮框的气嘴装配孔上下限位,使轮胎气门嘴能气密地固定于车轮轮框上,或能再藉由气嘴本体下端的固定端部支撑气密结合垫,纵使螺丝松动,或因车辆行驶的震动,设于车轮轮框上的轮胎气门嘴仍能藉由气密结合垫与轮框装配孔孔缘紧密地结合,且藉由气密结合垫的环嵌槽限位,而避免气密结合垫因震动而下坠或移位等。 再者,本技术藉其气密结合垫与气嘴本体为可拆卸式分离式构造,气密结合垫为可抛弃式的构件,于气密结合垫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因材料老化而降低其与轮框间的气密性能时,仅须更换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让金属材质的气嘴本体能够重复再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符合环保。 本技术还可进一步利用缩径部高度略大于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孔缘厚度,使车轮轮框能容易且确实嵌入气密结合垫的环嵌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密结合垫较佳实施例应用于美式轮胎气门嘴中,且装设于车轮轮框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气密结合垫较佳实施例应用于法式轮胎气门嘴中,且装设于车轮轮框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气密结合垫较佳实施例应用于直管式轮胎气门嘴中,且装设于车轮轮框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气密结合垫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另一直管式轮胎气门嘴中,且装设于车轮轮框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气密结合垫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弯管式轮胎气门嘴中,且装设于车轮轮框中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A、1B、1C、1D轮胎气门嘴;10A、10B、10C、10D气嘴本体;11固定端部;12直杆部;13定位槽;14垫片;15螺帽;2气密结合垫;2中孔;21垫圈基部;22垫圈端部;221大径端;222小径端;23缩径部;24环嵌槽;3A、3B轮框;30A、30B气嘴装配孔;3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揭示本技术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2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气密结合垫2为具有可压缩回复弹性的材质(如橡胶、合成橡胶等)所制成的构件,所述气密结合垫2包含一垫圈基部21、一垫圈端部22以及一缩径部23。所述垫圈端部22位于垫圈基部21上方,缩径部23形成于垫圈基部21与垫圈端部22之间,垫圈基部21与垫圈端部22之间还于缩径部23外围形成一环嵌槽24,所述气密结合垫2中形成一上下轴向贯穿的中孔20,所述中孔20孔径小于轮胎气门嘴的气嘴本体下段的直杆部外径,用以气密地套接于该气嘴本体下段的直杆部外侧。 如图1所示,所述垫圈基部21为圆形体,垫圈基部21的外部直径大于车轮轮框3A、3B的气嘴装配孔30A、30B的孔径。所述缩径部23为圆形体,缩径部23的外部直径大于气嘴装配孔30A、30B的孔径且小于垫圈基部21的外部直径,且缩径部23的高度略大于车轮轮框3A、3B的气嘴装配孔30孔缘厚度。所述垫圈端部22为圆锥体,其包含有一较大外径的大径端221与一较小外径的小径端222,小径端222在上,大径端221在下且邻接缩径部23,小径端222的外部直径略小于气嘴装配孔30的孔径,大径端221的外部直径大于气嘴装配孔30的孔径且大于缩径部23的外部直径。 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气密结合垫2能应用于美式轮胎气门嘴1A、法式轮胎气门嘴1B、直管式轮胎气门嘴IC或弯管式轮胎气门嘴ID等各式轮胎气门嘴产品中,所述气密结合垫2可拆卸地气密套设于所述各轮胎气门嘴1A、1B、1C、1D的气嘴本体10A、10B、10C、1D下段直杆部12外侧,且气密结合垫2的垫圈基部21抵靠于气嘴本体10A、10B、10C、10D底端的固定端部11上,藉由固定端部11予以支撑固定,使气密结合垫2与气嘴本体10A、10B、10CU0D结合一起,气密结合垫2并能自气嘴本体10A、10B、10C、1D上拆换。 如图5所示,以直管式轮胎气门嘴IC为例,所述轮胎气门嘴IC还可于其固定端部11顶面形成一定位槽13,以定位槽13提供气密结合垫2的垫圈基部21下端嵌入其中。 关于具有气密结合垫的轮胎气门嘴装设于车轮轮框的使用情形,如图2及图3所示,当所述轮胎气门嘴1A、IB为法式或美式轮胎气门嘴型式,该轮胎气门嘴1A、IB穿设于复层式轮框3A内外对应的气嘴装配孔30A与穿孔31中,并以其具有外螺纹的气嘴本体10A、1B配合垫片14与螺帽15锁固于复层式轮框3A上,其中,利用套设于气嘴本体10A、1B下端外周面的气密结合垫2以环嵌槽24提供轮框3A的气嘴装配孔30A孔缘嵌入,其中藉由圆锥体形的垫圈端部22小径端222外部直径略小于气嘴装配孔30的孔径,使该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2能够轻易地对位置入于气嘴装配孔30,以及藉由缩径部23高度略大于车轮轮框3A气嘴装配孔30A孔缘厚度,使车轮轮框3A的气嘴装配孔30A孔缘容易且确实地嵌入环嵌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用以设置于轮胎气门嘴上,使具有气密结合垫的轮胎气门嘴能组设于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结合垫中形成一上下轴向贯穿的中孔,提供轮胎气门嘴的气嘴本体下段可拆卸地气密穿设于所述气密结合垫的该中孔中,以及由气嘴本体下端的固定端部支撑固定该气密结合垫;所述气密结合垫包含一垫圈基部、一位于垫圈基部上方的圆锥形垫圈端部、一形成于垫圈基部与垫圈端部之间的缩径部,以及一形成于垫圈基部与垫圈端部之间且位于缩径部外围的环嵌槽,所述气密结合垫能以其环嵌槽提供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孔缘嵌入其中,且所述缩径部能紧迫而气密地嵌入所述气嘴装配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气门嘴的气密结合垫,用以设置于轮胎气门嘴上,使具有气密结合垫的轮胎气门嘴能组设于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密结合垫中形成一上下轴向贯穿的中孔,提供轮胎气门嘴的气嘴本体下段可拆卸地气密穿设于所述气密结合垫的该中孔中,以及由气嘴本体下端的固定端部支撑固定该气密结合垫; 所述气密结合垫包含一垫圈基部、一位于垫圈基部上方的圆锥形垫圈端部、一形成于垫圈基部与垫圈端部之间的缩径部,以及一形成于垫圈基部与垫圈端部之间且位于缩径部外围的环嵌槽,所述气密结合垫能以其环嵌槽提供车轮轮框的气嘴装配孔孔缘嵌入其中,且所述缩径部能紧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煌
申请(专利权)人:立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