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峰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砌块及其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157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砌块及其墙体,保温砌块包括砌体和保温板,保温板纵向穿插在砌体内,砌体中部开有第一通孔,砌体两端对称开有U型槽,第一通孔与U型槽之间通过第一土肋隔断,砌体上位于第一通孔两侧均开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通过第二土肋隔断,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不在同一纵截面内,其中,保温板分别放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U型槽内,位于U型槽内的保温板内穿接固定筋,固定筋的两端分别搭接在U型槽的两侧壁上;该墙体由至少两块砌块连接组成,相邻砌块之间通过保温板密封挤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砌块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砌块的自保温效果,保温板不容易脱落,节约了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砌块及其墙体,保温砌块包括砌体和保温板,保温板纵向穿插在砌体内,砌体中部开有第一通孔,砌体两端对称开有U型槽,第一通孔与U型槽之间通过第一土肋隔断,砌体上位于第一通孔两侧均开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通过第二土肋隔断,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不在同一纵截面内,其中,保温板分别放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U型槽内,位于U型槽内的保温板内穿接固定筋,固定筋的两端分别搭接在U型槽的两侧壁上;该墙体由至少两块砌块连接组成,相邻砌块之间通过保温板密封挤压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砌块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砌块的自保温效果,保温板不容易脱落,节约了经济成本。【专利说明】一种保温砌块及其墙体
本技术涉及墙体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砌块及其墙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加上近几年来城市规划及城乡基本建设也处于大规模发展之中,城市老城区改造及安居工程的建设,都为砖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外随着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随之提高,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墙体自保温技术工程应用量随之上升,因此保温砌块由于其砌筑速度快、生产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领域,目前在外墙或内墙的施工中均在大量使用砌块进行建设。 现有技术中的自保温砌块都是通过在砌块内填充保温材料来达到节能要求,保温材料虽然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但所需要的材料比较多,成本比较高,另外自保温砌块在砌筑墙体时,保温材料容易脱落,保温材料脱落后,砌块的保温效果大大降低,另外在抹砂浆时砂浆容易灌入未填充保温材料的保温空腔内,施工不方便;同时水平方向的砌块之间和竖直方向的砌块之间都需要通过灰层连接,而现有自保温砌块内的保温材料外端部均与砌体平齐,导致灰层之间没有保温层隔断,灰层就构成了热桥,导致保温效果降低,保温效果差,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砌块内的保温材料容易脱落,价格高昂,施工不方便,在建筑墙体时,水平方向的砌块之间和竖直方向的砌块之间都需要通过灰层连接,而现有自保温砌块内的保温材料外端部均与砌体平齐,导致灰层之间没有保温层隔断,灰层就构成了热桥,导致保温效果降低,保温效果差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砌块及其墙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保温砌块,包括砌体和保温板,保温板纵向穿插在砌体内,砌体中部开有第一通孔,砌体两端对称开有U型槽,第一通孔与U型槽之间通过第一土肋隔断,砌体上位于第一通孔两侧均开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通过第二土肋隔断,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不在同一纵截面内, 其中,保温板分别放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U型槽内,位于U型槽内的保温板内穿接固定筋,固定筋的两端分别搭接在U型槽的两侧壁上。 本技术方案中,保温砌块结构设计合理,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均为砌块中的冷桥,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不在同一纵截面内的设计,使得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位置相互错开,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内的保温板提高了保温效果,降低了导热速度,全面消除了砌块自身的冷桥,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砌块的保温效果,另外保温板与现有的砌块内的保温材料不同,虽然均能起到保温的效果,但是保温材料的砌块在墙体施工时,保温材料容易脱落,本技术提供的保温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缺陷,保温板材质比较软,通过挤压至通孔内,不容易脱落;另外U型槽内的保温板通过固定筋的固定防止保温板脱落,提高了施工效率,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保温板的高度大于砌体的高度,且保温板的两端均伸出砌体的底端和顶端。进一步的,位于U型槽内的保温板的长度大于U型槽的深度。在该砌块应用于墙体建筑时,保温板向外延伸出一段,恰好在灰缝中形成一个断桥,降低了灰缝传热的速度,提高砌墙体的自保温效果,同时砌块结构设计合理,在具体施工时,通过合理使用可以满足工程砌墙的需要,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U型槽的两侧壁顶部开有凹槽,固定筋的两端搭接在凹槽内。该技术方案中,对固定筋的结构做进一步的限定,固定筋的两端搭接在凹槽内,防止U型槽内的保温板在施工时向下脱落,影响施工效率,实用性强。 优选的,砌体内部穿接加强筋,加强筋依次贯穿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第三通孔。由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砌块两侧仅通过两个第一土肋连接,牢固性差,为解决该缺陷,本技术更优选的通过使用加强筋使砌块之间更加牢固,加强筋穿接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第三通孔,增强了砌块的坚固力,实用性强。 优选的,砌体上对称开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放置防撕裂网。防撕裂网大大提高了墙体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墙体材料强度低的问题,满足了自保温砌块的建筑强度,使墙体、保温一体化,降低了建筑成本。 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墙体,该墙体由至少两块砌块连接组成,相邻砌块之间通过保温板密封挤压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墙体通过本技术提供的砌块连接组成,砌块之间通过突出的保温板密封挤压连接,保温板密封连接形成隔热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温砌块内的保温材料外端部均与砌体平齐,导致灰层之间没有保温层隔断,灰层就构成了热桥,导致保温效果降低,保温效果差等缺陷,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砌块之间位于保温板连接处的两侧形成灰缝槽。保温板连接处两侧形成灰缝槽,通过保温板将灰缝槽隔开,墙体施工后,灰缝槽内的灰层形成热桥,提高了保温效果。 优选的,墙体内纵向穿接钢筋,钢筋依次贯穿砌块的第一通孔。钢筋贯穿墙体内的砌块,使墙体连接更加牢固,实用性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保温板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材料,施工时保温板不容易脱落,另外第一土肋、第二土肋不在同一纵截面内,从而提高了保温效果,同时该砌块通过穿接加强筋使墙体结构更加牢固;另外墙体之间的灰缝内通过突出的保温板之间挤压形成隔热桥,再次避免灰缝内的灰层进行传热,提高了保温效果,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保温砌块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保温砌块的水平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墙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墙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墙体的侧视图。 图中, 1、砌体;2、保温板;3、第一通孔;4、U型槽;5、第一土肋;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二土肋;9、固定筋;10、凹槽;11、加强筋;12、防撕裂网;13、墙体;14、灰缝槽;15、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砌块,包括砌体I和保温板2,保温板纵向穿插在砌体内,砌体中部开有第一通孔3,砌体两端对称开有U型槽4,第一通孔与U型槽之间通过第一土肋隔断5,砌体上位于第一通孔两侧均开有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通过第二土肋隔断8,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不在同一纵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砌块,包括砌体(1)和保温板(2),保温板纵向穿插在砌体内,其特征在于,砌体中部开有第一通孔(3),砌体两端对称开有U型槽(4),第一通孔与U型槽之间通过第一土肋隔断(5),砌体上位于第一通孔两侧均开有第二通孔(6)和第三通孔(7),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通过第二土肋隔断(8),第一土肋与第二土肋不在同一纵截面内,其中,保温板分别放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U型槽内,位于U型槽内的保温板内穿接固定筋(9),固定筋的两端分别搭接在U型槽的两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