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116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2:19
一种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主要内容为:所述的芯棒下端有一定位台阶,垫圈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顶在芯棒的台阶上,两个下涨紧套由下承重块隔开一起套在垫圈上,其中下侧的下涨紧套固定在垫圈下端的台阶上,连接块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顶在上侧的下涨紧套的上端面上,两个上涨紧套由中承重块隔开一起套在芯棒上,其中下侧的上涨紧套的下端面顶在连接块的上端面上,衬套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面顶在上侧的上涨紧套的上端面上,上承重块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面顶在衬套的上端面上,压块套在芯棒上端,压块径向上布有锁紧螺钉,压块轴向上布有调节螺钉,且调节螺钉下端顶在上承重块的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
技术介绍
联轴器在质量检验过程中,有一道重要的质检项目叫“零件动平衡检查”,是为了保证联轴器在使用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振动幅度符合标准。现在使用的检查方法是将连着走起放置在专门的动平衡机上模拟工作状态,对振动进行测量和校正。而将零件放在动平衡机上是需要一种连接工装的。以前使用的是“开槽芯棒+键块”的简易工装,由于芯棒外径与联轴器内孔需要有公差配合及粗糙度要求,并且为了减少松动造成的实验误差,两者公差配合较紧,造成装卸的时候比较麻烦,如果联轴器两边内孔大小不一的话,芯棒也需要进行配合制作,同一根芯棒无法用于多套联轴器,这也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的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主要内容为:包括芯棒、压块、上承重块、衬套、上涨紧套、中承重块、连接块、垫圈、下承重块和下涨紧套,所述的芯棒下端有一定位台阶,垫圈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顶在芯棒的台阶上,两个下涨紧套由下承重块隔开一起套在垫圈上,其中下侧的下涨紧套固定在垫圈下端的台阶上,连接块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顶在上侧的下涨紧套的上端面上,两个上涨紧套由中承重块隔开一起套在芯棒上,其中下侧的上涨紧套的下端面顶在连接块的上端面上,衬套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面顶在上侧的上涨紧套的上端面上,上承重块套在芯棒上且下端面顶在衬套的上端面上,压块套在芯棒上端,压块径向上布有锁紧螺钉,压块轴向上布有调节螺钉,且调节螺钉下端顶在上承重块的上端面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芯棒,2-压块,3-上承重块,4-村套,5-上涨紧套,6_中承重块,7_连接块,8_垫圈,9-下承重块,10-下涨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该系统主要内容为:包括芯棒1、压块2、上承重块3、衬套4、上涨紧套5、中承重块6、连接块7、垫圈8、下承重块9和下涨紧套10,所述的芯棒I下端有一定位台阶,垫圈8套在芯棒I上且下端顶在芯棒I的台阶上,两个下涨紧套10由下承重块9隔开一起套在垫圈8上,其中下侧的下涨紧套10固定在垫圈8下端的台阶上,连接块7套在芯棒I上且下端顶在上侧的下涨紧套10的上端面上,两个上涨紧套5由中承重块6隔开一起套在芯棒I上,其中下侧的上涨紧套5的下端面顶在连接块7的上端面上,衬套4套在芯棒I上且下端面顶在上侧的上涨紧套5的上端面上,上承重块3套在芯棒I上且下端面顶在衬套4的上端面上,压块2套在芯棒I上端,压块2径向上布有锁紧螺钉,压块2轴向上布有调节螺钉,且调节螺钉下端顶在上承重块3的上端面上。 所述的垫圈8为一带圆柱孔的法兰盘。 本实施例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将工件安装到工装上时,联轴器两个半联的内孔一个套在下涨紧套10上,一个套在上涨紧套5上,由于没有施加压力,这时涨紧套与内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可以很方便地将工件套上。压块2上有三个轴向均布的螺钉孔和四个径向均布的螺钉孔;在套上工件后,将压块2套在芯棒I上,拧紧径向上的螺钉,使压块2固定在芯棒I上。接着再拧动轴向螺钉孔上的螺钉,使其压住上承重块3 ;上承重块3会将压力传递到涨紧套上,这时涨紧套外圆会在斜面的作用下胀大,同时内径缩小;涨大的外圆会贴合住联轴器的内孔,而缩小的内径会锁紧芯棒1,这样就达到了消除间隙同时传递扭矩的目的;压块2上的螺钉通过扳手拧动即可产生3吨左右的压力,压紧力完全可以满足实验需要,联轴器与芯棒之间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实验做完后,放松压块的轴向螺钉,即可使涨紧套回弹,恢复间隙,方便拆卸。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主要内容为:包括芯棒(1)、压块(2)、上承重块(3)、衬套(4)、上涨紧套(5)、中承重块(6)、连接块(7)、垫圈(8)、下承重块(9)和下涨紧套(10),所述的芯棒(1)下端有一定位台阶,垫圈(8)套在芯棒(1)上且下端顶在芯棒(1)的台阶上,两个下涨紧套(10)由下承重块(9)隔开一起套在垫圈(8)上,其中下侧的下涨紧套(10)固定在垫圈(8)下端的台阶上,连接块(7)套在芯棒(1)上且下端顶在上侧的下涨紧套(10)的上端面上,两个上涨紧套(5)由中承重块(6)隔开一起套在芯棒(1)上,其中下侧的上涨紧套(5)的下端面顶在连接块(7)的上端面上,衬套(4)套在芯棒(1)上且下端面顶在上侧的上涨紧套(5)的上端面上,上承重块(3)套在芯棒(1)上且下端面顶在衬套(4)的上端面上,压块(2)套在芯棒(1)上端,压块(2)径向上布有锁紧螺钉,压块(2)轴向上布有调节螺钉,且调节螺钉下端顶在上承重块(3)的上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主要内容为:包括芯棒(I)、压块(2)、上承重块(3)、衬套(4)、上涨紧套(5)、中承重块¢)、连接块(7)、垫圈(8)、下承重块(9)和下涨紧套(10),所述的芯棒(I)下端有一定位台阶,垫圈(8)套在芯棒(I)上且下端顶在芯棒(I)的台阶上,两个下涨紧套(10)由下承重块(9)隔开一起套在垫圈(8)上,其中下侧的下涨紧套(10)固定在垫圈(8)下端的台阶上,连接块(7)套在芯棒(I)上且下端顶在上侧的下涨紧套(10)的上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纪星文谢晨明王粲陈圣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索达联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