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必佳乐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3442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4:19
一种在织机中用于夹持纬纱(6)的装置和方法,装置(1)包括中央夹持元件(10)、第一外夹持元件(15)、第二外夹持元件(16)以及驱动装置(22),驱动装置适于使中央夹持元件(10)从中间位置(P)移位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驱动装置(22)包括气动缸(30),气动缸(30)包括至少一个活塞(23),该活塞(23)直接联接到中央夹持元件(10)用于传递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织机更具体地在剑杆织机中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当织造时,由夹纱器夹住定位在夹纱器路径中的纬纱并且将纬纱引入到梭口中。在引入侧切断所引入的纬纱以允许引入随后的纬纱。已知使用紧邻梭口布置在织机上的引出装置的引出元件将待引入的纬纱定位在夹纱器的路径中,引出装置例如如在EP0598264A1中所描述的那样。还已知提供一种布置在纬纱引出装置与纬刀之间的夹持装置。例如,EP0644286A1涉及一种用于在剑杆织机上引出纬纱的设备,其包括:能够运动地安装的纬纱夹持单元,纬纱夹持单元具有至少三个纬纱夹具,纬纱夹具在夹持单元的移动方向上间隔开;和定位装置,用于将纬纱夹具中的每一个移动到参考平面中,该定位装置包括步进马达。EP0421349A1描述了一种用于剑杆织机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能够上下移动并且被沿着朝向中部位置的方向推动;以及夹纱器元件,能够在第一夹紧体与第二夹紧体之间上下移动,其中夹纱器元件当定位在第一夹紧体与第二夹紧体之间的中部位置时能与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接触,并且当抵靠夹紧体之一定位时能与夹紧体之一接触,以便在夹纱器元件与另一个夹紧体之间限定开口部分。用于上下移动夹纱器元件的驱动器件设计为凸轮和杆、两个螺线管或电驱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夹持所引入的纬纱的装置和方法,其允许可靠地夹持所引入的纬纱。该目的由在织机更具体地在剑杆织机中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来解决,该装置包括中央夹持元件、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其中中央夹持元件被沿着两个相反的夹持方向推向中间位置,其中当中央夹持元件定位在中间位置时,中央夹持元件夹在第一外夹持元件与第二外夹持元件之间,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适于使中央夹持元件从中间位置沿着两个夹持方向移位,沿着第一夹持方向移位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以及沿着第二夹持方向移位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中央夹持元件距第一外夹持元件一定距离,并且在第二位置中央夹持元件距第二外夹持元件一定距离,并且其中驱动装置包括气动缸,气动缸具有至少一个活塞,该活塞直接联接到中央夹持元件用于传递运动。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也称为夹持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夹持方向表示夹具的打开或闭合期间的夹持元件移动的移动方向。气动缸允许中央夹持元件以高度的可靠性和高速移位。在一实施例中,中央夹持元件与活塞和/或活塞杆一体地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元件形成为单独的部件,它们被机械地联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联接为可释放的连接,例如使用螺钉元件。在其它实施例中,选择永久连接,例如通过将元件焊接或胶合在一起。当使用气动缸时,可以施加期望的力。将中央夹持元件直接联接到活塞允许实现适合与气动缸配合的轻量装置。在该情况下,活塞直接联接到中央夹持元件以沿夹持方向传递移动。另外,当设置气动缸时,可以获得紧凑的结构。在不存在纬纱的情况下,当中央夹持元件定位在中间位置时,中央夹持元件与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接触。根据一实施例,气动缸为双作用气动缸,更特别地为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中间位置的双作用气动缸。气动缸的活塞能够沿着夹持方向移动。设置双作用气动缸允许活塞采取三个位置,并且因此也允许将中央夹持元件直接联接到活塞以采取三个位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活塞竖直地或基本上竖直地布置。利用该布置,活塞可以当仅对气动缸的下腔室加压时采取第一上部活塞位置,当仅对气动缸的上腔室加压时采取第二下部活塞位置,并且当施加在活塞上的载荷平衡时采取第三中间活塞位置。优选地,当对两个腔室都不加压时,施加在活塞上的载荷是平衡的。在该情况下,当不供应加压流体时,中央夹持元件将采取中间位置。但是在其它方案中,当对两个腔室都加压时可以采取中间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气动缸包括加载活塞的至少一个弹簧,优选地包括两个弹簧。弹簧适于将活塞保持在第三中间活塞位置,其中中央夹持元件也处于其中间位置。当使用两个弹簧时,在第三中间位置,由两个弹簧施加的载荷是平衡的。当仅使用一个弹簧时,在第三中间位置,由该弹簧施加的载荷例如几乎可以忽略。在优选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力元件,朝向中央夹持元件推动第一外夹持元件;第二力元件,朝向中央夹持元件推动第二外夹持元件;以及至少一个抵接元件,用于限制由于中央夹持元件的移位和由第一力元件和第二力元件分别施加在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上的力造成的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的移位。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力元件和第二力元件实现为弹簧元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力元件和第二力元件起到气动缸的弹簧的功能,其中可以省略气动缸的弹簧。在其它实施例中,力元件与气动缸的弹簧配合,其中由力元件施加的载荷优选地选择为小于由气动缸的弹簧施加的力。根据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抵接元件布置在第一外夹持元件与第二外夹持元件之间,其中中央夹持元件的高度大于至少一个抵接元件的总高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布置在第一外夹持元件与第二外夹持元件之间的至少一个抵接元件的总高度定义为限制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朝向彼此移动的两个抵接表面之间的距离。如果仅设置一个抵接元件,则总高度等于该抵接元件的高度。在优选实施例中,当中央夹持元件布置在中间位置时,至少一个抵接元件以中央夹持元件为中心。在其它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抵接元件向两个夹持方向之一略微偏心。在两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抵接元件的总高度都小于中央夹持元件的高度或厚度,以允许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在中间位置抵接于中央夹持元件。由于至少一个抵接元件的高度较小,所以在夹持元件与至少一个抵接元件之间实现游隙,这有利于保持处于中间位置的夹具闭合,换言之抵靠中央夹持元件,这允许总是夹持纬纱,即使夹持元件由于它们突然移动而略微上下移动或振动,更特别地在夹持元件与中央夹持元件接触之后(这表示在夹具闭合后)振动。在该情况下,所有夹持元件能够在该游隙中一起振动,而不会出现其中一个夹具打开而释放纬纱的情况。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外夹持元件和/或第二外夹持元件形成为固定到引导轴上的板。在一实施例中,引导轴的长度选择为限制外夹持元件的移动。因此引导轴可以起到至少一个抵接元件的功能。在其它实施例中,引导轴与设置于外夹持元件之间的抵接元件配合。板提供一种轻量的方案。根据另一实施例,用于中央夹持元件、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的引导轴同轴地布置。在优选实施例中,气动缸的活塞杆用作中央夹持元件的引导轴。活塞杆延伸穿过中央夹持元件、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中央夹持元件布置在活塞杆上的固定位置或者与活塞杆一体地形成。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具备用于活塞杆的馈通开口。用于第一外夹持元件和第二外夹持元件的引导轴形成为绕活塞杆同心地布置的管形轴。在一实施例中,当纬纱由相关联的夹具卷取时,由中央夹持元件和外夹持元件形成的夹具的接纳部分大致垂直于纬纱布置,因为这种布置有利于捕获纬纱。作为替代或补充,根据另一实施例,指向待夹持的纬纱的中央夹持元件的末端与第一外夹持元件的末端和/或第二外夹持元件的末端形成引入漏斗。这允许由夹持装置更容易地卷取纬纱。夹持装置可以布置在织机上的固定位置。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织机中用于夹持纬纱(6)的装置,所述装置(1)包括中央夹持元件(10)、第一外夹持元件(15)和第二外夹持元件(16),其中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被沿着两个相反的夹持方向(K、L)推到中间位置(P),其中当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定位在所述中间位置(P)时,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夹在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与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之间,所述装置(1)还包括驱动装置(22),所述驱动装置(22)适于使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从所述中间位置(P)沿着两个夹持方向(K、L)移位,沿着第一夹持方向(K)移位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以及沿着第二夹持方向(L)移位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距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一定距离,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距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一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2)包括气动缸(30),所述气动缸(30)包括至少一个活塞(23),所述活塞(23)直接联接到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用于传递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12 BE 2011/04441.一种在织机中用于夹持纬纱(6)的装置,所述装置(1)包括中央夹持元件(10)、第一外夹持元件(15)和第二外夹持元件(16),其中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被沿着两个相反的夹持方向(K、L)推到中间位置(P),其中当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定位在所述中间位置(P)时,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夹在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与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之间,所述装置(1)还包括驱动装置(22),所述驱动装置(22)适于使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从所述中间位置(P)沿着两个夹持方向(K、L)移位,沿着第一夹持方向(K)移位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以及沿着第二夹持方向(L)移位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距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一定距离,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距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一定距离,其中,所述驱动装置(22)适于施加力于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上以迫使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朝向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移动,且适于施加力于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上以迫使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朝向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2)包括:-气动缸(30),所述气动缸(30)包括至少一个活塞(23),所述活塞(23)和/或所述活塞(23)的活塞杆(24)与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一体地形成或机械地联接到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用于沿夹持方向(K、L)传递运动,-至少一个抵接元件(17),用于限制由于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的移位和由于施加于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上以迫使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朝向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移动的力造成的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的移位,且用于限制由于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的移位和由于施加于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上以迫使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朝向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移动的力造成的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的移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抵接元件(17)布置在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与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缸(30)为双作用气动缸,其能够移位到所述中间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缸(30)包括加载所述活塞(23)的至少一个弹簧(13、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缸(30)包括两个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包括朝向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推动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的第一力元件(18),和朝向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推动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的第二力元件(19)。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的高度(H1)大于所述至少一个抵接元件(17)的总高度(H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和/或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形成为板,所述板被固定到引导轴(25、26)上。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持元件(15、16)包括引导轴(25、26),所述引导轴(25、26)相对于所述活塞(23)的活塞杆(24)被同轴地引导。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夹持元件(10)包括末端(53),其中面向待夹持的纬纱(6)的所述末端(53)与所述第一外夹持元件(15)的末端(54)和/或所述第二外夹持元件(16)的末端(55)形成引入漏斗(56、57)。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弗克利特W胡雷尔贝克R库伦比尔
申请(专利权)人:必佳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比利时;B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