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覆盖板,包括单元基板。单元基板包括一侧壁、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凹孔,侧壁连接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且侧壁环绕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凹孔具有一凹孔表面,其中凹孔表面形成有一离子强化层,离子强化层的一强化离子浓度大于侧壁的强化离子浓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覆盖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由母基板制作而成的覆盖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电子装置日趋薄化,因此,在电子装置最外部的玻璃基板通常为强化基板,例如覆盖板。覆盖板有时需要具有特定的机构设计,例如凹孔,凹孔例如为穿孔或盲孔。但,在强化基板上形成这类凹孔时,很可能使电子装置的覆盖板的机械强度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覆盖板,具有理想的机械强度,可以有效强化玻璃基板的机械强度。本技术的一种覆盖板,包括一单元基板。单元基板包括一侧壁、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凹孔。侧壁连接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且侧壁环绕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凹孔具有一凹孔表面,其中凹孔表面形成有一离子强化层。离子强化层的强化离子浓度大于侧壁的强化离子浓度。本技术的一种覆盖板,包括一元件单元,配置在第一表面上,其中元件单元可提供触控或是显示功能的至少其中一种,即元件单元可以是触控元件或是显示元件的其中一种或是两者的整合元件。另外,一装饰元件也可以选择性设置在单元基板或是元件单元上。进一步说明,当装饰元件设置在单元基板上时,装饰元件可以设置在元件单元与单元基板之间;或是元件单元可以设置在另一基板上,此基板再予单元基板相互贴合。此装饰元件可以是图案化的装饰层,设置在单元基板或是元件单元的周边的至少部分区域以遮蔽部分的电路走线。图案化的装饰层可以是感光性材料(例如光阻)或是油墨材料。图案化的装饰层可以是单层的前述材料或是多层的前述材料堆叠而成,颜色不予以限制,可以任一单色材料也可以多种颜色的前述材料堆叠或混和。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单元基板侧壁或凹孔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多个连续相邻近的微凹面(micro-concave)。较佳地,在单元基板侧壁或凹孔表面的一预设单位面积中,至少占70%数量的微凹面,其各个微凹面的尺寸大小是介于2微米(μm)至150微米(μm)。例如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微凹面,在显微镜目视下从微凹面轮廓的一侧取对角直线到另一侧的最大值或近似最大值当,只要符合2微米(μm)至150微米(μm)的范围内即可计入。更佳地,微凹面的尺寸大小是介于10μm至40μm之间。当微凹面的尺寸大小落在上述区间,代表的意义是蚀刻液对玻璃的蚀刻深度恰恰好把切割造成的小裂痕的深度移除掉大部分或全部,没有过度蚀刻,例如蚀刻深度控制在5μm至50μm之间是不错的选择。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覆盖板还包括一固体胶,设置在单元基板的侧壁上,此时侧壁可以如前述是更进一步具有一蚀刻表面或是具有一抛光表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单元基板侧壁的轮廓具有C型导角或是R角。同样地,此时侧壁可以更进一步具有一蚀刻表面或是具有一抛光表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覆盖板还包括一外覆装饰层,设置在单元基板的周围,且外覆装饰层覆盖侧壁的局部。例如单元基板的侧壁的轮廓具有C型导角或是R角,并且在此侧壁上设置有固体胶,此时固体胶视为是侧壁的延伸,因此外覆装饰层会覆盖此固体胶的局部。又例如当单元基板的侧壁的轮廓具有C型导角或是R角,并且在此侧壁上具有蚀刻表面,外覆装饰层覆盖蚀刻表面的局部。再者,单元基板的侧壁上也可以具有蚀刻表面并且有固体胶覆盖部分的蚀刻表面,此时外覆装饰层覆盖此固体胶的局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覆盖板还包括一功能膜,配置在第二表面上。功能膜可以例如具有抗反射、抗污、抗眩、防水功能的至少其中之一。功能膜可以是单层的光学膜层或是多层的光学膜层堆叠而成,并不予以限制,例如具备抗反射功能的功能膜可以是由多层不同折射率的光学膜层堆叠而成。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该装饰元件对应着该凹孔设有一开口,且该凹孔的尺寸小于等于该开口的尺寸,其中该开口的边缘至该凹孔的距离为0μm至700μm。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装饰元件是一光阻层,该开口的边缘至该凹孔的距离为0μm至250μm。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装饰元件是至少一层以上的油墨堆叠结构,该开口的边缘至该凹孔的距离为200μm至700μm。基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覆盖板中,对覆盖板的凹孔表面以形成一离子强化层来进行强化,甚至还可以在形成一离子强化层之前先用蚀刻液来对凹孔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覆盖板或是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覆盖板会拥有理想的机械强度。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面板装置的制作流程图;图2A示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进行步骤10的俯视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剖线I-I’的剖面示意图;图3A与图3B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步骤20的示意图;图3C为凹孔的加工之后直接进行离子强化步骤的母基板的剖视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进行步骤30后的母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剖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4C为图4A中剖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中,进行步骤40后的单元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剖线IV-IV’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中,进行步骤50后的单元基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面板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与9为多种触控元件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面板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1至图13示出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的面板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面板装置的制作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5:面板装置;10~90:步骤;100:母基板;102、102’:第一表面;102A、104A、112A:离子强化层;104、104’:第二表面;110:凹孔;112、112’:凹孔表面;120:单元基板;122、122’、122A、122B:侧壁;124:空白区;302:开口;310:装饰元件;320、320A、320B:元件单元;322、324:导电串列;400:外覆装饰层;410:功能膜;600:固体胶;d:距离;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F:区域;G:微凹面;I-I’、II-II’、II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单元基板,包括一侧壁、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凹孔,该侧壁连接在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该侧壁环绕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该凹孔具有一凹孔表面,其中该凹孔表面形成有一离子强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09 TW 1031199061.一种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单元基板,包括一侧壁、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凹孔,
该侧壁连接在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该侧壁环绕该第一表面与该
第二表面,该凹孔具有一凹孔表面,其中该凹孔表面形成有一离子强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侧壁及该凹孔表面至
少其中之一具有多个微凹面,且在该侧壁或该凹孔表面的一预设单位面积中,
至少70%的该些微凹面,各该微凹面的尺寸大小是介于2微米至150微米之
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微凹面的尺寸大小
是介于10微米至40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体胶,设置
在该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侧壁及该凹孔表面至
少其中之一具有一抛光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体胶,设置
在该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侧壁的轮廓具有C型
导角或是R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装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显雄,林汉伦,王文俊,邓志容,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