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防护装置和具有防护装置的工作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54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件,所述的防护件通过所述的连接套件弹性安装到车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防护装置与车辆的弹性连接,当车辆受到外来作用力时,这样的弹性连接可以增加车辆的抗震性能,以保护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增加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涉及到用于车辆工作台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车辆的发展,近年来具有特殊应用的车辆被广泛的使用,比如用于垃圾处理的机械,用于森林作业的机械等等。对于特殊应用的车辆,除了在技术性能上需要满足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到特殊应用环境下的安全设计。在这样的特殊应用环境下某些残碎片会转向驾驶室,比如对于森林作业的车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低处或掉落的树枝砸向车辆及驾驶室,甚至会损坏驾驶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有些车辆采用了防护网或者保护支架的设计。该类保护装置一般安装在机器的框架和控制台之间。一般而言,工程车辆的驾驶室普遍采用框架式结构以最大程度拓宽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但是增加防护装置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并增加机器的成本。如美国专利US 4913212和US 4398585都披露了车辆窗户的保护网结构。然而,这些专利的防护网结构是采用不同的结构,并且其安装并不适合我们所讨论的情形。现在的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因为保护装置是刚性连接到车辆上的,将影响车辆的抗震性能,从而影响车辆驾驶的舒适性。此外,由于保护装置是安装在车辆框架与控制台之间,如果采用传统的螺栓直接连接,安装尺寸及公差配合的要求较高,这将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辆工作台的防护装置,可以将该防护-->装置可靠地固定在车辆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件,所述的防护件通过所述的连接套件弹性安装到车辆上。根据本技术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件包括带有环槽的减震垫。根据本技术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件设置于所述的环槽内。根据本技术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件进一步包括穿过减震垫孔的紧固件。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多个支架的工作台,包括带有防护件的防护装置,及连接套件,所述防护装置通过连接套件连接到至少一个所述多个支架,能实现相对被连接的支架的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件包括带有环槽的减震垫。根据本技术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件设置于所述的环槽内。根据本技术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件进一步包括穿过减震垫孔的紧固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安装有防护装置的工程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方向A防护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其中之一的前部防护装置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示例,车辆100可以用于运送土方、林材等特殊工作环境,如森林作业,垃圾填埋或者其他的工程。此类车辆可以是如图所示的推土机,也可以是轮式或履带式的集材机,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其他工程机械等。如图1所示,车辆100的工作台10可以是开放式的结构,包括顶部18和多个支架,如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22,以及可能的两个后部支架(图中未示意)。为了保护驾驶员和车辆,工作台10四周可以安装保护性的防护装置,比如门防护装置28,后部防护装置(图中未示意)以及前部防护装置。此类条件下的工程车辆的工作台也可以是采用密封的驾驶室结构(图中未示意),为了保护驾驶室的四周窗户不被损坏,可以在窗户外安装这类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门防护装置28的安装可以采用铰链与另一防护装置30连接。该防护装置30可以与第三支架(图中未示意)固定连接。图2是以图1中的车辆100的前方防护装置为例并沿方向A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和第二前部防护装置26安装于工作台10的较低部分23,以防止在前述的作业环境中前方的障碍物落到工作台10。如果前部防护装置安装的位置要求高于控制台36,则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也可以与第二前部防护装置26通过增加一个连接部分以跨过控制台36而合并成一体结构进行安装(图中未示意)。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位于第一支架20和控制台36之间,第二前部防护装置26位于第二支架22和控制台36之间。通常,控制台36刚性连接到车辆的平台32。第一和第二前部防护装置24、26分别弹性连接到控制台36和支架20、22,以降低车辆的震动传动。根据本技术,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件和连接套件,如图2所示,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包括防护件24A和多个连接套件如29,第二前部防护装置26包括防护件26A和多个连接套件如27,以实现其可靠连接。根据图3,所示为图2中包括连接套件29的B部分局部放大剖视图。-->连接套件29包括紧固件40,它通过减震垫38连接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到控制台36。减震垫38具有一环槽39,如图所示,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设置于该环槽39内。另一个实施例是控制台36可以设置于减震垫38的环槽39,以实现控制台36与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的连接。紧固件40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与螺帽37形成的螺栓结构,也可以是铆接结构,或者直接采用螺纹攻丝直接连接到控制台36,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其他结构。套筒42环绕紧固件40,并且从减震垫38的开口33延伸出。这样的话,套筒42可以对弹性材料制作的减震垫38起到保护,防止紧固件40尖利的螺纹(图中未示意)磨损减震垫38。套筒42具有固定的长度,以调节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的安装尺寸误差。作为另一个可选的方案,套筒42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弹簧垫片代替来实现安装尺寸的调节。如图所示,紧固件40穿过垫片35、套筒42、第一防护装置24和减震垫38以及控制台36与螺帽37螺纹连接,完成防护装置的安装。图4是以图2中的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与第一支架20及控制台36为例的安装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包括防护件24A,作为一个更佳实施例,防护装置还可以包括框架24B。该防护件可以是如图中所示的网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比如带有孔的板状结构等。防护件24A可以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在框架24B上。其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根据本技术,防护装置的安装通常是在整车装配完毕后进行的,防护装置的安装尺寸有时并不十分精确,比如图4中第一前部防护装置24的尺寸同第一支架20与控制台36之间的尺寸存在安装误差,由于减震垫38在安装时可以沿套筒42径向移动,满足了上述安装误差的要求。同时,本技术采用了减震垫38,可以实现防护装置与控制台36,支架之间的弹性连接,当车辆受到外来作用力时,这样的弹性连接可以增加车辆的抗震性能,以保护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增加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明白,可对所公开的部件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鉴于本说明书和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实践,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和示例应当看作仅仅是例示性的,而本公开的真正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件,所述的防护件通过所述的连接套件弹性安装到车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件,所述的防护件通过所述的连接套件弹性安装到车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件包括带有环槽的减震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件设置于所述的环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件进一步包括穿过减震垫孔的紧固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件进一步包括套筒,该套筒安装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减震垫之间。6.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所述减震垫由弹性材料制成。7.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可以是螺栓,铆钉或者螺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董鲁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SG[新加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