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498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属于蓄能领域。本除湿装置中,水蓄冷制冷系统包括吸冷管,吸冷管上具有气泵一,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盒一,除湿盒一位于吸冷管的吸冷端与气泵一之间,除湿盒一包括外壳,外壳的两侧开口处各固连有透气无纺布,外壳内充满干燥珠,外壳外壁固连于吸冷管的内壁,除湿装置包括干燥室,吸冷管的另一端连通干燥室,干燥室内具有除湿盒二,干燥室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上具有气泵二。出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房间,除湿盒二的外壁固连于干燥室的内壁上且与干燥室同轴设置,吸冷管与干燥室的连通部位于干燥室的下端,出气管与干燥室连通部位于干燥室的上端。本除湿装置能够对制冷出的冷空气进行除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属于蓄能领域。本除湿装置中,水蓄冷制冷系统包括吸冷管,吸冷管上具有气泵一,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盒一,除湿盒一位于吸冷管的吸冷端与气泵一之间,除湿盒一包括外壳,外壳的两侧开口处各固连有透气无纺布,外壳内充满干燥珠,外壳外壁固连于吸冷管的内壁,除湿装置包括干燥室,吸冷管的另一端连通干燥室,干燥室内具有除湿盒二,干燥室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上具有气泵二。出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房间,除湿盒二的外壁固连于干燥室的内壁上且与干燥室同轴设置,吸冷管与干燥室的连通部位于干燥室的下端,出气管与干燥室连通部位于干燥室的上端。本除湿装置能够对制冷出的冷空气进行除湿。【专利说明】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能领域,涉及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水蓄冷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差,在低谷电价时段将冷量存储在水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使用时间和电网高峰和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 自然分层即温度分层,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是利用水在不同温度时密度不同这一物理特性,依靠密度差使温水和冷水之间保持分隔,避免冷水和温水混合造成冷量损失。 水在4°C左右时的密度最大,随着水温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利用水的这一物理特性,使温度低的水储存于池的下部,温度高的水位于储存于池的上部。设计良好的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池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一个热质交换层。一个稳定而厚度小的热质交换层是提高蓄冷效率的关键。 为了在蓄冷池内垂直方向的横断面上,使水流以重力流或活塞流平稳地在整个断面上均匀地流动并平稳地导入池内(或由池内引出),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并保持一个有效的、厚度尽可能小的热质交换层,关键是在蓄冷池内的上下部设置相同散水器,以确保水流在进入蓄冷池时满足佛雷得(Frande)系数,使得水流均匀分配且扰动最小地进入蓄冷池。散水器的设计及施工是温度分层型水蓄冷的关键技术,通常我们称为,水蓄冷的布水技术。 水蓄冷制冷系统中,具有一种采用湿帘作用制冷装置的方式,通过湿帘将冷水吸收,通过热空气,热空气与冷水进行冷热交换后变成冷空气,之后冷空气通过气泵排入房间内,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排出的冷空气中含有部分水分,该水分是在冷热交替中进入空气的,若是将该冷空气排进空气内,会导致房间内十分潮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该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能够对制冷出的冷空气进行除湿,解决了水蓄冷中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气中存在部分水分,导致房间内潮湿等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蓄冷制冷系统包括吸冷管,所述吸冷管上具有气泵一,所述吸冷管吸收所述制冷系统产生的冷气,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盒一,所述除湿盒一位于所述吸冷管的吸冷端与所述气泵一之间,所述除湿盒一包括呈环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开口处各固连有透气无纺布,所述透气无纺布密封所述外壳的两侧开口,所述外壳内充满多个干燥珠,所述外壳外壁固连于所述吸冷管的内壁且与所述吸冷管同轴设置,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呈圆柱形的干燥室,所述吸冷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内具有多个所述的除湿盒二,所述除湿盒二与所述除湿盒一构造相同,所述干燥室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具有气泵二。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房间,所述除湿盒二在所述干燥室呈轴向分布,所述除湿盒二的外壁固连于所述干燥室的内壁上且与所述干燥室同轴设置,所述吸冷管与所述干燥室的连通部位于所述干燥室的下端,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干燥室连通部位于所述干燥室的上端。 本制冷系统通过湿帘进行制冷,通过湿帘的特性使热空气与冷水迅速进行冷热交换,产生的冷气由气泵一工作吸冷管进行吸收,冷气经过第一次干燥,经过透气无纺布进入除湿盒一内,干燥珠由硅胶制成,对冷气进行干燥,吸收其水分,然后进入干燥室,冷气由底部进入,进行第二次干燥,通过除湿盒二进行再次干燥,由出气管吸出进入房间后,经过二次干燥后的冷气含水率低,不会使房间内潮湿,出气管吸取进入干燥室内的冷空气,使冷气快速的经过除湿盒二进行干燥,设计巧妙。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中,所述除湿盒二的尺寸大于所述除湿盒一的尺寸。 在干燥室内通过尺寸更大的除湿盒二,对冷气进行大面积的干燥,使干燥充分,干燥效果好。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中,所述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且采用烫焊的方式固连于所述吸冷管内壁和固连透气无纺布。 对外壳进行升温至熔点固连在吸冷管的内壁上,并且将透气无纺布粘帖在外壳的开口处,连接十分牢固。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中,所述除湿盒一的数量为4个,所述除湿盒二的数量为3个。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中,所述除湿盒二均位于所述吸冷管与所述干燥室连接处以及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干燥室连接处之间。 使进入干燥室内的冷气能够充分完全经过除湿盒二,使干燥完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通过二次干燥对冷气进行水分干燥,干燥后的冷气含水率低,不会使房间内潮湿。 、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的出气管吸取进入干燥室内的冷空气,使冷气快速的经过除湿盒二进行干燥,设计巧妙。 、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的采用硅胶干燥珠和透气无纺布进行干燥,干燥效果好,透气性能好。 、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的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且采用烫焊的方式固连于吸冷管内壁和固连透气无纺布。对外壳进行升温至熔点固连在吸冷管的内壁上,并且将透气无纺布粘帖在外壳的开口处,连接十分牢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的除湿盒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冷管;2、气泵一 ;3、除湿盒一 ;3a、外壳;3b、透气无纺布;3c、干燥珠; 4、干燥室;5、除湿盒二 ;6、出气管;7、气泵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中水蓄冷制冷系统包括吸冷管1,吸冷管I上具有气泵一 2,吸冷管I吸收制冷系统产生的冷气,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盒一3,除湿盒一 3位于吸冷管I的吸冷端与气泵一 2之间,除湿盒一 3包括呈环形的外壳3a,外壳3a的两侧开口处各固连有透气无纺布3b,透气无纺布3b密封外壳3a的两侧开口,夕卜壳3a内充满多个干燥珠3c,外壳3a外壁固连于吸冷管I的内壁且与吸冷管I同轴设置,除湿装置还包括呈圆柱形的干燥室4,吸冷管I的另一端连通干燥室4,干燥室4内具有多个的除湿盒二 5,除湿盒二 5与除湿盒一 3构造相同,干燥室4连通有出气管6,出气管6上具有气泵二 7。出气管6的另一端连通房间,除湿盒二 5在干燥室4呈轴向分布,除湿盒二 5的外壁固连于干燥室4的内壁上且与干燥室4同轴设置,吸冷管I与干燥室4的连通部位于干燥室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蓄冷制冷系统中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蓄冷制冷系统包括吸冷管,所述吸冷管上具有气泵一,所述吸冷管吸收所述制冷系统产生的冷气,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盒一,所述除湿盒一位于所述吸冷管的吸冷端与所述气泵一之间,所述除湿盒一包括呈环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开口处各固连有透气无纺布,所述透气无纺布密封所述外壳的两侧开口,所述外壳内充满多个干燥珠,所述外壳外壁固连于所述吸冷管的内壁且与所述吸冷管同轴设置,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呈圆柱形的干燥室,所述吸冷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内具有多个所述的除湿盒二,所述除湿盒二与所述除湿盒一构造相同,所述干燥室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具有气泵二,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房间,所述除湿盒二在所述干燥室呈轴向分布,所述除湿盒二的外壁固连于所述干燥室的内壁上且与所述干燥室同轴设置,所述吸冷管与所述干燥室的连通部位于所述干燥室的下端,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干燥室连通部位于所述干燥室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